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王国文:疫情常态化挑战下 企业应加强供应链韧性能力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婷菊 深圳报道
2021-12-25 20:25

在疫情常态化带来的挑战下,企业应加强供应链韧性能力建设,强化国际物流能力以及加快颠覆性技术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婷菊深圳报道 12月23日下午,由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主办的2021年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表彰大会在深圳举行。全球物流成本在今年出现了什么变化?在遭遇供应链危机时,企业该如何提升供应链韧性?讨论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2021年全国(深圳)优秀外商投资企业表彰大会主题论坛现场。李婷菊/摄影)

全球供应链仍面临挑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作了主题为“疫情常态化对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的挑战与对策分析”的分享。他指出,在疫情常态化带来的挑战下,企业应加强供应链韧性能力建设,强化国际物流能力以及加快颠覆性技术应用。

王国文认为,我们还远没有进入后疫情时代。从美国等国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曲线上可以看出,全球疫情仍为上升的趋势。而疫情也给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供应链管理会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全球经济在疫情下面临很大挑战和不确定性,从近期的中国经济宏观数据来看,经济增长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外贸进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王国文看来,这说明中国的产业经济保持了很大的韧性。

(世界各地海运运费价格变化。图表来源于受访者报告)

伴随着宏观经济受到疫情的压力,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也受到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海运运费暴涨、一箱难求的情况已经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冲击。但王国文关注到,波罗的海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021年9月达到峰值后,目前开始出现了回落的迹象。中国到北美航线的航运价格,从2021年10月起开始往下走,从约18000美元下降到14000美元左右。而从亚洲到地中海和到欧洲的航线来看,航线运价已经出现了回暖迹象,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其仍然处在非常高的位置。

供应链受到的挑战除了价格外,还体现在交付时间的拉长。王国文表示,此前,从中国到北美的海运货物交付时间是40天左右,最快可以21天左右。但目前普遍都会拉长至70多天。“当供应链的周期拉长,意味着我们所有人口袋里的资金变得越来越紧张了。”王国文指出,供应链周期的加长是对现金循环的非常大的考验。

(全球运力供给与国际贸易需求。图表来源于受访者报告)

他指出,供应链运力的恢复相对于国际贸易订单增长是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比如新集装箱船从下订单到交付至少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

供应链韧性建设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

在王国文看来,供应链挑战对企业最大的影响在疫情初期和现在有一定的不同。而实践证明只有当供应链的韧性经受住了检验,才会不断裂。

疫情初期,大家更关注的是供应链单一要素的缺失导致的供应链断裂,例如生产汽车的芯片。而现在,王国文认为,企业需要对供应链的运行规则做一些调整。“以前我们要的是JIT(just in time),零库存。现在,我们要积累库存,要用库存缓冲来应对贸易摩擦和疫情所带来的风险,保证供应链不断裂。”

预防风险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王国文建议企业,检查自己的公司有没有建立一套供应链预警机制,能够在仅仅依靠剩余库存、生产之前解决供应链问题。“如果你到了只能用库存的零部件去组织生产的时候,那就离多米诺骨牌期不远了,意味着供应链完全断裂期的临近。”王国文说。

“希望企业的生产和交付周期是一个平缓的过程,假如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了产能和交付,希望这种冲击是有限的,供应链是不断裂的。”因此,这对企业提出了要求,重新考虑自己的抗打击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是否已经建立起来。

他建议企业用好两个杠杆。其一是风险预警能力,即提前发现风险,并评估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有多大。其二是利用专业的管理规则,了解自己能以多快的时间和速度实现灾后恢复。

王国文在研究中模拟了深圳盐田港在疫情初期运力受到影响的情况,研究显示其在极端情况下大约损失了70%的运力,但盐田港并没有完全停运。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后,运力恢复情况很明显。他认为,盐田港给大家上了一场供应链韧性的课。

此外,王国文还提出了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在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问题时,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一个最好办法。在他看来,业内许多企业都能运用自身的自动化能力,以解决仓外和仓内的问题。他还认为,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自动化能力的建设,可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尤其是从疫情追溯的角度来讲,区块链编码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过程的精准溯源和可靠的逆向追溯。这就体现了技术强化供应链韧性的能力,特别是让企业的预警能力和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因此,加快企业学习的速度和人的学习的速度非常关键。

(作者:李婷菊 编辑:和佳)

李婷菊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