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风光”没等来开门红 但2022年可以期待这些

21能闻曹恩惠,彭强 2022-01-04 21:54

在过去的2021年,国内风电、光伏行业经历了哪些大事?在已经开局的2022年,我们又可以期待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彭强 上海、北京报道 2022年首个交易日,A股风电、光伏板块遭遇“开门黑”。截至1月4日下午收盘,Wind风电产业指数下跌2.35%,收报2311.56点;光伏指数下跌2.93%,报收5040.39点。

其中,在风电板块,仅有吉鑫科技(601218.SH)、双一科技(300690.SZ)等五支个股涨幅超过1%,三峡能源(600905.SH)、金风科技(002202.SZ)等个股跌幅超1%,禾望电气(603063.SH)、阳光电源(300274.SZ)跌幅双双超过7%,川能动力(000155.SZ)、江苏新能(603693.SH)、韵达股份(300772.SZ)等个股跌幅超过6%;而在光伏板块,除了康跃科技(300391.SZ)、兆新股份(002256.SZ)涨幅超6%,*ST天龙(300029.SZ)、三超新材(300554.SZ)、亿晶光电(600537.SH)等涨幅超2%,光伏龙头企业股价尽墨,福莱特(601865.SH)跌停,福斯特(603806.SH)、天合光能(688599.SH)大跌逾8%,阳光电源(300274.SZ)、正泰电器(601877.SH)跌幅超7%。

从盘面上看,A股风电、光伏板块并未遭受利空消息。有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年首个交易日的股价回调,是对前期股价过快上涨的一次估值修复。

而整体上看,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国内风电光伏行业有望在今年继续迎来“大年”。根据中国银河证券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年均增风电装机容量56G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则预计,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或超过75GW。那么,在过去的2021年,国内风电、光伏行业经历了哪些大事?在已经开局的2022年,我们又可以期待什么?

“风光”年度关键词

对于中国的风电产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整个产业承前启后的一年。

“承前”体现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风电装机已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尽管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但整体规模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在逐渐迎头赶上。

“启后”则表现在,此前已经趋于平静的风电产业,在双碳政策的刺激下,风电产业的发展未来被多项政策明确,产业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在政策的加持下,风电产业将于光伏产业一起,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最耀眼的双子星。

就在2021这一年里,风电产业发生了很多诸多值得记忆的关键词和大事件。

关键词一:碳中和

双碳政策的出台,为风电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眺望2060年,风电产业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虽然同为新能源产业的双子星,风电产业发展也更早,但在技术环节少有突破,电网消纳、低价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下,风电产业此前多年发展已经趋于平静。

随着国内“30·60双碳”目标的设立,新能源在整体电力体系中占比的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大势,风电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和四大海上风电基地,为风电产业打开了产业的想象空间。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二:退补

2021年,风电的退补成为全行业关注的议题。2021年1月1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除了按照规定核准并在2021年底前完成并网的存量风电外,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的范围,由地方政府按照实际情况予以支持。

为了享受较高的上网电价和国家补贴,风电开发商都加快了项目建设和并网进度,这也导致了2020年的陆上风电抢装潮和2021年的海上风电抢装潮。

目前,陆上风电已经实现平价,除了东南部分海域已经实现平价以外,大部分的海上风电平价可能还需要3-5年时间。即将到来的“全面平价”时代,将倒逼整个风电行业加速降本增效,实现技术与规模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三:世界第一

国家能源局消息,截至11月14日,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大关,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是2020年底欧盟风电总装机的1.4倍,是美国的2.6倍,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目前,风电占全国电源总装机比例为13%,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7.5%。

关键词四:海上风电

近年来,中国陆上风电发展逐渐接近饱和,但面对未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中国风电产业的产业中心由三北地区向东南沿海的海域转移,从近海再到深远海。

从中国的产业现实来看,沿海省区多属于主要经济体,有着较高的用电负荷和更大的减排压力,发展海上风电也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方便电力运输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近期全国各沿海风力资源丰富的省区,包括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广西、广东等地,都已经出台了规模巨大的风电开发规划,行业热度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当前计划,沿海省份“十四五”期间的新增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就将超过48吉瓦。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未来十年,全球将累计新增超过235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使得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在2030年达到270吉瓦。

关键词五:低价竞争

光伏与风电常被拿来做对比,同样的未来新能源产业顶梁柱,这两大产业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质。比如两大板块的估值,光伏产业千亿市值企业众多,风电产业龙头却大多仅有百亿市值,已经上市的三峡能源是个例外。相较于光伏产业今年的涨价潮,风电企业的“行业内卷”色彩更浓,由二三梯队掀起的大力度的低价竞争,透露出“厮杀”的味道。

今年以来,多个陆上风电项目报价已经跌破3000元/千瓦大关,少部分厂商甚至跌至2500元/千瓦以下,较年初的4000元/千瓦价位,跌幅超过三成。

不同背景的风电产业,对于市场份额与利润的诉求各有不同。但当前的低价竞争似乎已经见底,“一地鸡毛”之后,技术创新、质量、运维的差距将逐渐凸显。

关键词六:巨头上市

2021年,风电产业巨无霸的A股动作同样值得关注,三峡集团旗下的三峡能源顺利登陆A股,成为市值超过2千亿的风电巨无霸。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00916.HK)也拟借壳在深圳上市。

临近年底,中国船舶集团(600072.SH)旗下公司启动资产重组,而风电产业举足轻重,令人产生了“中国神船”推动风电资产单独上市的猜想。

而2021年的中国光伏产业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年初市场对年度新增光伏装机量打足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冲击着现实的下游需求。不过,借助年底的“抢装潮”,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总体维持着较大的增幅。且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价格博弈在年末出现拐点,业内对2022年的局面有了更大的期待。

