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广州报道
为准确评估琶洲数字经济发展态势,通过数据监测和综合反映琶洲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变化规律,明确琶洲自身特色与努力方向,琶洲智库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专家团队,深入琶洲试验区等地调研,历时一年完成了首期琶洲数字经济指数报告。
12月3日上午,2021《琶洲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报告》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暨琶洲指数年度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联通数字资源展示琶洲潜力
本次发布的是琶洲系列指数的首期——琶洲数字经济指数(Pazhou Digital Economy Index, 简称PDEI),该指数围绕数字经济基础、体量、效益、创新潜力、地区影响力和资源的吸引力等维度,对琶洲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四个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并进行系统分析与解读,通过数据科学、准确、客观的展示琶洲发展成果,展现琶洲速度,聆听琶洲心跳,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辅助。
同时,聚集琶洲优势产业,本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5个琶洲行业指数,包括:琶洲·唯品会特卖指数、琶洲·树根互联工程机械指数、琶洲·逸仙电商美妆指数、琶洲·药师帮医药流通B2B指数及琶洲·致景科技织布机指数,通过对细分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数据采集和解读,全面展示行业发展趋势。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石峻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司亚清分别对琶洲数字经济主指数和5个琶洲行业指数进行了解读。
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北京、上海由于基础较早,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等优势条件,数字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数字经济指数领先于各地区,琶洲数字经济发展则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并在最近两年增速不断提升。琶洲已集聚3万多家企业,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将突破1500亿元。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区域产业链条渐趋成熟,琶洲有望进一步缩小与北京上海之间的差距,成为大湾区内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
图一:琶洲数字经济指数序列图
据石峻驿教授介绍,从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来看,2015年至2018年各地的PDEI处于温和增长态势,但从2019年开始,各地区的PDEI的增速开始处于加速增长态势,这也与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形势相合。2019年以来,随着多家数字经济总部型企业陆续落户琶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琶洲数字经济发展速率持续上升,展现出充足的发展后劲。
专家学者共话琶洲发展
发布会上,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进行了《物联网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前瞻》主题演讲。
陈俊龙提到,数字技术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切融合,最主要的基础在物联网,随着物联网发展到数字孪生层面,广州在数字孪生的重要应用是车联网。
智慧城市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进行的技术支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最明显的应用就是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上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的治理。”陈俊龙表示,将实现交通、教育、能源、社区、医疗、安防等多领域的问题解决。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多位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围绕“产业互联网的实践与展望”展开探讨,畅谈自身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并为琶洲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通产业链条,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康教授介绍,实现产业数字化的路径有三条,分别是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深度融合后形成新的业态、基于数字化无边界创新形成的全新产品和服务。琶洲需要从数据重构现有要素配置效率的方式入手,借助数据重构既有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数据要素带来的“结构红利”。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系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商务与智能物流研究院院长左文明教授认为,从地理空间来说,汇聚了3万多家企业的琶洲是数字经济的物理集聚区;而从产业来讲,这3万多家企业服务的很多行业遍布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是基于网络的虚拟集聚。琶洲集聚区形成的虚拟经济,不局限于地理,如通过工业互联网链接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并赋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升。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则从产业集群角度发表了看法,他表示从产业集群而言,目前发展产业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信息的共享,增加实时效益。供应链数字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深入到企业生产的内部,将制造、研发全链条做无缝的对接。琶洲是大湾区数字经济示范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成熟和完善,未来需要吸引更多数字经济相关的科研机构进驻,积极承接和举办顶级论坛,营造产业与科研氛围。
对于琶洲如何从基础建设层面对标世界一流数字经济标杆地区,为进一步盘活上下游产业链提供硬件基础,专家也给出了各自的观点。麻省理工中国学院(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金融科技中心创始副主任李志杰认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要摸清家底,查摆问题,明确目标任务,不仅需要关注单一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建成高速泛在的网络基础设施、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特色鲜明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全国领先的融合基础设施,和自洽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体系。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朋阳表示,一个区域在集中了优质资源后,接下来的数字化升级更多需要环境和机制创新。例如,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搭建琶洲企业家B2B社区,汇聚企业家、科研学术资源,为初创企业对接需求和创新机会。此外,产业集群发展早期由政府推动,但进一步发展一定是市场化方式,需要产业自己造血。
(作者:吴立洋,张雅婷,李润泽子,黄婉仪 编辑:诸未静)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