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以青春期及年轻患者为主,女性的厌食症患病率为0.4%,是男性的1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文若楠 广州报道
“没有最瘦只有更瘦!”
吃的越少越有成就感,“宁愿饿死,也不能胖死!”
身体好、生活好、工作好、感情好都是浮云,“三位数的体重没有未来!”
颜值至上的时代塑造了很多“极致”审美,从“A4腰”到“直角肩”,都体现了女性对“瘦”的普遍追求,但是专家也表示减肥过度,便很容易引发身心健康疾病,甚至饿到厌食真的可能会死。
近日,一则“女大学生疯狂减肥到60斤后晕厥”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引发社会关注。据长沙媒体消息,入院后,该名女生出现失眠、大喊大叫、小便失禁等症状,经会诊考虑其神经性厌食的可能性较大。
在医学上,神经性厌食(简称为“厌食症”)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据国家卫健委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显示,以青春期及年轻患者为主,女性的厌食症患病率为0.4%,是男性的10倍,运动员、舞蹈工作者、大学生等是高危人群;该病病死率为9.8%,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多见于15-24岁女性:其治愈率为50%,治疗效果不显著及反复发作率约占40%。
“厌食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有差异,以欧美等西方国家报道的患病率最高。我国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雪霓教授表示。
一旦形成厌食症后很难自愈,而且问题存在越久越严重。它就像一个黑洞,随时会吞噬热衷节食减肥、追求“极致”审美的你。
多种问题会随之而来
厌食症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的饮食失调症,从具体的症状来看,多表现为体重异常低、对体重增加的强烈恐惧和对体重的扭曲感知,患者在发病后数月内体重下降,多在标准体重15%以下。
为了防止体重增加或继续减轻体重,厌食症患者通常会严格限制他们吃的食物量,通过饭后呕吐或滥用泻药、饮食辅助剂、利尿剂或灌肠剂来控制卡路里摄入量,也可能试图通过过度锻炼来减肥。
张丽(化名)是厌食症患者之一,此前因为被嘲笑肥胖,所以从初三暑假便开始了漫漫减肥“长征路”。
“疯狂节食、运动是我之前减肥的日常,有时候一天只吃一片面包、几块瘦肉,或者一个苹果,亦或是一杯牛奶。在这种极少进食的基础上,要至少运动两个小时才可以,不然也很难快速瘦下来。”张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初三暑假后,张丽从57公斤瘦到46公斤,上了高中仍然小心翼翼地控制食量,但凡有时间都会投入到运动当中。
“变瘦已经成为我当时唯一能找到安全感的方式,也是我唯一的追求,所以只要有会让我胖的食物,我绝对不吃,为了躲避父母,我一般会把食物包在嘴里不咽下去,等他们不留意的时候再偷偷吐掉,最低的时候体重在31公斤左右。”张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医学研究表明,厌食症患者对自身体重的变化会越来越关注,即便他们在外人看来已经达到“瘦”的标准。除此之外,厌食症还存在很多其他的负面后果,如用社交退缩来避免社交场合的“强迫”进食、对自己的身体进行重复的检查以及花大量时间思考和沉迷于食物,精心计划“允许”进食的时间、种类和数量。更严重的是,闭经、不孕症、骨质疏松症、低血糖症、猝死等多种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不过在厌食症众多症状和并发症里,最核心的还是“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重视”,大多数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根据他们的外表或体重来定义他们的自我价值。
“后来的几年里减肥已经占满了我的生活,每天从醒来到睡着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件事,如果体重和身形出现了一点点变化,一整天人都是紧张和焦虑的”,张丽向记者表示。
审美标准日渐固化
在现有的医学研究中,厌食症并不存在某种单一的原因,而是由各种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
遗传学无疑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庭成员患有这种疾病,表明其遗传基础,那么个人更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研究表明,厌食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此病的可能性是未患病者的亲属的10倍。
而在社会心理因素上,理想瘦内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它是指将社会定义的美丽概念等同于“瘦”,一旦这种观念建立起来,便会促发身体不满和节食行为。
此外,强迫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强迫症患者多存在认知僵化、追求秩序和完美主义、过分关注细节,这些会引发神经性厌食症发作的风险。
其次,对自我的普遍消极看法也是神经性厌食症的致病因素,负面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一个人在与体型、体重和饮食相关的领域努力实现目标的倾向,然后激发身体形象问题和限制性饮食行为。
不过,在厌食症的诱发因素上,对身体形象的关注和追求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探讨审美观念与神经性厌食症之间的关系,一位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自拍和他拍,大多数人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身体看上去更‘美’,自然而然地也就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审美标准,以女性为例,便是‘白瘦幼’,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女性,面临的身体形象压力就会更大。”
前述受访者张丽便是受到外在形象压力的患者之一。初中时,因为她身体的不协调导致局部肥胖,而被同学嘲笑。据其透露,在豆瓣的“徘徊在暴食和厌食之间”小组里还有很多和她类似的人,大家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外貌点评或是同侪的外貌压力,进而走上了“极端化”的减肥道路,最终患上进食障碍(包括暴食和厌食)。
如何应对和治疗?
“如果体质指数(BMI)低于15或体重低于理想体重75%,患者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恶病质症状时,即使体重不小于理想体重75%,但存在拒食、体重急剧下降,此外,出现严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时,均需接受医院的专业治疗。”李雪霓教授表示。
目前,针对厌食症的综合性治疗包括营养重建、躯体辅助治疗、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四大部分。
营养重建的目标是通过中断有问题的行为(例如清除)来扭转体重不足的医学并发症,并恢复适当的体重和正常的饮食模式。
“根据患者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按照提供不同级别的营养重建方案,比如初期帮助患者躯体风险稳定下来的能量摄入目标为1500kcal/日,极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起始能量摄入可能在800-1000kcal/日,帮助患者稳步恢复体重的能量摄入目标为2500-3500kcal/日,通常以每2-3天增加200-300kcal的速度增加,维持健康体重的能量摄入目标为1800-2300kcal/日,在患者体重恢复正常后再逐步递减下来。”李雪霓教授表明。
其次,在躯体辅助治疗上,则需要严密监测躯体合并症,对高危患者监测血钾、血磷浓度,严重时对症补钾补磷治疗。
当出现严重干扰治疗进展的精神症状时需要精神药物治疗,常见用药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和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但是用药需慎重考虑安全性。
李雪霓教授特别提醒,“青少年患者以家庭干预-基于家庭的治疗(FBT)效果最佳。FBT治疗一共包括20次的家庭会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父母暂时承担起照顾孩子饮食和恢复体重的责任;第二阶段则是在孩子恢复体重后逐渐归还对饮食的掌控权;第三阶段是处理青少年阶段的普遍议题,如独立和分离。成人中常用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焦点精神动力学治疗等,不过无论是哪种心理干预方法,均把恢复体重作为基本目标之一。”
(作者:唐唯珂,实习生,文若楠 编辑:徐旭)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