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理财通观点|做好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

南财理财通卜振兴 2021-12-22 17:38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结构性的调控。通过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精准调控,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不仅要确定清晰的政策目标、创新政策工具,还需要把握...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构性。与总量性货币政策不同,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加强调政策调控的精准性,主要通过定向对某些特定区域和领域进行货币投放,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出现是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变化而产生的。随着外汇占款逐渐降低,央行开始通过OMO、MLF、SLF等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并且在2014年前后逐步推出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济发展的结构都在经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渐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由解决全面短缺的问题向解决结构性问题转变,也需要有配套的结构性政策协同调控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货币政策强调逆周期调节,是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实现政策调控目标的。但是随着经济结构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产业之间资金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解决现有的结构性问题,能够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为经济转型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首先要确立差异化的政策目标。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低碳环保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就业者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保住小微企业就是保住民生底线,就是保住社会稳定。保住创新企业就是保住增长潜力、就是保住长远发展。保住低碳环保企业就是保住青山绿水,就是保住千秋万代。

其次,要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18年以来,我国每年都会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并且主要是以结构性政策为主。例如,2018年推出的普惠定向降准, 2019年推出的TMLF,2020年推出的直达实体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2021年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央行要根据政策安排加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落实,同时也要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变化,及时创设、调整和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

最后,要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总量性货币政策的有效补充,要与总量性政策相互配合,保持必要的力度,过度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会扭曲市场化定价的机制和逻辑,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要坚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以合规为准绳,加强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实现促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本文作者系南财理财通特邀专家:卜振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级经济师 中邮理财投资经理)

(作者:卜振兴 编辑:薛茹云,汤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