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监管突查“先买后付”模式,中国征途“谨慎求稳”

金融科技周刊陈植 2021-12-20 11:31

持续风靡全球的先买后付模式,正遭遇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严厉监管。

上周,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表示,正向Affirm、Afterpay、Klarna、PayPal和Zip等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寻求相关产品风险和收益状况。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此表示,通过先买后付模式,消费者将迅速积累个人债务。与此同时,很多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数据披露,尤其令人担忧。

所谓“先买后付”,主要是指消费者可以先从商家购买商品服务,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分期支付相关款项,且不附加任何利息(但信用卡分期还款则面临较高利息)。如今,先买后付模式吸引众多没有资格申请信用卡、或喜欢分期还款的年轻消费者趋之若鹜。

Equifax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英国使用先买后付服务的消费者增加约260万。截至今年10月,28%的成年人表示使用过先买后付方式进行购物,比去年12月高出5个百分点。

随着先买后付模式日益普及,越来越多西方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担心它正触发年轻人个人债务压力快速螺旋式上升,令个人破产风险激增。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以来,英国消费者通过先买后付模式,令自身未偿债务总额超过47亿欧元。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Rohit Chopra表示,先买后付服务更像是分期付款的“新版本”,消费者可以立即得到产品服务,也会立即获得“个人债务”。目前,相关部门已要求相关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提交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行业状况与风险。

一位熟悉欧美金融监管进展的知情人士透露,除了担心消费者个人债务激增,欧美金融监管部门更担忧一旦众多消费者因债务激增而无法还款,将导致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坏账规模大幅增加,令金融市场或遭遇巨大风险。

“不排除未来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会出台一些措施,比如抬高先买后付服务的客户准入门槛,或对单个用户先买后付授信金额设定限制,以防止个人债务无序增长与行业遭遇潜在巨额坏账风险。”一家美国先买后付服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着手调高先买后付服务的客户准入门槛,以应对未来的严厉监管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先买后付模式也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研究咨询企业PayNXT360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的“先买后付”行业正成为亚太区增长最快的市场,今年有望同比增长51.3%,达到827.8亿美元。

“中国先买后付模式的实际业务规模可能远远低于上述预估值。”一位国内涉足先买后付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总监向记者透露。不同于欧美同行面向所有消费者提供先买后付服务,国内多数金融科技平台主要将先买后付服务作为在线个人消费贷款的一种补充,且主要面向高信用评级的优质个人客户。

此外,中国先买后付模式兴起的原因,与欧美市场也有所不同。相比欧美市场先买后付服务主要解决年轻人“不愿花钱”但想获取商品服务的痛点,中国先买后付服务主要解决某些行业的预付款损失痛点——以往,很多国内用户在美容、健身、医美等机构一次性支付大额预付款,但由于这些机构“跑路”,消费者消费权益就将遭遇不小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先买后付模式能有效帮助消费者规避机构跑路所带来的预付款损失风险。

“按照相关规定,我们已将每个先买后付用户的借款还款记录上传到央行征信部门,作为防范个人债务过度激增的重要风控手段。”这位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总监指出。

先买后付在欧美国家遭遇“监管博弈”

先买后付模式的迅速兴起,主要发生在疫情爆发后。

“疫情初期,当时众多欧美国家消费者一下子收入骤降,又想希望获得商品服务维持以往的生活品质,带动先买后付模式的迅速兴起。”上述美国先买后付服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美国政府向民众发放救济金,也令提供先买后付模式的美国金融科技平台不再担心消费者“不还钱”,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吸引越来越多用户参与先买后付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约36%的欧美国家Z世代消费者使用过先买后付进行购物,相比2019年增长6倍。

“如今,先买后付模式已融入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他们一边通过先买后付模式获取商品服务,一边则将大量资金投向股市赚钱。”这位美国先买后付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近期,欧美国家通胀率快速高企,驱动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先买后付”模式解决物价上涨压力。

Equifax调研发现,20%的18-25岁受访消费者认为“先买后付”模式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经济压力;逾27%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先买后付服务,他们将难以负担圣诞节的消费支出。

但是,随着使用先买后付的用户数量迅猛增加,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正日益关注其中的潜在风险。

“由于涉足先买后付模式的金融科技平台没有披露相关产品规模与用户数量,以及用户的实际负债状况,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根本不知道先买后付模式将造成个人债务多大规模的增加(导致个人收入债务比已突破个人破产警戒线),整个行业面临多大的潜在坏账风险。”前述熟悉欧美金融监管进展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向Affirm、Afterpay、Klarna、PayPal和Zip等先买后付服务商寻求相关产品风险和收益状况的主要原因。

