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资金出笼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12月1年期LPR有望下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志锦 上海报道
2021-12-07 05:00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同日下午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相比今年7月降准增加2000亿元,增量部分主要来自于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记者了解到,此次降准主要因为宏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相应要求货币政策适度发力稳增长。同时,人民币汇率无贬值压力、PPI通胀拐点将至为降准提供了空间。此次降准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相比7月增加20亿元,叠加银行存款成本已有所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12月1年期LPR报价有可能下调。

应对“新的下行压力”

央行此次降准已在市场预期之内。近年来,降准均由国务院先发声,而后央行在两周之内落实。

此前的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视频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时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在“适时降准”提出一个工作日后,央行即宣布降准措施。央行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强跨周期调节,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而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降准有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考虑。

“虽然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大,但对于明年而言,经济工作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在今年收官和明年开局之际降准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平滑经济增长曲线。降准不仅有空间,而且有必要,这也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应有之意。”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11月19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企业家座谈会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要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运行面临很多挑战。

东吴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勇表示,降准有利于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2021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当季同比为4.9%,这是1992年以来、除去2020年疫情特殊时点外,实际GDP当季同比首次跌破5%。随着稳增长压力加大,以降准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是适时之举。”

同时,人民币汇率无贬值压力、PPI通胀拐点将至为降准提供了空间。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表示,随着近期煤炭价格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PPI顶部已经出现。展望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仅改变PPI下行斜率,并不改变下行趋势。因此随着当下通胀担忧的消退,央行实施降准的阻力减轻。

汇率方面,当前人民币汇率相较2019年底已累计升值近9%,尤其在近期美元指数强势反弹突破96关口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依然坚挺于“8·11”汇改以来的高位,为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提供更多空间。

温彬表示,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比较明确,削减购债规模已经落地,明年开始加息几成定局。我国在此时点进行降准,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未来还会通过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为何释放1.2万亿长期资金?

今年7月,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的资金规模为1万亿元,此次同样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但释放资金多出2000亿元,主要来自于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所谓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是指央行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而对符合考核标准的商业银行实行的准备金优惠政策,隶属于“三档两优”准备金制度框架。

所谓“三档”,即对大型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实行高一些的存款准备金率,体现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要求;对中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外资银行)实行较低一档的存款准备金率;对服务县域的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属于“两优”之一。

具体而言,大型和中型银行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考核标准的,可享受0.5个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如某大中型银行上年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量占比达到1.5%或余额占比达到1.5%,则下一年法定存准率可在正常标准上下调0.5个百分点(第一档);如增量或余额占比达到10%,则可下调1.5个百分点(第二档)。

回顾来看,央行2018年1月25日首度开展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释放流动性3000亿元;2019年则是1月25日考核,释放流动性2500亿元。2020年则是3月16日考核。今年监管部门一直没有公布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消息。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考虑到参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的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达到了支农支小(含个体工商户)等考核标准,政策目标已实现,有关金融机构统一执行最优惠档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这也意味2021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在12月实施,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也并未明确置换MLF的规模,这和7月降准时类似。7月降准释放一万亿长期资金,央行在7、8月缩量续做MLF,最终置换MLF的规模为4000亿。

Wind数据显示,未来三月(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共有16500亿MLF到期,其中12月到期9500亿,明年1、2月分别到期5000亿、2000亿。如果此次降准仅对12月到期的MLF完全置换,净投放规模仅为2500亿元。

“降准也不能理解为宽松。因为降准也好、公开市场操作也好,要把它理解成一种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按照央行的说法,对于量不要看得太重,价格是更重要的指标。7月份降准之后,我们看到公开市场利率坐了一趟‘过山车’,又回到了之前的水平。”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资总监称。

人民银行在《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市场和公众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即可,无需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也无需过度关注个别机构的市场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市场利率时点值。

Wind数据显示,今年央行MLF利率和逆回购利率均保持稳定,其中一年期MLF利率稳定在2.95%,而7天逆回购利率为2.2%。

市场影响几何?

降准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参与、且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直接相关,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为直接。

Wind数据显示,11月6日DR007在2.1%左右徘徊,相比上一交易日上涨4.4BP。DR007是重要的市场指标。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可以直接看流动性。“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信息也比较好获取,就是看银行间的回购利率,像DR007等。”

靳毅表示,随着年内专项债发行告一段落,财政资金随后逐渐下拨,资金面将会得到充分“补水”。降准落地后,“财政资金下拨+降准”将会对资金面形成有力支撑,流动性偏宽松的状态可能会一直持续至明年年初。

债市方面,11月6日降准消息宣布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2.85%左右,相比上一交易日下行不到5BP。降准消息公布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降幅扩大,10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09收益率下行5.87BP。

“11月末市场多次博弈降准预期推动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10BP左右,12月初利率又回调至2.9%附近。本次提出‘适时降准’会加强货币宽松预期,但考虑到当前利率绝对水平已经较低,后续下行幅度相对有限。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宽信用预期逐步升温可能导致利率的回调风险。”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信贷市场方面,东方金诚的一份研报称,12月20日公布的LPR报价大概率会下调。

LPR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目前MLF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体系向央行融入中期基础货币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据央行披露,本次降准会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相比7月增加20亿元。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自6月存款自律上限规则调整后,银行存款成本整体已下行。7月降准以来,DR007、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整体下行,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下行也为LPR报价下调创造了条件。累积效应下,12月20日1年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性很大。”东方金诚称。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股市方面,降准有助于对冲中概股和房地产风暴冲击,银行板块已经有了些许反应,风格继续偏成长+消费。汇率方面,近期美联储表态偏鹰,降准之后人民币短期或承压,但贸易顺差并无改变,人民币双向波动不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和林表示,降准对于楼市也起到稳定作用。在前几个月,房地产行业中少数企业出现了短暂流动性问题,而我国对房政策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原则不变。但同时,政策层面也通过降准的方式,来缓解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为房地产行业运营提供合理流动性,以保持房地产行业整体稳健发展。

(作者:杨志锦 编辑:李伊琳)

杨志锦

高级记者

长期专注于地方债、债券违约、货币政策、银行领域的报道和研究。在财政、金融、宏观交叉的地方债领域,力求为市场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分析。欢迎交流及爆料,记者微信:yangzhijin21,添加请备注单位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