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是平凡,也是伟大

生活家柳莺 2021-11-27 05:00

文/柳莺

施塔特阿伦多夫位于德国黑森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二战期间,这里是纳粹最大的弹药加工厂之一,无数外籍劳工被迫迁居于此,在极度危险的车间里日夜劳作。战后,工厂改换生产线,铸铁厂和费列罗巧克力工厂的入驻,继续吸引着外来者从世界各个角落到这个平平无奇的地方定居。这里的移民占据人口的多数,大家甚至可以操着土耳其语或俄语畅通无阻地生活。这里,也是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中的主人公们工作、成长的地方。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在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炮而红,尽管有三个半小时的时长,观众仍旧不断地涌向影院观看本片。预科学校教师巴赫曼先生已过耳顺之年,虽然退休之日不断迫近,他却每天依旧精神饱满地活跃在教育的舞台上。他的课堂里有着十多位学生,年龄在十二到十四岁之间。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他们过着普通的生活,在学习和玩乐的拉锯中度过时日,在成功和失败的夹缝中领悟如何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然而,这个班级又多少有些特殊——因为施塔特阿伦多夫移民城市的大环境,班级里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孩子们来自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土耳其等远近国家,在德国居住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不同的种族、文化、性格在巴赫曼先生的教室里相互融合、冲撞,而他则如定海针一般,成为这个班级里无二的主心骨。

导演玛利亚·施佩特是巴赫曼先生的好友,多年的交情为她的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得巴赫曼和他的孩子们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镜头前。而导演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笃定地透过相机搜寻、观察,和同为教育题材的《巴别塔之校》《入学考试》等纪录片相比,更多了一份柔情。除了对于教育机构的冷静描摹之外,全片溢满了师生朝夕相处间所建立起的那份温暖感。作为教师,巴赫曼刚柔并用、严慈相济,一边不断给这群充满个性的学生树立着课室内的规矩,一边又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与学生推心置腹。

正如影片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巴赫曼,也是他的十九个学生。通常,塑造群像并非易事,本片却做得异常成功,这归功于它的时长,更得益于精心的素材编排。长时间的跟拍让导演积累了海量的素材,而她从中摘取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并将其用充满情感的方式糅为一体——无论是对“家乡”概念的讨论,还是对“男女有别”的争执,抑或是面对德语不甚灵光的家长,语重心长地讨论学生的未来走向……玛利亚·施佩特如同一位心灵手巧的编制工,用绵密的影像建构起了这个令人动容的集体。

影片最为难得的地方,是它毫不避讳由这一方小小的教室折射出的当代德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移民及其子女如何融入主流社会,建构自己舒适的身份认同;如何让青年一代正视、理解德国在历史上犯下的历史错误。巴赫曼先生以一己之力,提供了某种解答的可能。他向观众展示了什么才是有效的“教育”,而学校作为一个机构,究竟能够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怎样的可能性。

极具感染力的被摄对象让《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丝毫没有冗长之感,反而引人不断地凝视、观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盛赞导演玛利亚·施佩特的敏锐洞察,正是她从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小小的地方发现了巴赫曼先生,记录下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时刻。

(作者:柳莺 编辑:杜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