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结构性调整机遇 住宿业需持续破圈
在中国住宿业,十年前便开始出现一种观点:酒店是目的地在新场景环境中成长为增长消费、展示活力的新抓手。彼时,“酒店+”的概念已然出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住宿业正不断向万亿市场规模迈进。然而,疫情的出现造成了住宿业总体规模的下降。据《2021中国住宿产业发展及消费趋势报告》(下称《报告》)分析,2020年初至2021年初的一年内,全国住宿设施(含酒店及其他住宿业)的总规模由约60.81万个减少至44.72万个,同比减少26.5%。其中,酒店由33.80万个减少至27.92万个,同比减少17.4%;其他住宿业由27.01万个减少至16.80万个,同比减少37.8%。
然而,在疫情期间,随着本地化休闲消费强势崛起,以本地、周边客源为主的“住宿+X”系列新业态逆势增长,为住宿业发展和复苏注入了新动力。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建农在21世纪住宿业高峰论坛(2021)上指出,在住宿业领域,随着消费层次的多元化,整个市场空间巨大,存在结构性调整机会,并且能与更多有趣、丰富的内容相结合。
超越住宿概念
“复星旅文从一开始介入这个行业,就想做的是中国最急需的度假型酒店。”钱建农在回忆复星旅文布局住宿业的最初选择时,谈到了整个中国住宿业的大环境,“一是结构性调整,中国住宿业,无论是单一业态还是本身业态一定会淘汰不好的产能,这个挑战是长期的;二是消费的复苏,未来消费市场到底会如何复苏,而且复苏过程中消费的趋向到底是什么,这对我们未来住宿业的发展都形成重大的挑战。”
钱建农的思考,恰恰是后疫情时代下中国住宿业正持续面临变革和转型的缩影。在他看来,国内的住宿业是一个万亿市场,经济型、商务型酒店的出现,正不断丰富供给端的品类。但例如度假型品类的供应,依旧供不应求。
作为一家业务布局海内外的跨国旅游集团,复星旅文近些年来不断倡导“FOLIDAY”的生活方式概念。用钱建农本人的话来说,传统的休闲度假只注重场景,就好比智能手机之前的功能机,只注重通话功能,忽视了新时代消费者对手机功能多种多样的潜在需求。而当今消费者对休闲度假的潜在期望是极其丰富的,这种需求不是简单的品质住宿或观赏美景或看一场秀所能概括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总和。
于是,以三亚亚特兰蒂斯、复游城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和以Club Med为主的精致一价全包连锁度假村,成为复星旅文为住宿叠加有趣、丰富和多元内容的案例。
“复星旅文在住宿业领域强调的是度假生态,即住宿只是生态中的一部分。”钱建农介绍,以Club Med为例,其最出名的卖点就是“精致一价全包”——除了住宿之外,其还提供非常多的服务,包括休闲、娱乐、放松、亲子等。
“国内很少会有一个酒店让一个家庭在里面待上超过5天,但Club Med全球平均的入住天数就是5.3天。”钱建农表示,Club Med整体已经超越了住宿的概念,而如今引入中国市场,又衍生出Joyview这个聚焦城市周边度假新市场的子品牌,在疫情之后非常受欢迎。
事实上,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具有旅游目的地属性的住宿产品的追捧,从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的火热中可见一斑。“在去年因为疫情关停三个月的情况下,亚特兰蒂斯项目全年还是实现了12.27亿元的收入,且非房收入占总营业额的比例达到43%。”钱建农表示,今年上半年,亚特兰蒂斯项目已经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52%,“这样一个产品在国内确实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主要原因就是一个跟现有的住宿业不一样的产品。”
打破民宿业的天花板
“从风口到谷底,不过几年。”当谈到民宿业态变化时,乡伴文旅创始人朱胜萱说,作为更细分的乡村民宿,起伏更大。
前述《报告》的一组数据,同样显示出,在疫情之下,以民宿业为代表的企业住宿业规模缩水的幅度更甚于酒店业。但值得肯定的是,作为超越传统住宿功能的民宿业,在后疫情时代下国内住宿业市场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机遇中,其依然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旅游、民宿相关政策的逐步放开,国内民宿业态持续加温,并且呈现理性、成熟的发展趋势。
然而,即便如此,民宿业也面临一定的营收天花板。而打破天花板的关键,同样需要在非客房内容生态上做文章。
朱胜萱表示,由于民宿天然的体量、规模、特征性和非标准,乡伴不断地创新和跨界,做了非常多尝试。
“中国没有特别装配式、特征化的品牌,就做了纯手工和木屋打造品牌,不断地挑战住宿型业态。”朱胜萱介绍,乡伴结合非常多的小品牌,比如说三联出版社和三联书店,“不是让大家来买书,而是把这里当成一个窗口,把这里分享出去,分享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作家、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带回到这里,他们作为分享和链接的第一步。”
在逐步的破圈中,朱胜萱意外发现,住宿不单纯是住宿,是立足于本土自然教育的学校,乡伴把住宿空间和自然教育的学校联合在一起,希望把民宿变成自然教育的学校而不是酒店。
“并不只是给客人提供基础服务,而是传播自然,呼吁大家对自然教育进行保护和认可。 每一个店长经过WWF的培训之后成为生态引导员,并且为此得到一份收获。”他说。
对乡村旅游相关业态来说,好消息在于,成本相对容易控制。朱胜萱透露,乡伴在长三角范围之内做了个为年轻人打造的社区,只花了不到600万元的改造费用,就完成了老仓库的连接和新生。“在疫情期间的去年和前年,这样一个小空间里举行了400场活动。”
朱胜萱认为,“民宿是打开乡村的那扇窗。我希望年轻人回到乡村重新拥抱这个未来的可能性,乡村除了星空也有夜生活,乡村也有非常多的时尚和特征性。我们要不断地往前走,在历史文化上要赋予新的根和文化内容,依然可以在春天里面迎接新生命。”
(作者:曹恩惠 编辑:李清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