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难回港美股中概股前景存疑 科创企业下一步怎么走?
中金公司经过测算,认为根据新规则,当前也只有37家美国中概股符合赴港上市的条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报道 自从12月3日滴滴出行宣布从美股退市以来,中概股无法继续“安坐”了。市场分析认为,未来将有不少公司选择赴港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市值较小、上市年龄较短的中概股,其实并不符合港交所的上市要求,但市场却缺乏警惕,在12月6日、7日这些中概股也获得了较高的交投量。
不少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对无法回港的美股中概股前景持怀疑态度。与此同时,探究起中国科创企业是不是非得去美国上市,这本“老皇历”值得重新看。归根结底,这关系到,科创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融资土壤?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记者指出,赴美上市不是唯一出路。
事实上,在今时今日内地金融市场逐步建设完善、香港资本市场鼎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科创企业有其他“出路”,也应更安心地执着于做好事业。
机构对部分中概股“说再见”
近日,位于香港的几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对中概股前景存有疑虑。当然,这并不是指市值庞大、又在香港已经实现上市或者有望实现上市的中国科技巨头,而是指那些把“赴美”当作唯一出路的中概股。
12月3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终版出台,这相当于将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路“切断”了。一位从事了多年辅助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律师对记者表示,《问责法》要求中国上市公司交出审计底稿,但在中国注册的会计事务所1必须在获得中国财政部批准的情况下才可以交出底稿,目前还未通过磋商解决分歧。
12月5日,中国证监会也在新闻稿中指出:“美国一些政治势力近年来把资本市场监管政治化,无端打压在美上市中国企业,胁迫中国企业退市,这不仅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法治理念,也损害了全球投资者利益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是一种‘多输’的做法,对谁都没有好处。”
无论如何,美国强行推行《外国公司问责法》,最快将在明年4月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年度财报的时候开始“发威”。由于上述律师所讲述的原因,事实上就是几乎所有的中概股公司都将受到影响。
“美国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到时候会确立一个清单,这上面是他们判断无法取得审计底稿的公司。如果连续三年都在清单上,就要面临退市。”上述律师称。
因此,并不是所有中概股都值得当下“抄底”。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差异巨大,在美国上市的不少公司年度盈利情况堪忧、市值也非常微小。当前,香港联交所虽然几经降低上市门槛,但仍然只是通过18A章节这样的新增章节,去鼓励成长性极高的生物医药公司在未盈利情况下仍可上市,这样的公司还需要在名字后缀“B”字母,显得对投资者极尽告知、极尽负责。
明年1月1日起,港交所将再次调整《上市规则》,这次调整将再度放宽和降低二次上市门槛、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中金公司经过测算,认为根据新规则,当前也只有37家美国中概股符合赴港上市的条件。
其中,满足市值30亿港元、上市满5个完整会计年度、具有良好监管合规纪录的公司共27家(其中微博已通过港交所聆听,于12月8日作为二次上市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至少100亿港元、且上市满2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良好监管合规纪录的公司有10家(其中天镜生物和金山云暂未满足上市满2个完整会计年度这一条件)。
“美国PCAOB也给了三年的期限,所以还有一些企业可能之后符合盈利情况也未可知,现在不符合回港条件,不代表以后也不能回港。”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然而,对中概股的态度,机构明显是要求“择优选股”。12月7日,港股科创板块进行了强势“反攻”。在香港、美国同时上市的阿里巴巴、汽车之家双双大涨超过12%,百度、网易、携程、哔哩哔哩分别上涨9.79%、5.83%、9.54%、6.65%。这种涨幅背后,不仅是散户“抄底”,也有相当多的机构鼎力支持。
