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社论丨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1-11 05:00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民主基石。

△来源:南财音频

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持续进步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改革蓝图逐步转化成全方位治理中的改革实践,进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改革提供了根本方向与根本途径,点题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覆盖336项改革的方方面面,促进各项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各类风险挑战交错叠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人民关心的问题,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改革向更深处进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进行深化和展开,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文件涉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13个方面的制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成为奠定“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之治”的新征程,以稳中求进的原则,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确立,产权制度改革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成效;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新的国家监察体制建立,推进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废止和修改大量法律法规;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摆在更加战略的位置。

党的十九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演进,也给中国的发展提出挑战。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历史和现实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大大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他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新征程上要增强制度自信,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持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民主基石。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