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2021)

21世纪经济报道 董鹏 广州报道
2021-12-07 05:00

从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发展阶段来看,ESG整合策略也许并不是对当下所有机构都适合,但是大方向上可以展望,今后ESG的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无论是相关标准制定还是投资实践,都将得到长久的发展。

12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21南方财经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

当天论坛,由21世纪资本研究院、南方责任投资计划和银华基金三方联合出品的《“双碳”使命下的ESG实践路线图暨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2021)》,正式对外公开发布。

这是南方财经国际论坛第二年聚焦ESG发展话题。

在对国内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进行全面分析的同时,结合可量化数据,联合课题组分别给出了上市公司ESG的正负面名单。

《报告》指出,ESG正在成为一道必答题,进入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与反复和国内碳中和的不断推进,也带来了新的催化剂,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双碳”目标的明确,对各传统行业带来了深刻改变,这使得 ESG 理念以前所未有之势融入至国内各个领域,也为中国绿色金融与ESG可持续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021年度A股上市公司ESG披露数量增加

在政策和监管的持续推进下,我国上市公司的ESG信披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今年11月初,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总数量已达1101 份,其中,沪深300上市公司249家披露ESG报告,沪深300披露比例高达83%。

从披露程度看,国企发布率远高于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央国有企业,发布率达53%,地方国有企业为37%,民营企业整体披露率接近16%,公众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布率则分别约为35%、20%、33%和27%。

从各项指标披露情况来看,公司治理项目的披露率最高,其次为环境指标,综合来看披露率进一步提升,且定性指标的披露情况好于定量指标。

大多数企业在报告编制参考的标准中,参考了国际使用较广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整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数量在不断增加,ESG报告数量增加的背后离不开监管机构、交易所的推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觉醒。

报告指出,未来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将会着重在质量上不断提升,更好地回应多数投资者的实质关切,助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外,虽然中国ESG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目前已基本具备美国20世纪90年代ESG投资高速发展期的条件。

社会责任投资资金正以一定比重随着外资进场而进入中国,从而影响国内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在今年的报告中,21世纪资本研究院还综合董事会出席率、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以及是否有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有独立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更为细化的指标,筛选出部分治理结构相对完善、风控管理相对到位的上市公司正面和负面名单。

其中,排名靠前的公司多集中于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国石油、药明康德、中国神华、立讯精密和紫金矿业等。

仅以环旭电子(601231.SH)为例,公司早在2012年上市当年就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2012年-2020年连续9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020年,环旭电子成立USI可持续委员会,并设立“公司治理”“绿色产品与创新”“价值链管理”“员工关怀与社会参与”及“环境保护与职场安全”等五大可持续小组,力求环境、社会、治理(ESG)三方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尽管有不少公司治理的正面案例,但是21世纪资本研究院也发现,不乏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缺乏公众公司意识,干预公司经营,决策“一言堂”,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违规问题。

不同股东之间产生经营分歧,导致股东大会提案被否、罢免董事、公章被夺等一系列现象出现,“股东内斗”也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头疼的烦恼。

如老牌药企嘉应制药(002198.SZ)在2021年9月经历了董秘被打,信披密钥“抢夺战”,再到第三大股东要求罢免两名董事之后,不同股东之间的纠纷仍在继续。

金融机构需要参与实践推动发展

为了更为贴近市场,《报告》结合了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团队与银华基金投研团队两个视角优势,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联合课题组还邀请到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澜飚作为报告的学术监制和发布人;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主编陈晨星、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为报告监制。

《报告》不仅着力于对中国资本市场ESG发展趋势的把握,还对ESG的具体投资策略和选择作出了介绍。

课题组邀请到多个领域专家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央行金融市场司原巡视员沈炳熙、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齐颖,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原证监会发审委委员赵燕,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东利、银华基金总经理助理董岚枫等。

“从具体落地的角度来说,资管机构在ESG定位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性,这也催生了不同的ESG投资策略。”联合课题组成员、银华基金研究部张龙在报告中指出。

