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硫、氯化工产品链 绿色化工新秀恒光股份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1-19 05:00

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有关部门已连续发布两份重磅文件,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近年来,环保上市公司数量和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长。相关部门也相继发布重要文件,推动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

11月5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降低融资费用。

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表示,绿色生产覆盖全产业链,绿色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绿色产业具备资本投入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资本市场可以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绿色企业的融资难题,更好地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11月18日,围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集硫、氯化工产品链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恒光股份;股票代码:301118.SZ)正式亮相A股资本市场,登陆创业板。恒光股份上市发行定价22.7元/股,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60,540.90万元,是怀化市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的首家本土成长企业。

坚持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绿色循环化发展模式

摘掉“传统化工”帽子 恒光股份走出特色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自成立以来,恒光股份始终贯彻资源高效综合循环利用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的技术工艺创新改造和升级改造提升传统行业,以氯化工、硫化工产品链为纽带,逐步探索出了自身的独特发展路径,成功实现了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与新材料、节能环保三个业务板块的科学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来看,恒光股份通过循环利用氯碱和硫酸等基础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联、副产品,围绕氯化合物和硫化合物向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延伸,逐步形成了以硫化工、氯化工产品链为主线的产品布局。

在氯化工产品链方面,恒光股份以工业盐为原材料生产烧碱和氯酸钠,同时在生产中产生的液氯可用于制造三氯化铝、三氯化磷、结晶氯化铝等精细化工产品,产生的氢气供园区企业作为双氧水的主要原材料;

在硫化工产品链方面,恒光股份以含硫尾砂矿及含硫固废为原料生产硫酸以及铁精粉、焙烧渣等联、副产品,所生产的产品除直接对外销售外,其中硫酸还可以继续作为原料用于恒光股份氨基磺酸、半胱胺盐酸盐、焦亚硫酸钠等精细化工及化工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同时,在硫酸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回收硫酸生产时产生的热能并转换为蒸汽,通过汽轮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自用,发电后的低压蒸汽再销售给园区内其他企业。

此外,恒光股份还回收利用园区内其他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一方面为恒光股份产品提供原材料,一方面帮助园区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上述对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和不断研发,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并举,同时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恒光股份建立了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竞争力。

当前,恒光股份已成长为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型循环化工企业之一,在构建企业自身化工产品循环体系的同时,为所在化工园区及邻近工业园区的其他企业提供部分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服务,并将其作为原材料用于自有产品的生产,为周边地区支柱产业提供优质原料保障,形成更具有活力、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其中,恒光股份氯酸钠的产量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硫酸产品的生产能够为周边地区消化大量含硫尾砂矿和含硫危险固废,同时为周边企业提供部分清洁能源。

恒光股份成功登陆创业板

深耕硫、氯化工产品链 恒光股份抗风险能力显著

恒光股份母公司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是西南湘渝鄂桂黔五省(市、区)周边地区中心城市,子公司所处的衡阳市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之乡,依托区域丰富的盐卤资源和含硫尾砂矿资源优势,恒光股份产品布以硫化工、氯化工产品链两大类为主线,氯化工产品链主要包括氯碱、氯酸钠、氢气、三氯化铝、三氯化磷、锗产品等;硫化工产品链主要包括硫酸、铁精粉、焙烧渣、蒸汽、氨基磺酸、半胱胺盐酸盐等。

受益于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恒光股份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上下游波动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带来的市场风险,同时也保证了盈利水平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据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 2018年至2020年,恒光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5,851.33万元、60,652.80万元和63,663.08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901.25万元、10,049.75万元和10,617.53万元,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进入2021年,硫酸、氯酸钠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且持续维持高位,公司相关产品量价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66.14万元,归母净利润9,323.03万元,半年度盈利水平已超过去年90%水平。

毛利率方面,2018年至2021年6月,恒光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6.36%、35.40%、34.74%和42.01%,在行业内居于高位,且在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恒光股份整体毛利率也保持稳定,变化波动较小,足以证明恒光股份已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强势登陆创业板 首日涨幅超150%

进入2021年,市场出现接连破发,新股不败的神话被打破。截至11月18日,共有11只新股首日破发,与注册制试点实施后的2019年和2020年相比,2021年新股破发数量明显上升,逐渐呈常态化趋势。

某中型券商投行业务资深人士分析表示,新股发行改革是契合注册制下市场化定价的要求。从定价来看,新股暴利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随着买卖双方的博弈将愈发复杂,投资者也会更理性的报价,最终形成合理的共赢平衡。

从市场来看,定价的灵活性使得市场加速两极分化,倒逼上市公司苦练内功,凭实力说话,一方面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将会持续受追捧,另一方面经营不善的企业将被市场忽视甚至退市。

在新股发行压力空前,注册制询价发行愈加理性的背景下,恒光股份于11月18日正式创业板,截至收盘股价涨幅超150%,首日表现亮眼,这也体现了市场投资者对于恒光股份投资价值的认可。

恒光股份董事长曹立祥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将以本次发行股票并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之上,积极向相关精细化工产品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进行延伸,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及市场竞争力。

结语

循环经济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双碳经济成为我国切实战略的背景下,绿色化、循环化已成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循环化工在原料的高效利用和废弃资源的回收处理等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化工发展模式。

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节能降耗和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同时强化内部经营管控等手段,努力控制企业营业成本,恒光股份摘掉了“传统化工”的帽子,走上了节能减排、集约利用、多元化投资、循环式链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登陆创业板后,恒光股份将如何借力资本市场继续实现绿色循环化工升级,并抓住新能源赛道与精细化工的机遇实现产业链延伸,都值得市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