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刺绣:指尖的乡愁与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康衡 云南报道
2021-12-10 05:00

非遗传承人在指导刺绣技艺学习

三位服饰装束各异的妇女坐在刺绣台前工作着,或低头穿经引纬,或抬头谈笑风生。案台上的作品,虽未有全貌,却已然能感受其古韵中迸发的现代感,各色针线在三位绣娘手中“飞龙走凤”,刺绣图案被“雕琢”得生动立体、活灵活现。

这三位绣娘都是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白族的张志水、彝族的胡树芬和汉族的唐丽珍,在当地也是鼎鼎有名的“匠人”。带着不同民族的刺绣技艺特点和对工艺的理解,却可以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同一幅作品中,不禁让人大呼精巧。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也称“黹”“针黹”,据《尚书》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沿传迄今,历久不衰。民族刺绣在云南渊源颇久,彝族、白族、壮族、汉族等各族女子都精于刺绣,由于民族多样性的特点,当地的刺绣与布艺往往带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色彩斑斓的服饰彰显着精深的刺绣技艺,尤为绚丽,被称为“指尖上的华彩”。

丘北县民族刺绣作品

虽然如此,刺绣在丘北的传承路途却颇为曲折。与其它地区的技艺传承形式不同,丘北县当地的刺绣技艺都是依靠当地妇女凭借记忆,口口相传,再通过个人的审美志趣不断整理组合。由于传承方式过于单一,为避免技艺失传,如今,当地政府定期引导举办“刺绣培训班”、刺绣作品展览以及舞台展示,给刺绣能手们提供了学习交流机会和平台,也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由此,不但技艺得以传承,还促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刺绣不但有了新生代传承人,产品销售渠道也通过电商平台得以拓宽,利用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模式缓解刺绣行业依靠口碑传播的短板,真正实现了传统产业通过网络传播的目的。刺绣技艺传承人唐丽珍看见如此境况感到十分安慰,“刺绣传到我这一代是第五代了,我们也是赶上了好时候。我自己会画、会绣,还有好多人来找我画了拿去绣。只是我们当地人更偏爱传统图案,要走向更大的市场,还需要继续开拓创新。”

正是如此,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作品本身,更在于作品所承载的人文记忆,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承旧与革新并不违和,积极迎合新的审美偏好,与时下新产品开发相融合,应该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也是唐丽珍们现在在思考的。非遗技艺,只有融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不会被历史所遗忘,也才能让人们将这携带着乡愁的文化长留心中。

(作者:许康衡 )

许康衡

研究员

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