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住宿业的挑战:行业驱动力在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唯珂,文若楠 上海报道
2021-12-18 05:00

在去年疫情集中暴发的冲击下,国内酒店行业供给侧已然迎来了一次变革,部分单体酒店出清、市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靠拢,国内酒店行业进入了各大品牌阵营“大比武”时代。2021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内住宿业继续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对于酒店集团而言,来自供给侧的变革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酒店行业的投资新风口在哪里?

12月14日,在数字化智库型财经媒体领跑者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住宿业高峰论坛(2021)中,专门设置了围绕“寻找住宿业新动能”的圆桌讨论,汇聚了来自酒店业龙头企业的各路嘉宾,共同探讨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酒店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之道。

圆桌对话汇聚酒店业各路嘉宾,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酒店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之道。资料图片

挑战和机遇并存

出租率是衡量客情和营业状况的基本数据,出租率越高,说明客情越好。

“从数据来看,今年内,5月21日在广东,7月20日在南京,9月12日在厦门,10月17日在内蒙古,这几个时间节点的出租率都接近2019年的水平,甚至还微微突破了。但是在这几个时间节点以后,不管是5月21日后的广东还是7月20日后的南京,出租率均出现大幅下滑。”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周涛表示。

“按照常规逻辑,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出租率会往上走,客房单价往上走,但是在现行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报复性的消费反弹似乎并没有出现。”周涛表示。

究其原因,永乐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朱小刚认为,“酒店行业在过去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毋庸讳言相当多的基础上是受到了来自地产的推进,目前在大的整体环境下,行业整体的发展事实上已经到了一个重新思考和战略调整期。无论地缘因素、疫情因素,还是疫情的零容忍政策影响,的确会导致差旅和旅行的紧缩,随着疫情的好转又会有所反弹,但是否会达到或者超过2019年的情况,这个判断缺乏有力的依据。”

“不过越是现在这个情况,越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力,如果企业是实力企业或者潜力企业,这是最好的时机展现。在目前的局面下,对于各行各业来讲,意味着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全新变化的开启,而非结束。”朱小刚继续补充道。

酒店投资思维之变

尽管疫情严重冲击旅游业,但是今年酒店行业的投资交易量却接近2019年的数字,对市场来说,这是一份新的希望。

根据仲量联行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亚太区酒店投资交易总计63.4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酒店和服务式公寓交易额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领跑亚太市场,首次超过了传统第一名日本。

且仲量联行预计,2021年亚太区酒店投资市场全年成交额大概率将突破70亿美元大关,实现同比增长15%,这一稳健增长态势将延续至明年,2022年亚太区酒店投资市场有望实现至少90亿美元的交易。那么在此背景下,业主的投资逻辑是否产生新的转变?

“以前酒店是房地产的附属品,但现在每个酒店项目必须有5%以上的回报率世茂才会去投资。2017年开始,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市场分析,测算覆盖成本情况下还要保证10%的利润率才会考虑拿地做项目,今年则要求世茂喜达酒店管理公司板块现金流自平衡。而上海世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20多家酒店,产生的利润要够建设未来十几家新开的酒店。”上海世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世茂喜达酒店集团总裁唐鸣表示。

“目前世茂将酒店项目分成三类,位置好,开业后马上有回报,生意好的酒店项目会加快速度开业。对于中规中矩,可能开36-48个月以后才有投资回报的则正常开,而开业后无法支撑的项目则缓建甚至停建,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如此分类处理,能保证进入市场的酒店都有存在价值,运营可以保证,酒店整个板块的利润率也会越来越高。”唐鸣补充道。

未来除了品牌管理以外,唐鸣还表示业主更看重管理公司的沟通。以前国际集团公司相对比较强势,如今双方关系更平等些,跟业主沟通越好,有更多的共识,拥有双赢思维的酒店管理公司,相对来说被选择的机会更大一点。

新消费群体下的品牌建设

从如今的国内市场来看,酒店行业品牌云集,外资与民族品牌争相斗艳。如何在纷繁的酒店品牌中甄选到适合的,成为业主考虑的重要问题。

今年9月份,中国绿色发展投资集团分别与凯德地产中国、雅诗阁中国、奥克伍德、万豪集团、洲际集团、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等国际集团进行战略签约仪式,可谓动作频频。

鲁能泰山度假俱乐部副总经理兼华东区域酒店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姜勃对此回应称,“集团更多关注的是项目的契合,或者与集团气质相匹配的公司,建立共通的双方相互制约的机制,最终实现双赢,在选择管理公司过程中,酒店的软件、硬件建设也是考虑的重点因素。”

对此,融创文旅集团副总裁张烨也提出了看法,“在软硬件建设上,如果是非常好的科学业态的规划,投资回报可能会大大提高。比如酒店的餐厅利用率很低,但是如果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商场里面,餐厅可以租出去,相应的投资回报就会变得可观,包括会议室的空间、亲子设施等均可以共享。”

张烨继续解释道,新的策略源自消费群体的变化,原来的客人是60后、70后,现在更多的是80后、90后,甚至一部分00后,消费者变了,需求自然也会变,企业相应的也要发起变革,不然可能会被消费者作为一个备选方案。

钓鱼台美高梅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刘亚宁也就消费群体提出了看法,“当下新兴的群体迅速崛起,呈现出全新的旅游方式,形成新的需求。然而,与这些新需求背道而驰的,恰恰是目前酒店业的痛点,中国酒店已经出现了多店一面,百店一面,千店一面的情况,只有标准,缺乏特色。实际上,酒店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在未来,在酒店的文化属性上着力也将成为一个趋势。”

(作者:唐唯珂,文若楠 编辑:李清宇)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