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混合类银行理财近一年收益率:跑赢沪深300 ,但基本仍未达基准丨机警理财日报(12月30日)

机警理财日报胡琳,黄桂煊 2021-12-30 13:23

A股年度总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沪指失守3600点!2022年A股、债市走势如何?2022年如何配置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

“开门绿”基金经理亏得不敢去丈母娘家,如何寻找均衡配置理财产品?丨机警理财日报(1月13日) 刷榜!银行理财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产品业绩哪家强

《机警理财日报》第22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琳、黄桂煊 广州报道  

      据“南财理财通”最新数据,截至12月29日,全市场共发行理财产品164,427只,产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其中,一级风险产品占比16.41%,二级67.76%,三级14.65%,四级0.64%,五级0.53%。就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77.99%,仍是主流;混合类21.32%、权益类0.6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0.005%。

     12月29日,既是A股年度总成交额历史新高,又是失守3600的一天。29日上午,2021年全年成交额超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总成交额254.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纪录。同日,沪指跌0.91%,深成指跌1.24%,创业板指跌1.4%。

     A股年度总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沪指失守3600点!

     2021年房企违约(展期)数量创历史之最,债券市场可谓一波三折。2022年,A股、债市走势如何?对投资者而言,2022年是配置银行理财的最佳时机吗?

理财公司混合类产品近3月净值增长率榜单(截至12月29日)

      在本期理财公司混合类公募产品近6月业绩TOP10榜单中,中银理财上榜5只产品,汇华理财、建信理财、信银理财、南银理财、农银理财分别上榜1只产品。

     与12月16日《机警理财日报》发布的“混合类”同一期限维度榜单对比(见关联文章),本期上榜产品有所调整。上期光大理财和招银理财的上榜产品跌出本期榜单,南银理财和信银理财的产品取而代之。汇华理财“汇泽开放式混合类理财产品2020001”依旧霸榜第一,近6月净值增长率、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率分别为26.3%、13.4%和3.6%。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9日,全市场共发行混合类理财产品5437只,理财公司共发行863只,占比15.87%。其中,在理财公司梯队中,发行数量前五的理财公司分别是工银理财(占比28%)、中银理财(占比15%)、建信理财(占比10%)、招银理财(7%)、华夏理财(7%)。

      就收益表现来看,南财理财通独家数据显示,理财公司目前已发行的所有混合类产品近1年总体净值增长率为3.581%,波动率为0.352%,最大回撤率为3.715%;总体上未能达到业绩基准,基准偏离度低于-20%,近1年涨跌幅明显高于沪深300指数,但较中证国债指数低2.3个百分点

2022年银行理财展望

      汇华理财“汇泽开放式混合类理财产品2020001”在南财理财通理财风云榜混合类榜单中多次上榜第一,该产品的投资经理董伟炜认为,明年国内股票市场大体的表现可能跟今年类似,大概率还是指数震荡,很难出现大级别的趋势性行情,结构和节奏更重要。

      结构性景气行业/公司仍然是主要机会所在,不同于今年,2022年需求侧而非供给侧是决定股价收益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明年消费需求有望有所恢复,但力度取决于疫情的走向和国门开放的情况而定,出口增速大概率下行,但如果疫情仍是一个重要约束,那么增速下行会比较缓慢,总体仍将较强。投资方面,在中央定调房地产良性循环的背景下,地产投资或会有一定的反弹,基建受到政府杠杆约束,可能更加侧重新基建(如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等),而共同富裕政策背景下,乡村消费升级需求有望获得重点支持。能耗双控背景下的供给端仍将对传统的中上游高耗能产能产生约束,但边际力度相比今年有所趋缓,因此,中上游的产品价格中枢将系统性趋势上移。

     招商银行研报指出,2022年,固收资产具备配置价值,权益产品机会和风险并重。

     固收产品:在纯债产品选择上,可以关注个券分散程度较高、规模中等以上、固收从业年限较长且辅以较好利率波段能力的投资经理及产品;可转债投资依然是拉开纯债基金收益的主要品种;在纯债基金的配置时点上,需要把握好政策和资金的力度和节奏,含可转债的纯债基金主要关注转债暴露敞口和股市的风格行情。

     固收+产品:关注擅长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经理,以及随着明年股市波动加剧、注重回撤管理的产品。

