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解码大湾区 2021-12-12 17:32

12月12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与金融制度型开放”在广州举办,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发表主旨演讲,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王信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大湾区科研实力强、创新活动较为活跃。在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大湾区拥有10所世界500强高校,领先京津冀的8所、长三角的8所。大湾区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个。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活动活跃,2019年发明专利数量分别是东京湾区的2.38倍、旧金山湾区的5.72倍、纽约湾区的8.16倍。广东省科技研发经费支出连续10年较快增长,2020年占GDP比重达3.1%。

企业在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能力强。部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探索深度合作模式,提高了研究效率与应用价值。如,微众银行与深圳大学联合成立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成为大湾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重镇。2020年,广东省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各项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为86%,华为、腾讯、中兴通讯、比亚迪、顺丰、招商、平安等综合性企业集团自身拥有较强研究团队,较好地支持了自主创新的研究应用。大湾区孵化器平台数量全国最多,在孵企业数量、从业人数、获得风投金额,均位居全国首位。

大湾区综合金融实力较强,科技与金融可相互促进。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备,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等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发展迅速。2020年,大湾区金融业增加值14079.2亿元,占GDP比重为11.9%,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约66万亿元(含香港、澳门),占全国的15.7%(含香港、澳门)。大湾区PE/VC发展迅速,例如,截至2021年9月末,深圳私募股权基金规模、私募和创投基金管理人数量、已备案股权和创投基金产品数量全国占比分别为12.3%、15.55%和19.7%。

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具有先行优势。如,银行通过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打造普惠金融信贷产品;证券公司综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劳动密集型工作交由数字员工完成,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科学投顾系统,更好了解客户、优选投资标的;保险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对保险对象的精准营销、保险方案的智能化制定,提高线上索赔效率。金融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智能风控平台,持续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提升风险技防能力。如,通过无监督算法进行客户异常行为监测,发现赌博、洗钱等行为并进行管控。

王信表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找准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建议金融科技着眼于“四个服务”。

       服务民生。金融支持大湾区协调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生金融优先,为此在跨境支付、异地见证开户和通过“深港通”促进个人跨境投资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下一步,可充分借助金融科技优势,在跨境支付、个人征信、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积极作为。

       服务普惠。大湾区经济活跃,小微企业众多,民营经济发达,金融科技赋能小微金融、普惠金融服务则无旁贷。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数据协同、政府信用平台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隐私计算等现代科技在小微企业“信用画像”中的应用,积极构建小微企业专属征信服务创新体系,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智能化、便利化。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场景融合,推动小微企业生产、订单合同、物流运输等数据全面线上化,通过场景对接、产融结合等方式,探索基于“数字化+场景化+小微金融”服务新模式,提升数字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水平。强化小微金融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加强现代科技组合使用及其对小微金融服务赋能,推动小微信贷的风控建模与反欺诈系统部署创新,进一步增强小微金融风险防控能力。

       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有着坚实基础,不少方面居领先地位。广州是国家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碳排放权交易累计成交规模,在全国7个区域碳交易市场中位居第一位;制定并发布全国首个绿色供应链融资标准,并推动在汽车行业率先落地实施。深圳今年开始实施国内首部绿色金融专门法规,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永久落户深圳;香港是国际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发行交易的重要场所,截至2020年末,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50多亿美元。下一步,在碳核算、企业和金融机构气候环境信息披露、绿色投融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等方面,均可广泛运用金融科技。例如,香港金管局与BIS合作,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试点发行绿色政府债,便利居民小额投资政府债,值得借鉴。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加强绿色项目信息采取、披露和资金的穿透管理,降低“洗绿”“漂绿”风险;同时,进行环境风险信息的在线采集和实时分析,及时、自动地进行风险预警和处置。

       服务人民币国际化。广东与港澳人员、经贸联系紧密,香港是最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澳门在促进人民币在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葡语国家的计价使用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外汇局正在大湾区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已上线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未来金融科技在促进人民币跨境支付、人民币投融资等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王信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机制。大湾区有若干个核心城市,距离较近,各有突出特点。应制定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核心城市在其中的发展定位,加快形成大湾区金融科技良性竞争、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高、深圳市场主体科技创新活跃、广州科研院所实力强的优势,加强大湾区金融科技资源整合,强化核心城市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网络协同效应。

       大力推动大湾区金融科技标准互认和趋同,加强监管协调。进一步深化广东与港澳金融信息交流与金融监管合作、协调,将金融科技纳入粤港澳常态化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粤港澳金融科技标准合作。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监管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相关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联网对接。

       注重监管科技的应用和提升,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大湾区经济金融总量大,广东与港澳跨境人员、商品、资金往来频繁,金融风险防范意义重大,需要充分借助监管科技的力量。一是拓展地方金融风险智能化监测防控平台,加强和规范对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行为的监测监管,规范平台企业数据采集和利用行为,其金融业务的算法应向监管部门公开。二是完善外汇微观监管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例如,金融机构可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电子业务单证查验系统,借助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监测效率。三是加强反洗钱监管。利用金融科技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优化反洗钱合规流程,对客户身份信息是实现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