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进行时:消费金融如何发力
“消费金融机构如果不关心客户未来利益,而只追求收割眼下利益,将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 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董事长郑海清11月26日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智库21世纪资管研究院举办的“2021中国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表示。
2009年银监会印发《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开放试点,自此之后,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就开始了萌芽、摸索、飞速发展的征程。在快速拓客之下,消费金融客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底,消费金融公司客户数为16339.47万人,相比2016年增加了6倍左右。
从营收情况来看,消费金融企业也在此阶段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20年总资产、营收、净利润规模最大的前三家为招联金融、兴业消金、马上消费,对应的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083亿元、128亿元、16.7亿元;446亿元、65亿元、13.5亿元;525亿元、76亿元、7.1亿元。
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早期以便捷的信贷服务帮助一部分客户获得了及时资金支持。但是,在此过程中,消金公司也发现了一些“不该贷,过度贷”的社会问题。大量的客户投诉以及由借贷引发的舆情事件使消费金融行业的声誉一落千丈。
消费金融公司的初衷,是为了扩大消费发展普惠金融。因此,将消费者保护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逐渐成为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共识。如何在帮助社会非优势群体的同时,引导他们合理借贷,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成为了消金公司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差异化客群定位与数字化风控模式
在行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消费金融公司客户群体以低学历、低收入的“长尾客户”为主,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15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中25%-50%是高中及以下学历;有4家消费金融公司,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客户占比超过50%;在城市选择方面,三线及以下城市人群占比超过50%。
兴业消费金融以差异化的客群定位与运营方式寻找到了金融服务普惠性与企业经营商业化的平衡点。近7年来,兴业消费金融组建起庞大的作业团队,深入50余个城市,通过“亲核亲访、送贷上门”,在稳健经营、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介入资质相对良好、承贷能力充足的中低收入群体,与银行错位互补,以传统银行业务较难覆盖的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且比重逐年上升,做到真正惠及普通大众,大大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在充分研究了美、英等国的助学贷款模式后,兴业消费金融还推出了“兴才计划”高等教育贷款产品。“兴才计划”创新贷款模式,采取了家长申请的模式,对资金用途实施全程监控,以避免大学生自制力差过度借贷,同时也落实了第一还款人。此外,“兴才计划”人性化地设计了超长的“冷静期”,允许借款人在贷款核准后90天内可无条件退贷,利息全额返还,充分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兴才计划”项目推出以来,已帮助超过30000个大学生家庭渡过难关,顺利入学。
同时,为了兼顾风控效率,兴业消费金融还自主研发自动化审批系统,大幅提高审批效率,有效降低欺诈风险,审批时效控制在24小时以内。线下展业初期看起来极其“笨重”,成本较高,规模增长看起来不如线上突飞猛进,但成立近7年后,兴业消费金融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边际成本逐步下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稳健的“标杆”。
精细化成本控制,为低利率提供基础
对于贷款利率,部分机构选择的是18%-24%之间,即略高于信用卡,但低于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两限三区”中受到法律保护的24%年化利率,但也有少数消费金融公司采用24%-36%之间的年化利率。
消费金融的利率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整体运营成本三大要素。客观来说,由于客户分层不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平台承担的客户违约风险高于银行信用卡,因此需要相对较高的利率来覆盖这部分高风险。
在资金成本方面,招联、兴业、中银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有显著优势,拥有全渠道融资的能力。金融债和ABS等低成本融资渠道的门槛较高,兴业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是其中少数具备市场化、常态化发行能力的机构,因此在消费金融公司当中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其在2018年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当年即发行收单规模为19.25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ABS;2019年获批60亿元的“兴晴”系列个人消费贷款ABS注册额度。Wind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兴业消费金融累计发行6只ABS产品,发行金额为118.71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在2020年10月发行的“兴晴2020-1”ABS产品,是银行间市场首单创设CRMW的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此外,兴业消费金融在2019年启动金融债业务,至今已发行合计65亿元金融债券,已募集4单银团贷款。
在风险损失成本控制方面,使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为整个消费金融借贷过程提供智能风控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消费金融业务坏账风险,降低风险成本。与此同时部分业务或者环节转向线上,也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运营成本。
区块链作为多方协作、难以篡改的分布式加密技术近年来广受关注,去年年底,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陆续上线了区块链存证业务,涵盖了资金端、资产端、贷后管理等方面,对风险控制、ABS常态化发行、化解案件纠纷等起到了优化作用。
其中,赋能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是区块链存证业务的显著优势之一。以兴业消费金融为例,通过区块链存证系统将用户借贷的核心要素上链,并将存证结果同步到司法链和其他可能涉及纠纷处理的区块链节点,不仅较好地保护了贷款者的隐私,还可减轻金融案件纠纷中消费者的举证压力,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整个信贷过程中的纠纷节点,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流程的合规性,让业务参与双方的权责更加清晰明确。
郑海清表示,兴业消费金融采用了国际认可的ESG标准,努力践行社会责任,让更多非优势客户获得普遍化的金融服务,关注节能消费、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生活改善的个人消金信贷业务,并鼓励重点服务从事绿色环保产业及欠发达地区的客户群体。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