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美国政策取向或将使美国通胀长期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1-18 05:00

导读: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与正在转向的社会政策或将共同催生滞胀风险,进而提高美国生产成本,同时,保护主义也会降低美国的生产效率。

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出通胀趋势将愈发严峻,而拜登政府的政策取向很有可能将继续恶化这一趋势,并决定政治的走向。

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通胀指标连续17个月上涨,CPI同比上涨6.2%,涨幅创1990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就算剔除掉波动较大的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当月美国CPI涨幅仍然达到4.6%。与此同时,数据显示美国9月多达440万人辞职,创下历史新高,当月美国有1040万个空缺职位。

美国正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通胀的不可控。在疫情暴发前,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鼓吹现代货币理论(MMT),认为以本币举债不会有通胀压力,可用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持续刺激经济,多个国家还出现负利率现象。疫情暴发后,美国实施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践行MMT,但通胀最终出现。

主要推动美国通胀的并非是暂时的供应链问题,虽然个别领域的供应链短缺问题处于明显位置,但背后真正巨大的力量是泛滥的货币,能源、租金与工人短缺构成了持续的通胀压力。能源价格上涨是流动性泛滥下能源金融属性加强,推动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与此同时,拜登政府限制美国石油供给也影响了供需平衡,在气候政策限制下,美国在短期内难以主导能源价格。

美国房价以年化近20%的速度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每月购买大量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使抵押贷款利率人为地被压制在低位,刺激了很多人购房,而供应因疫情受阻推动房价持续上涨,并带动了租金价格上涨,最终形成租金、保险金、房产税等共涨,支撑起更高的通胀。

第二大挑战在于疫情导致劳动参与率降低并推升工资水平,形成通胀螺旋。在拜登刚刚就任且通胀并未爆发前,他就强调了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以及增加富人税率等政策,这被视为以激化劳资关系的方式改善贫富差距。令人意外的是,低收入者辞职潮让工资上涨变为现实,截至今年10月份,美国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分别为61.6%和58.8%,较2019年底分别低1.7和2.2个百分点,这推动了工资上涨,第三季度美国劳动者薪资指数同比增长4.2%,创下二十年来最高。由于疫情复苏产生了集中的劳动力需求,劳动者通过辞职或要求增加工资掌握了主动权。随着物价持续上涨,也构成了劳动者寻求更高薪资待遇的坚实基础。

美国脱离传统货币理论而采取极端的做法,正面临超级宽松政策的代价,具有讽刺性的是,MMT出师未捷就面临生死考验。而拜登政府试图改善劳资分配的做法意外遇上经济复苏阶段劳动者要求掌握主动权的运动。看上去似乎都是偶然的现象,但也是美国长期依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以及长期忽视收入分配的必然结果,只不过疫情大流行加速了问题的暴露。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美国政府可能会激化这些趋势而不是选择结束它。

拜登总统正在重新选择美联储主席,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2月结束,拜登已经公开自己的政策偏好,即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帮助提振美国经济和股市。据称其中意的人选是现任美联储理事莱尔·布雷纳德,是一位众所周知的鸽派人士。这很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几乎不可能很快就退出刺激性政策。

此外,美国刚刚通过了一项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并推动通过规模达到1.75万亿美元的社会支出法案。这两项支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社会福利,很可能会加剧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并大幅推动薪酬上涨。考虑到美国增加了在钢铁等方面的保护主义以及限制石油生产等政策,美国的通胀可能会持续很久。

在当前特殊的环境下,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与正在转向的社会政策或将共同催生滞胀风险,进而提高美国生产成本,而与此同时,保护主义也会降低美国的生产效率。这种经济与社会环境或将会影响人们对政治的选择,并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更加敏感,从而可能让美国在后疫情时代陷入不可预期的状态。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