“没有哈尔滨银行的资金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新农民。”
这句话是今年40岁,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东宁市万鹿沟村村民唐正辉,得到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东宁支行信贷资金和木耳种植专业技术支持后的真情流露。
在哈尔滨银行的支持下,唐正辉家木耳种植规模逐年加大,2020年累计销售流水近120多万,纯利润近25万元。随后,唐正辉把其所有销售流水存入了哈尔滨银行。
作为一家东北地区的城商行,哈尔滨银行深耕农村金融服务已有十七年的时间,始终保持“三农”服务战略性高度。唐正辉的案例,只是哈尔滨银行助力龙江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一个缩影。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为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哈尔滨银行持续升级以“新理念、新农人、新服务、新科技”为内核的新型特色惠农金融体系,打造全线上智慧农贷,致力于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属服务银行,助推龙江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金融服务三农的涵义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为农村进城的新市民安居乐业提供金融服务,还是支持城里人到农村从事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都是为三农服务。”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
构建新型特色惠农金融体系,助力龙江乡村振兴,在实现共同富裕这条必经道路上,哈尔滨银行帮助农民朋友走得更加平坦、更加轻快。
顶层设计:战略定位、组织架构再升级
当前,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上,哈尔滨银行能做什么,这正是他们在用心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立足龙江未来发展,重新定位龙江农业金融服务。哈尔滨银行结合涉农前沿政策的多年研究成果,重新定位龙江农业金融服务,致力于从战略定位、组织架构等多方面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保障工作。
在战略定位方面,哈尔滨银行始终保持惠农金融的核心战略性高度,重点聚焦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将“辐射区域高效布局、惠农客群聚焦大户、产品体系迭代升级、服务运营简约智能、科技惠农全面融入、风控手段多元升级、组织基础升级夯实”等一系列全面转型规划部署至新战略地图。
在组织架构方面,哈尔滨银行不断提升金融团队的专业能力,升级设立了“惠农信贷部”和“惠农信贷专业服务团队”,并高度整合属地县域金融团队,致力于打造“综合型”惠农专属金融服务团队。
截至目前,哈尔滨银行已实现12家黑龙江省内分行、46家县域支行的惠农业务全覆盖,并覆盖省内11个地市、6大农垦管局的绝大多数农垦农村地区。全面提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
定制服务:全年全季、全周期全场景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坚持“客户中心化”服务思维,根据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需求大额化、融资期限长期化、资金用途多元化、资金应用高效化等全新金融需求特点,创新全周期全场景的现代农业金融产品,升级构建独具特色的综合惠农服务体系,提供“全年全季+全周期”的纵向延伸惠农服务,努力做到“金融服务不分淡旺季”,同时满足农民生产经营以及生活消费的全场景金融需求。
上述木耳种植户唐正辉就是融资需求大额化、长期化,资金用途多元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早在2019年,唐正辉使用的是哈尔滨银行三年循环使用、随用随借、随借随还,额度为20万元的贷款。由于哈尔滨银行的贷款审批快、手续便捷、使用方便,因此在2020年,其需要扩大其生产规模时,选择了向哈尔滨银行申请提额。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唐正辉夫妻的深度了解后,根据其家庭环境、种植规模及种植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哈尔滨银行为其办理了80万元的纯信用、5年循环使用的贷款。除了在资金上给予的支持,哈行又帮助其和东宁木耳菌研究所的专业技师联系学习、交流经验,从而保证其扩大规模后的产品质量。
与唐正辉不同,今年45岁的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富路村书记鲁海洲的贷款需求更加“个性化”。鲁海洲具备多年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经验,且善于对村集体发展和农户个体关于种植经营的科学管理,有能力作为基层工作的带路者以及农业生产的领头人。
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黑龙江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黑土地保护工作便成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哈尔滨银行以“客群清晰、风险可控、场景明确、流程高效”为基本原则,在传统农业生产客群基础上,针对黑土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兴农业生产场景与客群量身定制金融产品——“黑土贷”。
鲁海洲正是哈尔滨银行“黑土贷”的首笔客户。在核实其土地信息后,哈尔滨银行为其发放了单户农户100万元的助农贷款,仅在2天内就完成了审批放款。
据了解,与鲁海洲需求类似的客户不在少数。哈尔滨银行还针对中草药、菌类、蔬菜瓜果、“两牛一猪”等特色种养殖大户专属定制服务,有效支持和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除此之外,为响应黑龙江省委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三农”工作的政策,哈尔滨银行还积极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项目,切实为新农人返乡创业贡献力量。今年30岁、毕业于郑州大学的李小玉就是代表之一,其毕业后就回到家乡,现经营牡丹江迦南美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李小玉2014年开始经营大棚种植,规模由最初的几栋发展到现在100栋,品种也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几十种。2020年,随着其规模逐渐增大,正为资金发愁之时,她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了哈行“最高可申请500万元、无需抵押及其他担保”的惠农贷款政策,便立即拨打电话咨询。很快,她的需求就得到了哈尔滨银行的服务,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我们如今的发展离不开哈行的帮助,希望未来我与哈尔滨银行共同成长,见证彼此的辉煌!”李小玉发自内心地感叹。
金融科技:服务新动能,收入加速器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尤其是疫情的暴发,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再次发生深入转变。
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金融科技。
为适应“科技金融+移动信贷”的金融发展趋势,培育以科技驱动的惠农服务新动能,全面构建“指尖上的惠农金融服务模式”,打造一站式智能闪贷服务,哈尔滨银行以“移动互联、生物识别、电子签章”等科技金融技术为支撑,以“信用画像、在线测额、智能定价、自动风控”四大模型为保障,有效实现“线上自主申请、线上征信授权、线上模型审批、线上合同签约、线上提款还款”等全程线上化操作,在客户信息完整的情况下真正做到秒审、秒批、秒贷,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惠农贷款“云服务”。
2019年起,哈尔滨银行推出全线上“惠农智能闪贷”项目——“农闪贷”产品,并逐年发展推广。截至目前,“农闪贷”已升级发展至3.0版本,实现全线上智慧农贷模式,搭建起了银行与农户之间的金融服务“云”通车。该产品利用数据信息线上交互,农户可进行全线上自助农贷操作,最快分秒级获取贷款资金。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局七星农场第六管理区水稻种植户李宝军就是哈尔滨银行“农闪贷”使用第一人。
大部分时间,李宝军的工作地点就是在田间地头,哈尔滨银行农垦分行七星支行客户经理通过面对面指导李宝军使用手机银行申请贷款,节省了以往需要前往银行办理业务的时间,获得24.1万元的惠农贷款。今年,李宝军获得贷款后,将农场土地承包费直接受托至农场账户,剩余贷款根据农业生产用款需求随时自主提款,节省部分利息支出。通过和哈尔滨银行多年的合作,李宝军逐步完成水田改造、农机具更新,家庭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末,哈尔滨银行线上累计投放“农闪贷”10.45亿元。该行通过让“科技多跑腿”,真正让农民切实感受惠农金融“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