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将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21低碳王晨 2021-12-24 22:25

《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在试点地方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晨 北京报道 生态环境部会同其他八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12月24日发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在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方案》要求,指导试点地方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方案》明确,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要坚持“中央统筹、地方为主;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定期评估、总结推广”的工作原则,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和模式。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其支持范围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

这其中“减缓”部分包括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等内容。“适应”部分则主要包括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和生态系统、海洋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能力等。

为此,将由生态环境部牵头指导试点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此外,《方案》对试点地区提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对入库项目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的要求。

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还将按分工指导试点地方强化企业碳排放核算的监督与管理,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

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确保全国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对于碳数据真实性和准确度一直是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的工作内容。今年首例碳排放信息披露造假的违法案件被查处后,也暴露了一定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方面的问题。此前,生态环境部曾发文要求各省市开展数据质量自查工作,重点核实燃料消耗量、燃煤热值、元素碳含量等实测参数在采样、制样、送样、化验检测、核算等环节的规范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供电量、供热量、供热比等相关参数的真实性、准确性,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排放报告与现场实际情况的一致性,有关原始材料、煤样等保存时限是否合规等。此外,要求通过多源数据比对,识别异常数据并进一步核验确认。

未来,如果不断推进碳金融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发展,或将对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需要更多职能部门加入其中,并且疏通整合政策体系。根据《方案》,指导试点地方要强化政策协同,有效识别阻碍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市场障碍,推动形成地方政策与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间的系统性响应。

试点将在国家级新区和地级市开展试点,目的是为了鼓励国家级新区与省会城市融合发展。各地区可自主申报,并需要编制《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和《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实施方案》,被批准后,生态环境部将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试点地方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

(作者:王晨 编辑:杜弘禹)

王晨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