此前,英国相关部门已禁止欧洲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Klarna的部分广告投放。

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甚至指出,约1/6的澳洲用户使用先买后付服务后,出现透支、账单逾期或“以贷养贷”问题,因此ASIC支持将先买后付产品干预权扩展至所有信贷机构。

但是,从严监管遭致欧美国家金融科技平台的反对。

不少涉足先买后付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认为,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上述举措旨在遏制先买后付模式发展,以维护传统信用卡行业的利益格局。

Klarna企业明确表示,相比信用卡分期还款的高利率,先买后付服务一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无息分期付款机会,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利息开支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先买后付模式正导致不少西方国家信用卡规模“缩水”。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去年初疫情爆发的3个月内,受到先买后付服务兴起冲击,澳大利亚近40万个人信用卡账户注销,民众信用卡负债规模则减少数十亿澳元。

多位欧美金融科技平台人士表示,面对越来越多西方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从严监管态度,先买后付模式仍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一是网络支付业态持续崛起,加之更多消费场景与先买后付模式的无缝对接,令越来越多欧美国家年轻消费者喜欢这种全新的购物付款方式,二是越来越多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正提供国际转账交易免费等福利,令西方国家消费者跨境电商购买成本明显降低;三是相比信用卡分期还款的高利率,先买后付的免费分期还款模式正持续降低用户的利息开支。

“由于先买后付服务的主要收入来自商家手续费,约占交易额的3%-6%,主要业务量持续上升,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向商户收取的手续费就越多,就能全面覆盖运营开支创造高利润,且部分低信用评级消费者所支付的滞纳金与账户费,也会带来不菲的行业收入。”他指出。这也是欧美先买后付服务提供商不愿“屈服”从严监管的一大利益考量。

中国征途“小心谨慎”

今年以来,先买后付模式在中国市场悄然快速发展。

多位金融科技平台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将先买后付模式融入在线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范畴,甚至有些金融科技平台已在助贷业务引入先买后付模式。

“相比先买后付模式在欧美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它在中国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一位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一是先买后付模式带有“受托支付”的意味,即金融科技平台将贷款直接付给指定的消费场景,但国内很多借款人仍喜欢先借到钱,再自主支配这笔贷款使用用途;二是部分国内金融科技平台提供一定时间内的免息分期还款,令先买后付模式的免息优势在中国并不明显。

在他看来,当前先买后付模式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服务性行业的机构跑路与预付款损失风险——近年众多健身、美容、教育、医美机构先后跑路,导致不少消费者的大额预付款遭遇“损失”。因此,先买后付模式可以通过消费者先享受产品服务,再由金融科技平台按合同约定逐笔“支付”消费款,有效规避上述风险。

这位国内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表示,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主要有意选择先买后付模式的消费者,也是不希望向医美、健康、美容、教育等行业机构一次性支付大额预付款。

随着先买后付模式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越来越多机构担心中国或重蹈欧美国家正面临的“烦恼”。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阮天悦指出,很多中国用户可能因先买后付服务而出现消费超支状况,若这些消费者还款违约或延迟还款,相关先买后付资金将被列入不良贷款,一旦这类不良贷款过高,也将威胁中国个人信贷市场稳定。

前述国内涉足先买后付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总监向记者指出,不同于欧美国家先买后付模式面向所有年轻消费者,当前众多国内金融科技平台主要在高信用评级客群推介先买后付服务,一方面这类客群对贷款利率比较“敏感”,能发挥先买后付的“免息分期还款”优势;另一方面这类客群有广泛的医美、教育、美容、健身需求,先买后付模式能打消他们对预付款损失与机构跑路的担忧。

他强调说,在设定个人先买后付授信额度方面,多数金融科技机构都会将实际先买后付总额控制在个人授信额度内,且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借款人在其他平台的借款还款状况,避免个人多重负债导致信贷坏账风险出现。

“毕竟,经历过前些年P2P行业个人多重负债所触发的坏账激增风险,目前众多国内金融科技平台对先买后付模式的拓展显得相对谨慎;而且他们还会仔细考察消费场景服务方的可持续运营能力并评估其跑路风险,避免用户在消费体验方面遭遇波折。”他指出。目前,众多金融科技平台正借鉴助贷业务做法,将先买后付用户借款还款记录上传到央行征信部门,作为防范个人债务过度激增的重要风控手段。

(作者:陈植 编辑:曾芳)

陈植

高级记者

长期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私募股权,外汇期货,金融科技与产融结合。邮箱:chenzhi@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