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陕西发布“促生育25条”,11月全国地产贷款再增两千亿
【重点关注】前不久,《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一代户”比重达到49.5%,老龄化趋势超过预期,全国从上到下都相继出台政策提振生育率。
今天,陕西也印发了《陕西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从六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任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确提出“多子女家庭改善、置换房屋,按刚需家庭对待”。
对比目前西安市的刚需家庭标准,意味着多子女家庭置换房屋时不用受住房转让记录的年限要求,还能享受摇号政策中50%比例的房源优先保障刚需家庭的红利。
之前,受刚需政策规定,不少想改善住房的购房者中签难度较大,如今新规推出,在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便利的同时,能否刺激其他家庭的生育意愿,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投放继续增长。2021年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份多增532亿元。从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11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100多亿元,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
除此之外,南财全媒区域(西安)团队还从每日海量资讯中择选要点,部分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希望可以为你节约宝贵时间。
【动向】
国家发改委:2022年发展改革工作要重点把握六个方面
记者13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近日召开,研究部署2022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明年在有效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的同时,还将重点做好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工作。
根据会议,明年发展改革工作要重点把握六个方面。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循环上下更大功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通各种“卡点”“堵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是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精准支持,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四是更加注重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活力,深度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工作预案。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两部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 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聚焦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领域“1+N”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
两部门: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尽快启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工程和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发挥国家和地方重大外资项目专班作用,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
国家发改委: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持续密切监测大宗原材料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大力增加大宗原材料市场有效供给,灵活运用国家储备开展市场调节。
证监会:确保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昨日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会议强调确保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加快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稳妥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对“伪私募”、“伪金交所”等风险深入开展整治;引导资金加大对科创、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条款
记者12月14日获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开发完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并于今日印发给各保险公司。据悉,按照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费率切换时间,所有新保和续保的新能源汽车,但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特种车,统一适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试行)》承保,不再适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非新能源汽车不能适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试行)》承保。
【本地】
《陕西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多子女家庭置换房屋按刚需家庭对待
《陕西省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方案》从扎实稳妥实施三孩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积极生育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加强政策调整有序衔接、强化组织实施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任务,部署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提出了系列优化组合配套政策。
《实施方案》强调要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体系,补齐生育服务短板。提出了托育服务的发展目标,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各地重大民生工程,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托位达到4.6个。细化分解了支持生育配套措施,提出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对生育三孩女职工在原产假基础上可再给予一定的奖励假期,并增加其配偶护理假,实行0— 3岁父母育儿假制度。加大税收、住房等生育支持政策力度。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对普惠性托育机构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对多个未成年子女家庭在租房、购房方面给予帮助和倾斜。研究制定差异化租赁优惠政策,多子女家庭改善、置换房屋,按刚需家庭对待。
《实施方案》体现了生育政策的包容性,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强调了要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双女户,按照当前有关规定享受各项奖励扶助和优惠政策。要求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坚持和完善人口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学设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考核指标。
《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到2025年陕西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为加快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政府制定《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陕西省将着力构建“6+5+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即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支柱产业,做优做特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做精做实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光子、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
陕西将重点打造“一核两带三区”制造业空间格局,“一核”即大西安地区;“两带”即沿陇海铁路先进制造产业带和沿包海铁路绿色能源产业带;“三区”为陕北绿色石化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关中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陕南绿色循环高端制造发展区。
《规划》提出,到2025年,陕西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
《西安市建设“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印发,到2022年西安市快递业务量将突破9亿件
记者13日从西安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建设“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到2022年西安市快递业务量将突破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年增长率不低于15%。
到2022年,西安市全国总部型企业及区域型总部企业数量超过10家,业务收入过亿级快递企业达到10家,全行业就业岗位超过3万个。快递服务揽收、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行业自动化分拣率超过90%。
西安市将依托西安“两港五园十一中心”骨干物流节点体系,推动邮政快递业集聚发展,打造“两群多节点”行业空间布局体系。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规划建设国际航空快件产业集群,研究出台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吸引跨境电商、快递物流相关服务商入驻空港,推动机场、海关等部门联动,进一步优化国际航空快件通关流程。
11月西安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鲜菜涨幅回落
来自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的数据显示,11月,西安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6%,鲜菜价格上涨5.3%,涨幅较上月回落17.1个百分点。飞机票价格下降23.7%;在外住宿价格下降12%,其中宾馆住宿、其它住宿价格分别下降9.2%、22.4%。
从同比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升两降”,其中,涨幅居首的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6.0%,其次是食品烟酒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3.8%和3.5%;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0.9%和1.9%。
从环比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两升一平五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1.2%;医疗保健类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2%。14类食品价格呈现“11升3降”,涨幅居前三位的是菜及食用菌类、禽肉类、蛋类;下降的三类分别是水产品类、奶类、调味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