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社融、M1增速回升 央行“组合拳”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边万莉 北京报道
2021-12-10 05:00

11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5821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是今年4月以来新高,同时与上月一样保持同比多增。

12月9日,央行发布2021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3%,相比上月微微回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今年2月以来的连降趋势。与此同时,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1%,较上一月回升0.1个百分点,实现触底回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整体上看,11月金融数据显示,本轮宽信用进程启动较缓,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为明显,后者突出体现在企业中长期贷款低迷、表外票据融资收缩、M1增速持续处于低位等方面。这意味着12月央行全面降准有很强的针对性,表明监管层对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给予了充分重视。

往前看,伴随宏观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微调,特别是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12月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同步加快,后续“宽信用”进程将从政府融资发力转向企业和政府融资双轮驱动。这将是稳住明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同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

企业信贷增长偏弱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60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方面,短期贷款新增1517亿元,同比少增9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21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是今年4月以来新高,同时与上月一样保持同比多增。

王青指出,“10月以来,房地产相关信贷边际向暖的消息频出,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方面,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调,以及部分银行房贷额度有所松动、放款速度加快,对居民房贷的提振作用得到立竿见影的体现。”

企(事)业单位贷款方面,11月增加5679亿元,同比少增2133亿元。具体到各个细项,中长期贷款新增3417亿元,同比少增2470亿元;短期贷款新增410亿元,同比少增324亿元;票据融资新增规模回升至1605亿元,同比多增80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64亿元。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信贷总量少增的同时,结构也不够理想。企业部门贷款少增的同时,票据融资仍在冲量,体现了企业融资需求偏弱。

据Wind数据,企(事)业单位贷款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已持续了5个月。王青认为,这受到信贷供需两方面因素制约。从供给角度看,尽管下半年以来监管层频频释放“宽信用”信号,包括7月全面降准落地、9月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等,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有所改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的情况下,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信贷投放较为谨慎,制约了信贷总量的扩张,这也反映于下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存在明显的票据冲量特征。

从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来看,央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12月6日,央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全面降准,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12月7日,央行再次向“三农”、小微企业发放优惠政策,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25个百分点。

温彬表示,“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和逐渐发挥效果,将有利于促进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和贷款结构优化,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社融触底回升

初步统计,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较上一月回升0.1个百分点。王青指出,“这是今年3月以来社融存量增速首度实现回升,但仍处有该项数据记录(2003年末)以来的很低水平。”

2021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6204亿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社融同比多增主要受企业债券与专项债发行放量,抵消了信贷放缓影响;但本月新增信贷放缓超预期拖累社融整体表现。

具体来看,社融增长的主要贡献项有委托贷款、企业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净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其中,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6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104亿元,同比多326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158亿元,同比多41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94亿元,同比多523亿元。

温彬分析,政府债券新增规模创年内新高,主要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尽量要在今年11月前发行完毕,发行节奏有所加快。同时,直接融资多增较多,原因是去年同期受个别企业债券违约影响,直接融资新增规模偏少。此外,表外融资减少2538亿元,同比多减495亿元。但结构有所变化,信托贷款保持持续压降态势,本月减少2190亿元,同比多减803亿元。

“由于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后置,往年通常四季度就已收官的新增专项债发行在今年11月仍然放量,带动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4158亿,几乎与社融同比多增规模持平。”王青表示,整体看,如剔除因发行节奏后置而同比大幅多增的政府债券融资,11月社融同比仅小幅多增587亿,这一多增规模将难以提振社融存量增速反弹,这意味着本轮“宽信用”进程启动较缓。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发布金融统计数据当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温彬解读说,“这相当于是在外汇市场上收紧了美元的流动性,从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

12月8日,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盘中一度创下2018年5月以来最高值6.3456,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盘中也创下2018年6月以来最高值6.3389。疫情发生以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走势出现背离。例如,11月美元指数由94.1上升至96.9,走势强劲。在此情况之下,人民币汇率仍然有小幅升值,从11月初的6.4升0.3%至11月末的6.37。

温彬表示,“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单边升值容易对我们的经济带来影响。尤其是中小型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汇兑损失。”近年来,外汇局多次提醒企业要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要立足主业,理性地对待汇率的涨跌,要非常审慎的安排自己资产、负债的币种和期限,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套保策略。

(作者:边万莉 编辑:包芳鸣)

边万莉

记者

关注央行、银行、金融科技等领域,欢迎爆料。微信:bwl1528790429(添加请备注单位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