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发力提振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茜,李雨 武汉报道
2021-12-03 20:42

大量的新型消费加速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李雨 武汉报道 

12月3日,首届湖北绿色消费博览会在武汉举行,90后武汉市民陈冬宇在华为、小米等企业的智慧家居展台流连忘返。

这位热衷智慧产品消费的90后白领并非个例。眼下,多个电商平台已敲响双十二的“战鼓”,苏宁易购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二启动以来,智能家居销售增长103%。

年末岁初是传统的消费旺季,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广东、湖北、山西、河北等多个省份出台了相关举措促进消费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多地都在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挖掘绿色消费、新型消费的潜力,以顺应消费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12月3日,首届湖北绿色消费博览会举行了“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主旨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消费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提振升级的一重要战略任务。但是,消费增长的能力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扩大,而是大量的新型消费加速涌现,新型消费将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能。

多地积极培育新型消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03765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4979亿元,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7%。

新型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多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创造了新的产业发展契机。梳理各地最近出台的消费政策不难发现,多个省份都在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把其当作形成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12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首届湖北绿色消费博览会现场看到,1万多平米的展区设置了智造消费、绿色住建、文旅消费、新能源汽车等六大展区。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杨颖此前表示,湖北还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全省新型消费发展,包括促进绿色消费、网络数字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新型文旅消费、新型健康消费、新型国际消费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支持重点商圈依托大数据、AR、VR 等技术,推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丰富数字消费场景;大力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消费发展。

更早一些的11月9日,广东省发布《关于促进城市消费若干政策措施》,26条具体措施涉及到鼓励连锁经营、提升商圈消费、扩大汽车消费等。特别是在扩大汽车消费方面,广东提出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大力推广节能车、新能源车使用,2021—2022年,广州市配置节能小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8万个;深圳市进一步放宽新能源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取消社保条件等限制,促进新能源小汽车销售。

此外,山西省也印发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若干措施》,从优化新型消费供给、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型消费服务保障、改善新型消费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24 条政策措施。其中,将认定20个省级电商直播基地,深化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加快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发展格局下,新型消费呈现出提质、扩容、创新、分化、重塑五大特征。”王微认为,提质体现在衣食住行用从有向好;扩容即从传统买买买的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创新即新技术推动新消费新方式;分化即从过去单一的消费市场转化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化和个性化的数字消费市场;重塑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成为未来中国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城市群中间的中心城市将成为中高端消费的主阵地,也成为对接全球市场的最重要窗口。

王微举例称,2013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仅有35亿元,2020年已经达到1.6万亿元,增速达到200%。“新消费的形成推动新的产业体系发展,同时也会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空间的扩大”。

多领域挖掘新型消费潜力

从全国范围来看,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逐渐融入民众生活。以体育健身、时尚购物为主题,夜食、夜购、夜游、夜健等多业态融合的夜间消费模式涌现,从生产、销售、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新型消费生态圈正在形成。

不过,部分地区的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光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以湖北为例,一方面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另一个方面新业态新模式仍然有拓展的空间。

“在新发展格局下,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和途径释放新消费能力。”王微表示,最核心的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增供给、补短板、优环境、促改革、建示范等,有效释放消费产业的发展活力。增供给就是要用更多的产品、更好的质量、更优的环境、更多基础设施引领中高端消费,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同时要调动需求侧能力,促进收入分配的改革,用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及更好的消费者保护治理,为消费能力的释放创造更好的条件。

刘光远则建议,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加快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推进服务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标杆企业示范直播基地。此外,要注重挖掘农村新型消费潜力,加强农村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王微指出,要利用新消费来促进消费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要打造以消费变革为核心的新产品体系,以品牌化为核心加快创新营销方式,以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加快供应链体系重构,以生态化为抓手加快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作者:刘茜,李雨 编辑:张伟贤)

刘茜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