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大湾区枢纽型自动驾驶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 广州报道 12月16日,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上,《广州市花都区大湾区枢纽型自动驾驶创新试验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行动方案》指出,到2023年,在花都空铁联运枢纽辐射的12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放自动驾驶示范道路150公里以上,具备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道路43公里以上,实现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功能性车辆等多种类型共1000辆以上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应用,应用示范场景达20种以上;到2025年,自动驾驶的示范范围覆盖到花都全域969平方公里,自动驾驶示范车辆规模和智能化道路建设里程居于全国前列,智慧出行体系初步建立,实现服务好广州人民及全球商客、旅客等枢纽型人群美好出行,促进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发展愿景。
“如果说广州是中国的汽车城,那么花都也是广州的汽车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化的进程,需要经历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再到应用示范,商业化推广不同的阶段。”花都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郑重民在大会上表示,“我们以空铁联运枢纽自动驾驶的示范为牵引,打造大湾区智慧出行体系下的自动驾驶之都。在总体要求上,《行动方案》以枢纽型自动驾驶示范应用作为突出特色,着重考虑完善自动驾驶基础设施体系,并搭建赋能型的自动驾驶公共平台,以及推动不同区域的协同联动。”
《行动方案》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一是打造N个具有枢纽型交通场景特色的全球领先应用示范标杆;二是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的车城数据中台、虚拟仿真测试平台、信息安全漏洞协作平台,高水平地建设中国南方智能网联的测试场;三是要覆盖涵盖车、路、云等智能化要素,构建一揽子创新包容的政策管理体系;四是要全面形成面向空铁融合的“汽车+科技+生态+旅游+会展+X”的新型产业链,牵引带动汽车+新产业集聚的产值,预计在2025年要达到2500亿元以上。
郑重民强调,“打造应用示范标杆、建设赋能的城市公共平台环境、构建自动驾驶新业态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以及标准法规先行先试,推动管理政策创新,是我们的四项重点任务。”
此外,《行动方案》也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健全组织保障(加强统筹领导、创新管理模式、成立专家智库、推动运营实体等)、加大资金支持(统筹各类财政资金、面向企业及重点项目的落户及引进提供资助)、营造发展环境(标准法规环境保障、创新和产业集群空间环境、文化理念认同的发展环境)、夯实产业支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合作交流等进一步夯实花都区汽车产业的支撑平台。
据了解,汽车产业是花都第一大支柱产业,是广州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战略的重要支撑。花都汽车城作为华南地区集群规模最大、零部件配套能力最强的国际汽车产业基地,目前拥有31家一级汽车配套商、268家产业链配套企业。2020年花都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为1860亿元,占广州市的汽车工业总产值的31%,产销120万辆,是广州市首个产值超千亿的汽车产业基地。
目前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已成为以智能汽车为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引进东风日产、东风启辰、滴滴自动驾驶、T3出行华南总部、禾多科技总部、采埃孚华南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200亩动力电池项目、占地2000亩新能源汽车工厂以及占地2300亩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项目。
(作者:宋豆豆 编辑:张若思)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