12月6日的美股,也有一些确定可以回港的股票反弹颇多。已经宣布将“从美国退市、启动香港上市”的滴滴出行,在12月3日大跌22.2%,但在12月6日回弹9.88%、12月7日开盘一小时内股价上升超过10%。
另外,一些还没有启动回港进程的大市值中概股,也反弹了。例如在12月6日美股市场上,贝壳上涨9.41%、中国铝业上涨12.87%、富途上涨10.01%、爱奇艺上涨5.94%。
科创企业融资土壤引发业界深思
赴美“路断”,给众多中国公司带来烦恼。这也不禁让人深思,中国科创企业的下一步该怎么办。融资还会顺利吗?股权转让该怎么进行?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与记者进行一一“拆局”,认为赴美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中国科创企业的唯一出路,下一步应该好好在中国内地、香港不断完善的金融大土壤里,寻求更扎实、更具有长远前瞻目标的业务发展。
事实上,赴美上市是一本已经书写了20多年的“老皇历”。在2000年,新浪借助VIE架构开启了出海上市新模式,之后中国科创企业、尤其是SaaS软件公司,如过江之鲫涌向美国。这些都是有当时特定历史原因的。
第一,美股上市门槛较低、上市包装又成熟。“对于未盈利企业,比如说集中在SaaS领域的一些企业,上市门槛较低,另外包装、承销的‘套路’也比较成熟,一样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估值。”沈萌指出。估值,通俗而言就是指上市公司能将自己“卖多少钱”。美股聚集大量海外公司,和美国发达的投资银行业、律师咨询业、会计师服务业是分不开的。
第二,美国金融业一度有领先于全球的“科技嗅觉”。“由于互联网新经济在美国率先于全球诞生,在过去中概股赴美的历史里,可以说因为美国市场‘理解’更深,所以中国科创企业容易被美国市场上的投资人接受。”
第三,美股的流通性全球领先,符合创业企业创始人、早期投资人的需要。“套现、股权转让,也是重要的上市功能。”
20多年来,中国科网企业去美国上市,其中一批成长为今时今日的科技巨头,同时,也成就了一批私募股权基金里的“富翁”,后者的成绩和赴美上市是分不开的。
不过时间来到2021年,中国科创企业还需要依靠“赴美”来筹集成长壮大的资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一,是香港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估值,在逐步提高。“香港市场既有国际资金、又有‘南下’的内地资金,对科技龙头非常喜爱,可以给股价形成支撑。”沈萌表示。今时今日,在美国、香港同时上市的股票,基本能价格“对齐”。
第二,香港的金融制度优势,能辅助创业公司“建设更好的自己”。“香港市场上,专业投资者比较多,上市门槛也比美国高,对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规范各方面要求都高,会促进公司进行这些基本面的改善。”
第三,中国私募市场的逐步壮大,是初创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其实,上市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万金油”,对于很多初创企业来说,风险还相当大。
“公开上市之后,就意味着股价要接受机构观点影响、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沈萌指出。“然而这样的话,尚未盈利的公司就要面临股价大幅波动,其实不利于他们(创始人、股东等)进行融资和套现。”
沈萌指出,高成长性企业现在越来越多转向私募市场,而不是直接拿到公开市场上去挂牌、上市。私募市场是由券商作为中介、在一些有限的机构之内为企业进行融资,或者进行“小范围”的股权转让。“专业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成长预期会更加一致,这样更有助于稳定初创企业的估值。”
因此,沈萌认为,科创企业不要把“赴美上市”当作唯一出路。在上述中国内地、香港的金融机制支撑下,科创企业应该是具备了相当灵活的融资方式,投资机构也有多元化的退出道路可以选择。“在私募市场能流通股份,就减轻了创业者上市的压力。”
“当然,有些企业也仍然是有赴美融资需要的,这一点,希望在日后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去政治化后,让市场化的成分更多出现在这个金融领域。”沈萌称。
沈萌认为,在过去20多年的赴美上市潮中,尽管出现了一批巨头,但也很多企业“为了上市而上市”。“创业者如果能坚持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其实上市不是终点、不是唯一的选择,企业应该把做大做强作为目标。”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编辑:和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