权益产品:机会和风险并重,整体上延续结构性行情,关注擅长精选个股、回撤控制能力强、投资纪律严格的绩优管理人。2022年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的方向和政策持续鼓励的方向。风格上建议成长为主、兼顾价值。行业上重点关注高景气高成长的高端制造和战略科技方向,同时关注景气度改善的必需消费方向,低估值行业如金融、基建、地产及相关可选消费行业在信用边际宽松的环境下也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同时建议关注受益于全面注册制的打新基金和一级市场头部股权投资基金。整体上,明年指数震荡偏弱,建议降低权益资产收益预期。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的理财市场情况,“固收+”将会是重要抓手。中信证券分析,“固收+”产品有以下三大优势:第一,资管新规严监管叠加长期低利率环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固收+”通过配置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吸引力明显提升。第二,今年股市整体波动较大,板块轮动加快,缺乏明显主线行情,而“固收+”追求绝对收益,回撤小、平衡性好,吸引了部分从股市中抽离的资金。第三,理财投资者数量快速增长,占比超过99%的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固收+”产品匹配,推动“固收+”产品规模增长。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认为,2022年,银行理财迈入“真净值”时代。在利率走低、产品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急需寻找替代资产增厚收益,权益市场将成为重点的配置方向。今年A股市场的关键词是表现分化与板块轮动,明年或难有趋势性行情,但结构性机会仍存。

2022年债市展望

     “房企流动性危机”、“国企信用修复”、“城投抱团”是2021年债券市场关键词,2021年房企违约(展期)数量创历史之最。叠加行理财净值化整改、利率小幅调整、资金面边际收敛等因素,9月信用债市场走弱。10月以来,信用利差整体偏震荡,信用债交易以高等级主体适当拉久期为主,AAA中票3年-1年期限利差明显压缩。2021年债券市场收益率呈现出震荡下行态势,长久期利率债大幅跑赢,中高等级信用债表现良好。

      2022年的债市怎么看?

      汇华理财多资产投资组合高级经理汪澳认为,整体而言,今年虽然债券市场有两波比较大的调整,但全年债券市场行情较好,特别是中高等级的信用债表现良好。

    对于2022年债市,汪澳分别就不同债券类型逐一分析:

  • 利率债: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地产拖累,基建托而不举,发展更重“质量”,宽信用效果有待观望;“宽货币+结构性宽信用”的政策组合对利率债仍然偏利好。

  • 信用债:中高等级信用利差虽低位徘徊,但货币政策易松难紧,杠杆策略仍有可为,期限利差有望进一步压缩,保持中等的久期水平。

  • 信用风险:结构性宽信用有助于缓和信用风险暴露,地产行业风险释放后格局有望重塑,但“房住不炒”仍为主基调,隐性债务化解依旧在途,信用分化预计仍将延续。

  • 可转债:权益市场整体仍然有结构性机会,关注估值与盈利的匹配度,以及盈利的持续性。看好周期类、后疫情时代受益标的、十四五规划利好产业链等方向。

2022年A股展望

     12月29日,即是A股年度总成交额历史新高,又是失守3600的一天。29日上午,A股新纪录诞生,2021年全年成交额超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总成交额254.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纪录。

     同日,沪指跌0.91%,深成指跌1.24%,创业板指跌1.4%。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国防军工、交通运输、综合等板块涨幅居前;白酒、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板块跌幅居前。

     东吴证券指出,最近一周市场情绪降温,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837亿元,前值-142亿元。主要由于中国移动上市募资560亿元,造成资金较大净流出。近期市场缺乏主线,公募风格略显混沌,缺乏一致的风格选择。最近一周公募基金抱团趋弱,风格分化加大,行业无明显偏好,此前一周公募抱团加强,风格偏向价值,行业偏向消费和金融板块。此外,12月以来外资流入明显提速,且风格切换频繁,最近一周外资流入趋缓,北上资金净流入-12亿元,前值115亿元。行业层面集中买入化工、电气设备、公用事业,大幅卖出食品饮料、银行。

     2021年的股市,从总量层面看,呈现出了震荡的态势,但结构和节奏的变化较快,不断有结构性的机会和风险,对投资者的Alpha能力要求极高,主要存在几大特点:总体震荡,上游跑赢下游,成长跑赢价值,小盘跑赢大盘。

     对于2022年A股方面,汇华理财权益配置总监董伟炜认为,国内股票市场大体的表现可能跟今年类似,大概率还是指数震荡,很难出现大级别的趋势性行情,结构和节奏更重要。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选取5只正在发售的新品供参考。

   “ 贝莱德建信理财贝盈A股新机遇权益类理财产品2期”于12月29日起在中国建设银行独家发售。

      记者查阅产品资料发现,该产品为权益类产品,采用系统化股票投资策略,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低于80%,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不低于理财产品资产净值的5%。贝盈A股为公募净值型产品,目标客户为中国建设银行激进型个人客户。该产品首次投资起点金额为1万元,追加投资起点金额为1万元,最低持有期为720天。

 

数据分析师:李高毅、张稆方,实习生路明夏

研究总监:丁尽勉

栏目主编:汤懿兰

(作者:胡琳,黄桂煊 编辑:汤懿兰)

胡琳

记者、研究员

长期关注金融行业、追踪资管行业前沿动态。邮箱:hulin@21jingji.com

黄桂煊

记者、研究员

长期关注金融资管领域、追踪基金行业前沿动态。邮箱:huanggx@21jingji.com,手机/微信号:1382901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