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七大类:规范筛选、正面筛选、负面排除、ESG 整合、可持续主题投资、影响力投资和积极股东。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发展最快的投资策略是ESG整合。

反观A股市场,主流价值观依旧是风险收益配比这类传统框架,尤其是多年来,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相关的机构投资者在先进投研体系构建和国际化视野拓展方面是存在欠缺的。

即使是当下,无论是监管层还是资管机构内部对ESG投资理念高度认可,在实际定位上也存在着诸多妥协。如在考核机制的压力下,短期业绩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机构资金多来自于散户的情形下,规模波动巨大,保住规模成为第一要务,这也进一步推升了对短期业绩的追逐甚至对风险的过分暴露。

《报告》指出,从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发展阶段来看,ESG整合策略也许并不是对当下所有机构都适合,但是大方向上可以展望,今后ESG的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无论是相关标准制定还是投资实践,都将得到长久的发展。

另一边,金融机构作为ESG发展的示范者和推动者,具有极大的必要性。譬如,国内证券公司正不断探索将ESG理念贯穿到公司风险管理以及决策流程中,持续推动ESG与业务发展紧密融合。

MSCI公布的2020年35家中国证券公司ESG评级数据即显示,国内上市证券公司ESG评级稳中有升。

截至2020年底,即有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等8家证券公司获得BBB级评级。

需要指出的是,ESG管理涉及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搭建系统化的ESG管理架构是公司ESG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以东方证券为例,2018年开始引入ESG信息化管理系统,今年公司更是成立了由办公室牵头,相关职能及业务部门、子公司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及工作小组。

此外,东方证券也在尝试将ESG理念融入到金融产品设计,如对主要部门的投资策略引导中加入ESG因素,承销首单“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全国首单“碳中和”专题非银机构绿色金融债(债券通)等。

上述机构作出的种种尝试与实践,也成为课题组的调研样本;头部机构的实践对ESG理念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深化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报告强调四大问题、提出四大建议

国内ESG理念发展迅速,但是一些现实性问题无法忽视,对此报告总结归纳出四大问题:

其一,ESG声势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亟须弥合知行差距;其二,整体披露数据质量不高,亟须统一规范标准;其三,本土评价机构“群雄逐鹿”,亟须厘定主流体系;其四,“洋标准”与中国特色“水土不服”,亟须发出中国声音。

一个直观的观察就是,A股上市公司在国际ESG评级机构中得分普遍偏低,典型案例包括贵州茅台惨遭“降级”后疑遭外资机构大笔卖出。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21世纪资本研究院提出以下建议:

一、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可持续披露标准

今年2月,证监会就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明确: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

考虑到目前国民经济仍处在疫情后的恢复期,为避免给企业增加负担,可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渐进地推动ESG披露,制定面向A股上市公司的统一的可持续披露标准。

二、加速与国际体系的融合,在标准制定上发布“中国声音”

报告建议,我国在相关标准制定上要加快与国际体系融合,参考国际社会成功经验,积极引入较为成熟和已被广为接受的理念和实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共识的制定,发出“中国声音”,同时思考如何将中国特色融入全球共识,例如“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如何融入到社会责任指标中,“双碳目标”“节能减排”如何与气候目标相融合,如何客观认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治理的正向促进等。

三、普及ESG投资理念,发展本土ESG投资

社会各方应通力合作,通过媒体宣传、投资者风险教育等,引导投资者关注ESG因素,将ESG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应督促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

同时,也应丰富可持续投资相关产品。开发可持续投资指数和基金,稳步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创新,探索绿色REITs、碳交易衍生品等创新产品,扩大投资者的选择范围,增加投资者对可持续企业的关注度,使ESG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四、金融机构碳足迹、棕色资产信息需强制披露,应成为强制性监管披露要求

比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要知道贷款所支持项目的碳排放和碳足迹,要有规划地把碳足迹降下来,最后降低到零,才能够真正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者:董鹏 编辑:李新江)

董鹏

财经版记者

常驻成都,前期货“红马甲”,跟踪衍生品市场、周期类上市公司。邮箱:dongpeng@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