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天津监管局:穿透举债主体、融资方式、资金用途排查风险,打好监管“组合拳”

21金融街杨志锦 2021-11-24 20: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财政部天津监管局日前在财政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助力提升财政监管水平》一文提出,对监测平台推送的异常变动疑点、部债务中心推送的城投债疑点、金融机构反映的违规举债疑点等各类情况及时启动核实工作,穿透举债主体、融资方式、资金用途排查风险,做到精准发力,打好监管“组合拳”。

文章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面临天津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不断积聚的复杂局面,债务监管工作的责任之重、挑战之大、任务之艰巨,是多年未有的。

据天津市财政局数据,截至8 月底,天津市政府债务余额7443.8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939.9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503.9 亿元,均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

天津市财政局称,当前财政运行和预算管理中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增收基础不牢固,优质新增税源企业数量和提振作用仍显不足,财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财政刚性支出需求居高不下,预算平衡压力较大,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三是区级“三保”保障水平不均衡,部分区到期债务刚性兑付压力较大,风险不容忽视。

为做好债务管理,财政部天津监管局提出三方面措施:一是提升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深刻理解、深入研究、积极应对,是做好债务监管工作的前提,要始终把地方政府债务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是抓牢工作重点。通过日常监控、专题调研、专项核查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券全环节、全过程监管,与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从项目储备策划阶段提前介入了解情况,督促地方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选好发行项目。

此外,依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和监控月度报表,按月按区对债券资金发行、拨付、使用情况开展监控,并对拨付支出进度慢、管理使用不规范的地区和单位进行提示,保障债券资金拨付到位、使用到位、管理到位。

三是持续精准发力。严格落实财政部隐性债务风险监测相关要求,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依托监测平台“主轴”,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对各类增减变动情况逐条核实情况,逐笔登记备案,按月形成监测报告,确保隐性债务数据真实准确,底数清晰。

对隐性债务实行穿透式监管是近年来的趋势。财政部长今年5月刘昆发表的《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财税体制》的文章指出,坚决遏制增量,落实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隐性债务的要求,决不允许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强化与金融系统协同配合,对隐性债务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化债情况审计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化债工作扎实推进。

穿透式监管的目的在于刺穿表象发现背后真相,再根据真实关系及其实质内容,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并实施有效监管。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穿透式监管,就是穿透繁杂的各类举债主体、举债渠道、产品形式,掌握政府举债的实质和实际影响。

如偿还环节,实行穿透式监管,就是倒查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通过分析其合规性,以最终判定是否为隐性债务。

主要核查偿债资金是否为财政资金,相关程序是否符合预算法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为没有预算、没有协议向国有企业拨付资金的情况;分析地方政府年度利息支出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是否存在举债付息的情况;是否存在将企业债务推给政府偿还情况。

(作者:杨志锦 编辑:李伊琳)

杨志锦

高级记者

长期专注于地方债、债券违约、货币政策、银行领域的报道和研究。在财政、金融、宏观交叉的地方债领域,力求为市场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分析。欢迎交流及爆料,记者微信:yangzhijin21,添加请备注单位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