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松:发挥证券业服务传导作用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解码大湾区 2021-12-12 17:32

12月12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与金融制度型开放”在广州举办,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

湾区凭借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包容开放的经济结构,成为资本、科技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中枢,资本市场在其间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在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论坛上,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安青松就“发挥证券业服务传导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表演讲。

安青松表示,践行传导新发展理念是证券行业的重要使命。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有机统一的发展。证券行业机构作为连接投融资活动的核心中介,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传导作用。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证券行业机构通过价值发现、改制辅导、保荐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服务,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和科创企业自立自强。注册制改革以来,证券公司服务331家“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实现IPO融资超4000亿元;服务226家“三创四新”企业登陆创业板,实现IPO融资超1748亿元,培育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同时,证券公司承销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85只,服务创新创业型企业融资近400亿元,为科技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注入“源头活水”。

支持协调平衡发展。证券行业机构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区域经济、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协调发展,助力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近年来证券公司服务7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发行股票融资超2600亿元。截至目前,证券公司服务2752家民营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量占比达61.88%,为壮大民营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证券公司创新金融工具,助力民营企业纾困,截至2021年6月末,证券公司管理的支民资管计划及其子计划累计投出超1000亿元,切实纾解了民营企业及其股东的流动性困难。证券公司承销发行扶贫公司债和乡村振兴债(含ABS)超600亿元,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证券行业机构积极践行ESG投资原则,对标对表新的发展理念,赋予ESG中国内涵和中国特色,推动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ESG在中国的生动实践,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服务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环保类公用事业及新能源类电气设备行业中,共有440家公司已在A股市场完成IPO上市融资,首发募集资金3446.24亿元。近年来,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证券公司承销发行235只产品,服务企业融资超3000亿元。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证券行业机构发挥内引外联的中介作用,促进构建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和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截至2021年2月末,证券公司跨境资本业务规模超3000亿元;2020年度证券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业已超过20%。在“走出去”方面,目前已有34家证券公司获准在境外设立子公司,15家证券公司实现H股上市。“引进来”方面,目前我国共有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17家,其中,外资控股证券公司9家,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服务共享、全面发展。截至2021年10月底,证券公司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规模13万亿元。证券公司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截至2020年末,102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307个国家级贫困县,积极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助力结对帮扶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在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证券公司累计公益性支出达27.6亿元;近期,52家证券公司发起“证券行业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动”,巩固“一司一县”结对帮扶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安青松表示,积极传导新发展理念服务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具有先行示范作用。从经济水平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并且已经跻身国际顶尖湾区之列。从产业结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整体处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阶段,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港澳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从科技创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科技产出成果丰硕,发明专利数量、国际PCT专利数量保持领先地位。从金融实力来看,湾区内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金融业较为发达,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重要的金融枢纽。粤港澳大湾区虽然诸多突出优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同质化且附加价值偏低、核心技术创新有短板、城市协同水平不高等问题。证券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业的稳步发展可以提升金融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进而改善实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金融生态和金融禀赋,促进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按照“十四五”规划,完善金融支持创新新体系、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机制、打造支持绿色发展新金融,是新发展阶段金融工作的新三大任务,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方位,证券行业对标新任务、新方位,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服务传导作用:

推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新体系。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丰富,资本市场发达,融资环境便利,证券行业机构应当抓住当前深交所深化注册制改革的时机,抓住港交所不断提升上市制度包容性的先机,抓住中概股回归未来已来的大趋势,发挥投资银行的专业优势和中介作用,畅通境内外资本与科技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大湾区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三创四新”企业在大湾区聚集发展的“虹吸效应”;通过“投资+投行+投研”,打造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三创四新”企业提供价值发现、风险管理服务,推动大湾区丰硕的科研产出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引领大湾区产业升级转型、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大湾区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促进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机制。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天职和宗旨,投资银行的业务本质就是提供直接、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证券行业机构在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新机制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总部在广东省的29家证券公司,占到全行业的比重近1/3,既有涵盖全业务条线的头部券商,也有特色化的中小券商。一方面,头部券商要积极创新发展跨境业务,畅通粤港澳大湾区资本、科技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不断增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配置资源能力。另一方面,中小券商要走精品化专业化道路,要结合大湾区产业、金融的特点,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多下功夫,放大属地化经验、资源优势,充分开发沪港通、深港通业务潜力,提高财富管理业务能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打造精品投资银行,凝心聚力服务好大湾区成群聚集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外,建议广东省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争取粤港澳证券人才从业资质互认的政策,为大湾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打造支持绿色发展新金融。在四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机制,为此,粤港澳三地都在不断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新成立的广州期货交易所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形成了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加之,大湾区聚集了成群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高,金融禀赋较强,在发展数字+绿色+金融模式上大有可为,为大湾区打造绿色发展新金融创造了有利条件。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应当加强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金融信息统计平台,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提供绿色认证及辅导服务,优化证券业直接对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进行投融资服务的渠道,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