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赛道方兴未艾,天峰资本解码押注术锐机器人背后投资逻辑

申俊涵申俊涵,实习生王彦琳 2021-11-17 15:4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实习生王彦琳 北京报道 近年来,由于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增多、国产替代加速等因素,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正快速增长,相关企业也获得一二级市场的持续青睐。

在二级市场,由高瓴、CPE源峰等投资的微创机器人于11月2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半个月以来,微创机器人市值已经达到约600亿港元。微创机器人的崛起并非个例,去年7月,手术机器人公司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

在一级市场,术锐机器人也正成为手术机器人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据了解,术锐机器人由上海交通大学徐凯教授创立,公司研发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多孔通用型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及配套手术器械,掌握了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并已构筑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此前,术锐曾相继获得天峰资本、顺为资本、国投招商等机构的投资。

10月21日,术锐机器人与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推广及落地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技术及产业水平提升。同时在11月2日,术锐机器人正式宣布完成B+轮战略融资,由美敦力独家投资。徐凯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开展国内外多科室临床试验,针对欧美市场进行专利深化布局、型式检验和临床工作,准备开展美国FDA注册和欧盟CE认证等。

除此之外,术锐希望未来能在美敦力的市场推动下,全面推进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和妇外科的普及应用并引领单孔风潮,从而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市场推广和落地应用。

“美敦力是全球医疗器械的巨头,它经过多年的考察,此次正式跟术锐在业务、资本等层面达成合作。这将为术锐未来走向国际化,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近日,天峰资本创始合伙人关继峰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记者采访时说。

在关继峰看来,术锐是国产手术机器人领域拥有技术原创实力的典型代表企业,对术锐的投资也是天峰资本精选项目、集中投资、投后赋能的典型实践。未来,天峰资本将持续在独家/首仿药、数据赋能医疗、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医疗机器人等六大领域持续进行项目挖掘。

早期投资赋能术锐机器人,冲击达芬奇垄断地位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大概为200亿美元,手术机器人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别,占比约为37%。由美国直观外科公司打造出的达芬奇系列腔镜手术机器人,长期在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但其在中国应用起来最大的难题在于价格昂贵,它比通常手术费要贵2万-4万元左右。

天峰资本合伙人汤浩分析称,价格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现有的“系统+耗材+服务”商业模式。首先,设备本身就卖得很贵,最新研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每台售价达3000万元左右。第二,购买设备后,机器的后期维护、维修以及医生的培训仍需花销。第三,达芬奇的手术臂只能用10次,用完10次以后就需要更换。

由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费用昂贵,对患者来说成本增加非常明显,也给国产机器人较好的市场替代机会。天峰资本有意在手术机器人市场寻找潜在投资标的,最早在2017年5月独家对术锐进行Pre-A轮投资。

据了解,术锐瞄准第三代单多孔通用型的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致力于完全自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依托“对偶连续体机构”这一革新性发明,所搭载的高性能可形变手术臂动作灵动精准,综合性能比肩国际顶尖的单孔手术机器人水平。

“术锐具有打破达芬奇全球垄断的技术原创实力。”汤浩说。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同时兼容多孔和单孔两大类手术术式,能够跟达芬奇形成差异化竞争。目前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表现优异,以单孔术式执行的手术,对病人创伤进一步减小、手术流畅、动作精准。

投资术锐之后,天峰资本又开展了战略赋能的工作。汤浩介绍称,比如在知识产权的切分上,天峰、上海交通大学、术锐以及创始人徐凯四方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签署了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明确产权权属问题,避免了知识产权的瑕疵。此外,在引进高管、引入资方、设计临床试验、确定临床医院主PI方面,天峰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后增值工作。

在天峰资本的帮助下,后来术锐又陆续获得来自顺为资本、国投招商的投资。目前公司估值已经达到天峰投资时的30倍以上。随着此次美敦力的独家投资,术锐的估值进一步提高。

同时,术锐在此次与美敦力合作后,也将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关继峰表示,美敦力等全球巨头从临床、申报注册到商业化推广有非常成熟的体系,术锐能够与其在技术上高度互补,双方合作潜力巨大,知识产权也能借船出海走向国际。

锁定六大医疗细分领域,精选项目、集中投资

除了在医疗机器人赛道布局术锐机器人,天峰资本也在高端医疗器械、独家/首仿药、数据赋能医疗、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医疗技术服务这些细分领域进行投资。

“通过对上述6个细分领域的深耕,天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圈链条。通过对细分领域内旗舰企业的投资,以及对细分领域内业务协同,我们会比其它机构更早地捕捉生态圈的投资机会,更早地去锁定优质的项目。”天峰资本合伙人张毅说。

“每个领域的投资窗口期是不一样的,如果错过了,就需要等下一个窗口期到来才能够获得真正好的回报。所以天峰资本对六大细分领域的投资会有所侧重,并不是每一期基金都会平均用力。”汤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具体到第三期基金,团队会更侧重数据赋能医疗、细胞医学和再生医学、创新药和首仿药三个方向。

在投资风格上,张毅坦言,天峰不愿意采取“撒芝麻盐”式的投资,更希望秉持精选项目、集中投资的原则,对看好的项目进行重磅投资。

据了解,天峰资本成立8年来,三期基金总共投资的项目只有13个。虽然投资项目数量不多,但成功率却很高。目前,天峰投资组合中已经有一个项目在创业板上市,一个项目在香港生物科技板块上市,预计还有一个项目明年在创业板上市,一个项目明年或后年在香港上市。

“天峰资本第一期、第二期所有的项目都是首轮独家投资或领投,第三期目前有一个项目是跟投的,项目几乎都是独家案源,引领价值发现。”汤浩说。要做到这些,首先团队要有长远目光,做到领先同行以及其它行业的竞争对手半步或一步。

同时,能够独投和领投项目的根本原因在于,天峰资本参与很多项目的早期孵化和培育,而不是投现成的项目。或者有些项目可能有一定的问题,天峰利用自身资源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达成信任。这种项目都是别人抢不走的,投资赋能这些项目也构成了天峰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申俊涵,实习生王彦琳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