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锋:银保监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

解码大湾区 2021-12-12 19:21

12月12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与金融制度型开放”在广州举办,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何国锋表示,中国银保监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目前在设立原则、组织形式和设计步骤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初步方案。同时,中国银保监会鼓励粤港澳三地统一绿色金融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转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何国锋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自2017年以来,大湾区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已基本形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通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融。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基础上成,具有得天独厚的金融发展禀赋。推动大湾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国际金融枢纽,有利于大湾区在金融一盘棋中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何国锋表示,银保监会在推进大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强化组织机制加强。在总会层面成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小组,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以及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为抓手,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域小组的沟通联系。共同推动金融创新开放政策落地见效,依法合规引导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业务合作和创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在总框架下,会同港澳金融监管部门健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协同防范重大风险。

引导金融机构聚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外金融机构不断落户大湾区,已经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在广东辖内,已经有38家外资银行设立了130+营业性机构,实现了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在深圳辖内,有34家外资银行设立了38家营业性机构,同时有21家境外保险公司设立了6家法人机构,和22家其他营业机构。

推动金融互联互通,维护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跨境理财通、债券同南向开放顺利开通,丰富跨境资金流动渠道,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支持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目前在设立原则、组织形式和设立步骤方面都形成了初步方案。同时我们鼓励粤港澳三地统一绿色金融标准,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转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广东深化银行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自贸试验区简政放权事项推广到大湾区的所有地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大幅度压缩备案时间,切实提高监管审批的效率。同时我们支持深圳两区建设,将深圳列为全国首批养老理财和首批跨境理财通的试点城市,鼓励深圳加快发展绿色保险,积极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我们始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背靠内地超大规模市场,拥抱海外全球,潜力巨大、前景美好。

何国锋表示,银保监会将继续莞城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大湾区建设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金融双向开放。按照内外一致原则,鼓励粤港澳三地银行保险机构依法互设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边界。支持港澳财富管理、不良资产处置、养老健康保险等专业机构进入内地市场。鼓励内地金融机构借鉴港澳的良好经验,提升经营水平。推进跨境车险,实现等效相认。扩大跨境机动车向港澳保险公司投保的责任范围。

持续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优势互补,深化跨境金融合作,有序推动大湾区内不良资产、保险资产等金融资产交易,丰富投资产品和投资渠道。坚持维护数据安全和促进数据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推动金融数据依法合规流通,增进大湾区金融人才交流,加快培养国际化、专业化金融人才队伍。

持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助力大湾区发挥创新驱动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和海洋金融领域积极创新,建设区域性的科技创新走廊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大湾区加强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金融服务降本增效、提质扩面。支持香港、广州和澳门结合各自特点,分别打造相关绿色金融中心、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绿色金融平台。

持续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为大湾区金融业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监管环境,加强金融风险跨境跨市场传染的跟踪监测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加强政策储备,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合理防范重大风险的冲击。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科技+监管战略,不断提升监管科技水平。

何国锋表示,银保监会间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动改革开放进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