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补贴凶猛:资本强力加持下万亿氢能赛道能否“穿越”产业掣肘?

21能闻曹恩惠 2021-12-01 20:36

尽管需求可观,成本过高依旧成为目前困扰氢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12月1日,A股氢能概念股以普涨之姿实现了“开门红”。近日来,氢能板块逐渐升温,消息面层出不穷。一方面,政策逐级加码,国家氢能顶层设计有望加快“出炉”,与此同时,各地加强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导,并陆续出台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产业动作频频。11月30日,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中国石化(600028.SH)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而在数日前,另一家央企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斥资50亿元,设立氢能子公司,以期抢抓氢能行业发展机遇。

在政策与资本的加持下,我国氢能产业风口已至。但不可否认的是,氢能产业当前的发展仍然面临掣肘。“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产业成熟需要上下游齐力破局。”国内某新能源企业氢能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技术依然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补贴可以帮助氢能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暂时‘解渴’,但技术最终关乎着产业链降本的力度,是打开氢能源普及之门的重要密钥。”

地方政策先行预热,顶层设计“呼之欲出”

当各地大力推出地方性氢能产业发展目标时,“氢走廊”成了一个频频出现的热词。

11月30日,四川省和重庆市同时在成都、九龙坡区、内江三地举行“成渝氢走廊”启动仪式。据悉,“成渝氢走廊”总体规划了2条城际线路和1条直达干线——城际线路以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沿线地区为节点,连接天府国际机场、德阳重装基地、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支线,形成互联互通的氢能经济网络;直达干线沿成安渝高速公路,形成贯通成渝中部城市群的氢能快捷运输线。此外,两地还规划于2025年前投入约1000辆氢燃料物流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

无独有偶,更早前,浙江省在其发布的《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明确规划了2条“氢走廊”路线——一条依托G92(环杭州湾高速)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协同打造“环杭州湾”氢走廊;一条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G15(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着力构建“义甬舟”氢走廊。而该方案进一步显示,到2025年,浙江将计划在公交、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5000辆,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50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结合公开信息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国内至少有六大“氢走廊”项目已经形成规划,除了“成渝氢走廊”和浙江“氢走廊”外,还包括长三角“氢走廊”、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长江“氢走廊”、山东半岛“氢动走廊”,覆盖地区的GDP占全国的近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的11月3日,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明确了至2025年上海氢能补贴政策及标准。具体为,2025年底前,上海市级财政将按照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1比例出资,统筹安排本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于整车生产企业,每1积分对应20万元奖励金额,由中央和地方统筹资金合计补贴15万元,企业所在区补贴5万元。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上海的政策拉开了地方补贴的序幕,“补贴规则完全明确后,产业链的定价关系才能更好地理顺,订单的落地方可加速。”

事实上,当前地方氢能政策主要围绕“补贴”和“扩大产业规模”两个核心方面进行落地。而为了确保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方向,近些年来,业内不断呼吁国家顶层设计的出台。

今年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而据媒体报道,经过较长时间的规划研讨之后,国家氢能顶层设计有望加快对外发布,将对未来氢能产业中长期的持续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巨头纷纷布局加码,产业瓶颈有待突破

11月30日,中国石化当天在北京、乌鲁木齐、新疆库车三地举行云启动仪式,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据悉,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预计于2023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还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的项目,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氢、储氢、输氢五大部分。其中,项目将新建装机容量300兆瓦、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储氢规模约21万标立方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每小时2.8万标立方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中国石化在氢能业务上的发展速度在央企队伍中“一马当先”。该集团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之一,便是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石化计划建成油氢合建站、加氢站1000座。

然而,万亿赛道注定不缺巨头入局。

11月26日,中国能源建设发布公告称,拟斥资50亿元设立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大兴区,为中国能源建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平台。

根据《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5年前,将培育10家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事实上,今年以来不少巨头公司纷纷涉足氢能领域。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估算,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3342万吨增加至3715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左右。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之下,各大龙头大举布局。

今年3月份正式宣布进军氢能领域后,隆基股份(601012.SH)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于半年后下线,未来五年产能将达5GW至10GW。7月,协鑫集团公布蓝绿氢并行的战略路线:在蓝氢方面,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的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在绿氢方面,则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并达到绿氢年产能40万吨。

不过,尽管需求可观,成本过高依旧成为目前困扰氢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制备环节,制氢设备的制造成本还有待进一步下降,尤其是绿氢层面;在储运输及终端应用环节,成本同样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氢能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制氢、储运、加氢站、电池应用等环节,而产业链的成熟则需要每个环节成本的大幅下降。”前述新能源企业氢能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内氢能技术储备上是有所落后的,这需要我们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齐力破局。”

(作者:曹恩惠 编辑:林虹)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