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笔记丨以共同富裕为引领,推动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学习笔记蒋余浩 2021-12-09 12:0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错综复杂的重组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竞争与赋能普通劳动者群体、提升普通个人发展能力的双重使命之间充满张力及不确定性。

既有的科技创新技术路线是以一种孤岛式的方式存在于少数国家及少数先进的产业领域,它的扩展效益与扩散效益并不是特别显著。新增长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1987年提出来“生产率悖论”,指的即是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同时出现的增长停滞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到处都有计算机,除了生产率统计数据中”。

以美国的数据来测算,能很清晰地看出几个趋势:从1994年到2005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可以达2.8%,但是2005年之后,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1.4%,降了一半;全要素生产率也是有同样的趋势,1994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可以达到1.03%,而到了2004年之后下降到0.4%。这是增长停滞的一种状况。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提出一个解释,从1994年到2004年这十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所以能够有一个相对高的年增长率,是由于这段时间数字化技术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一个比较好的紧密连接,提高了生产和工作的效率,但是在这十年之后,这种增进效益就开始逐步陷入了瓶颈,不能更深入地变革既有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在04年之后,整个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就开始下滑。戈登由此提出批评:在过去十年间,计算机、软件、业务方法开始僵化为一套缓慢变化的惯例。

如何改变现有的技术创新与具体的生产过程和生活方式相脱节的状况?实际上,我国现在提出的很多数字技术发展及数字经济政策,要求的是共同富裕下推动的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1年第20期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里面特别强调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要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上,必须要把数字技术作为一个包容性的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

探索包容性技术路线,需要更多关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但是,对于制造业、实体经济产业的发展来说,仅仅靠现在流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是不够的,一方面是从事数字化、智能化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未必了解制造业的需求何在,另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本身门类比较多,具体哪一种数字技术可以应用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哪一个环节,不是业外者能够特别清晰的能够掌握的。因此,探索共同富裕的产业路线,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激励科创人员深入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的内部过程中去,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有制造业产业和实体经济领域中小企业的优势,可以作为一个探索包容性技术路线的基地。在大湾区,佛山、东莞是传统的制造业基地,有很深厚的企业家传统;最近几年,珠海等地也逐渐发展起来,承接了一批迁入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当然,传统的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政府与市场携手,通过制度创新去建立一些平台,帮助制造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去发明和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在目前的实践当中,已有一些比较值得推广的实践。例如“华为云”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就是在努力推动数字技术融入到制造业产业当中。前不久在安徽合肥召开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很多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家介绍情况,指出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压缩了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系数,效果相当显著。当然,现在华为做的很多工业互联网主要还是针对一些大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加以支持。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技术突破,可以用于支撑制造业、实体经济的重大发展。譬如说俗称为3D打印的“增材制造技术”,依据实体构件的三维数字模型,采用物理、化学、冶金等技术手段,通过连续的逐层叠加材料的方式制造三维实体物件的快速成型技术,融合了数字建模、机电控制、光电信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代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基于这个技术搭建平台,可以有比较大的效果。工业和制造业领域门类繁多,相互之间很难有通用的技术知识,3D打印技术具有这方面的潜质,也就是可以把设计、研发、制造甚至销售整个过程缩减到一个中小企业,在同一个地点进行。3D打印技术目前面临材料科学方面的突破问题,传统的制造业所需材料大概有1500多种,而目前3D打印能够制造的材料才几十种,但这个技术的前景可能对我们提出的“包容性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一旦有了这个技术为基础的泛工业平台,企业可以借此在无需扩大规模的前提下同时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机会。按照美国企业战略家Richard D’aveni的介绍,这种泛工业平台目前在美国已经有了发展。广州在周边地区也已经形成了一些3D打印的工业园区,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实践效果。

总而言之,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包容性增长路线、推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建设方案,需要我们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充分展开制度想象,探索有助于普通劳动者群体在具体劳动生产过程中提升技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我们可以是以大湾区齐备的制造业产业门类以及深厚的企业家传统、庞大的市场规模为基础,同时开放性地吸引全球科创力量共同参与,围绕我们的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具体需求探索新技术、新生产管理方式,有效构建“双循环战略”所要求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作者:蒋余浩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