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基金发行大年回顾:成绩斐然但挑战犹存

赢基金钱奕昀 2021-12-31 09:4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钱奕昀 上海报道

在政策推动、监管助力、理念普及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尤其是“双碳”目标的明确下,ESG投资前所未有地融入国内资本市场。今年,ESG公募基金呈现井喷式增长。据《2021中国ESG发展白皮书》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权益类公募ESG基金新发产品48只,接近此前5年的总和。截至三季度,全市场权益类ESG公募基金共计14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跃升至2500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回顾ESG基金的这一年,“ESG投资已经从‘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变成‘重要且紧迫的事’。”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如是表示。

环境主题ETF加速发行,整体表现优于指数

近一年,新发ESG基金体现出明显的国家战略和行业趋势。

从投资类别看,新发基金呈现“二八分布”,20%为全面覆盖E(环境)、S(社会责任)和G(公司治理)的ESG主题基金,80%为环境保护类基金。特别地,“双碳”目标提出后,以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泰康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鹏华中证内地低碳经济ETF、易方达中证内地低碳经济ETF和中融低碳经济3个月持有等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主题基金加速发行。

从投资方式看,新发基金超60%为指数型基金,近40%为主动型基金。存量上,主动型ESG基金的数量、规模仍占绝对优势,但在增量上,指数型ESG基金增速大幅提升。

《2021中国ESG发展白皮书》将权益类ESG基金划分为四个类别:ESG主题主动型基金、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ESG主题指数型基金以及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其中,“ESG主题”基金投资策略需同时覆盖E、S、G三个领域,“泛ESG主题”则仅需覆盖任意一到两个领域。

四类基金中,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发展最为成熟。截至三季度,共有产品76只,规模逾1700亿元,数量占比超50%,规模占比达70%;近一年(截至三季度,下同)共计新发产品15只,新发产品规模近200亿元。相较新发产品,现存基金规模增幅更为可观,其中规模增幅最为显著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相关基金表现尤为出众。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规模增长近200亿元,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规模增长近 100亿元。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A、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国投瑞银新能源A、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A、建信新能源等基金在40%左右的波动率水平下,收获了翻倍及以上的收益。

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紧随其后。截至三季度,共有产品41只,规模逾500亿元,数量占比近30%,规模占比超20%;近一年,产品数量爆发性增长27只,新发产品规模逾100亿元。与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类似,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中,新能源汽车相关基金规模增长最多。近一年,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中业绩排名前五的基金与规模增速前五的基金高度重合,分别为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和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 A。这些基金波动率介于30%至35%之间,收益均高达100% 以上。与泛ESG主题主动型基金相比,泛ESG主题指数型基金波动率更低,收益同样可观。

ESG主题主动型基金近一年发展速度显著提升。近一年共计新发产品5只,新发产品规模近50亿元;截至三季度,产品总数13只,总规模近200亿元。现存ESG主题主动型基金在规模、持股风格、绩效表现上差别较大。规模上看,兴全社会责任以超过70亿元的规模一枝独秀;投资绩效上,万家社会责任定开A获得了75%的近一年收益率,摩根士丹利华鑫ESG量化先行的数据为35%,远超其它同类基金,已逐步显露出赚钱优势。

ESG主题指数型基金近一年基金数量大幅增加6只,规模增长逾20亿元,规模增长超过200%,是四类基金中增速最快的;截至三季度,产品总数10只,总规模约30亿元。新发基金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现存ESG主题指数基金规模有所下行,存量基金与增量基金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迭代”。过去一年,ESG主题指数型的普遍波动风险较低,但是平均收益水平也低于ESG主动性基金。截至三季度,财通中证ESG 100指数增强A、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以及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在12%左右的波动率下分别收获了27%、14%和12%的收益。

《中国ESG发展创新白皮书2021》表示,对比主要宽基指数,ESG基金整体表现均优于沪深300和中证800。其中,被动指数新能源基金和主动管理新能源基金表现最好,自2020年以来收益率均超过200%。各主题基金收益对比中,E(环境)主题基金表现最好,ESG主题基金收益率在其次,S(社会责任)主题基金和G(公司治理)主题基金收益相对较低。

加强投研能力应对挑战,探索“中国特色”ESG投资

ESG基金投资的最终标的是符合ESG投资理念的企业。

不过,由于我国尚未全面强制ESG信息披露,自愿披露ESG信息的公司尚属少数,这给投资标的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在A股,CSR报告起步较早,已发展十余年,对多数企业而言CSR报告披露尚未成为强制要求(仅对部分上市公司强制)。统计数据显示,逾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度CSR/ESG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121只ESG基金三季报的前十名重仓股中,宁德时代排名第一,隆基股份排名第二,排名第三(并列)至第十的分别是恩捷股份、天赐材料、阳光电源、贵州茅台、亿纬锂能、招商银行、海康威视和药明康德。不过,十只股票中,只有隆基股份、恩捷股份、招商银行、海康威视、药明康德披露了2020年CSR/ESG报告。

此外,国际通用ESG评估体系在中国市场并不完全适用,而国内ESG的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和成熟。当前,国际主流的ESG评分机构以晨星、MSCI、汤森路透、富时罗素、道琼斯等为代表,国内ESG评分机构以商道融绿、中财绿金院、嘉实基金等为代表,由于不同机构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定义不同,加权方式不同,使得同一企业在不同标准下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

为了应对ESG投资存在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国基金管理人正在加强ESG投研能力,探索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积极尝试各种ESG投资策略,促进ESG投资的本土化推广。

截至11月,国内共有77家机构签署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较2020年底增长约一半,涵盖3家资产所有者、57家资产管理机构以及17家第三方服务机构。

作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成员之一的头部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在ESG投资的体系建立上,以国际主流ESG评价体系为指导,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

同时,工银瑞信基金积极探索绿色基金投资流程,研究在“募、投、管、退”关键环节如何嵌入ESG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发现具有绿色效应的子行业和投资标的,并管控风险。

华夏基金早在2017年就建立了ESG投资研究团队,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本土市场的可持续投资研究框架。2020年,华夏基金设立了ESG业务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公司的ESG投资和推广业务。现在,华夏基金已经将ESG投资理念深度融入主动权益投资、国际账户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全投资流程的ESG整合,从投资策略的制定,到基本面的行业研究,再到组合构建、日常风险管理,都加入了ESG考量。

在深入贯彻ESG理念的同时,华夏基金特别注重ESG本土化工作。华夏基金ESG业务委员会主席、国际投资部、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潘中宁表示:“不同于外资普遍的负面清单筛选和量化指标排序,华夏基金的ESG投资源于基本面,并反馈给基本面。我们的ESG专员内嵌到国际投资部门,和基本面研究融为一体。我们要求每一个内部的研究员报告,都必须有ESG模块在。我们深入到主要的行业和每个公司每个业务线不同的议题,努力实现全面深入的覆盖。我们不仅仅依赖于第三方的数据平台,而且有自己的ESG评级框架。希望以我们长期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发掘出中国市场中特有的ESG议题和因子分析模型,也希望下沉到子行业,把通用型ESG的分析模板和不同行业个性化ESG的分析模板结合起来,让研究的‘颗粒化’程度更高。”

在10月举行的第七届联合国世界投资论坛上,工银瑞信生态环境股票型基金和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型基金凭借优异表现,入围了新设立奖项“新兴市场可持续基金奖”的前10提名。这标志着中国ESG基金取得国际权威的认可。

(作者:钱奕昀 编辑:李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