关键词一:涨价

2021年12月的最后几周,多晶硅料价格的持续回调,让业内松了口气。叠加硅片价格的连续下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的情绪有所缓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单晶复投料和致密料的成交均价分别为23.25万元/吨、23.06万元/吨,分别较年初上涨165%、171%,较11月份的高点价格跌幅14.58%、14.56%。

导致多晶硅料在去年持续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失衡。但随着新规划的产能在2022年陆续释放,多晶硅料价格有望持续回调。不过,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多晶硅料整体依旧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二:户用

在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前11月的统计数据中,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34.83GW。其中,分布式累计新增16.49GW,同比增长48.24%,占比达47.34%。而根据业内机构预测,2021年,我国户用光伏业新增装机预测将超过20GW。

作为过去一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主要来源,户用在2021年受到整县推进等政策的加持。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全国各地掀起分布式光伏的投资热潮,并申报676个试点,整县推进总量约170GW。

关键词三:“新势力”

2021年的光伏行业,涌现出很多“新势力”,有制造端的“搅局者”,有技术端的“前瞻者”。在制造端,高利润、低门槛的硅片受到资本的青睐,上机数控、双良节能、京运通、高景太阳能等硅片“新势力”,冲击着由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把持多年的硅片双龙头格局。在技术端,全球异质结(HJT)产能在2021年迎来大爆发,相关龙头设备产能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涌现出如迈为股份这类市值一度毕竟800亿的异质结设备公司。

关键词四:大基地

继出台鼓励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整县光伏试点政策后,以沙漠、戈壁、荒滩、矿区为重点的大型光伏基地也在2021年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项目将在2022年一季度开工。

关键词五:光储氢

2021年3月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受此影响,“光伏+储能”这一形态,被视作未来新能源基建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随着2021年3月底隆基股份等龙头企业开始对外宣布布局氢能领域,“光伏+氢能”的概念也成为去年热议的话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梳理,目前光伏企业布局氢能的主要方式包括,制氢设备制造,如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等,以及光伏制氢——利用光伏等绿电制成的“绿氢”。

关键词六:千亿市值

2021年的光伏概念股,绝对是A股市场的明星之一。也是在这一年,光伏龙头企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涌现出一批市值超千亿的光伏企业。截至12月31日,A股共计十家光伏公司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隆基股份(4665.97)、阳光电源(2165.44)、通威股份(2023.89)、天合光能(1631.67)、晶澳科技(1482.39)、中环股份(1349.24)、福斯特(1241.66)、福莱特(1243.91)、大全能源(1192.73)、正泰电器 (1158.62)。值得一提的是,A股对光伏企业的高估值、高度热度,也引发了光伏上市热潮。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阳能等龙头组件企业的科创板IPO也在2021年成功过会。

新一年的期待

展望2022年,“风光”产业在“双碳”背景下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海上风电全面迈入平价时代,政策面带来的机遇与产业降本增效之间将继续博弈,预计在双碳背景下,产业的关注度还将继续提升。

随着国内陆上风电资源开发逐渐接近饱和,国内风电产业重心向东南部沿海转移。海上风电资源广阔,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制造业发展,同时由于毗邻东南部用电大户,风电资源远距离运输问题得以解决。

平安证券分析指出,在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潮结束后,风机大型化提速,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当前节点,海上风电形势与去年同期陆上风电类似,未来海上风电也有望迎来类似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根据近期的招标情况,海上风电发展形势和规模超出风电产业和资本市场预期,海上风电机组等主设备大幅降价,大规模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涌现并陆续开启招标。

而按照当前的规划来看,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风电与光伏在国内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会稳步上升,这为风电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平安证券估算,按照到2030年风电在沿海省份满足15%的电力需求来计算,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超过200GW,而截至2020年底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为11GW,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信证券指出,2022年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重点发展光伏和风电,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光伏基地开发,以及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启动实施风电光伏下乡发展行动,这意味着2022年风电光伏板块仍会保持快速发展,给相关领域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对于光伏产业而言,随着补贴退坡之后,市场化运营临近,整个产业链成本的持续下降,将持续修正下游的盈利能力。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国内光伏硅料端仍然维持紧平衡的状态,硅料价格高企仍对下游需求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硅料短缺形势将得到有效缓解,叠加目前国内装机项目储备充足,下游新增装机量较2021年更为乐观。东吴证券认为,2022年第一季度硅料有16万吨产能陆续释放,产业链价格下调将大幅刺激需求,淡季不淡。该机构预测,产业链降价带动地面电站加速起量,整县推进叠加电价上涨刺激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预计2022年国内市场需求或超80GW,分布式光伏比例超过50%。

山西证券则认为2022年光伏行业有三大主线值得关注。第一,垂直一体化组件龙头:随着硅料新产能逐步投产,一方面行业利润下移,组件环节盈利水平有望触底回升,另一方面装机成本下降将刺激需求,垂直一体化龙头依靠其成本控制优势及品牌渠道优势,有望实现量利齐升;第二,受益出海加速及储能快速发展的逆变器龙头:目前国内逆变器企业已凭借其产品良好的性价比逐步打开海外市场,2020年国产逆变器海外市占率已达48%,有望继续提高。另外,电网对于储能配置需求的增加有望产生可观的增量逆变器需求;第三,成本控制及市占率领先的硅料企业:近年来硅料环节凭借其大额初始资本投入需求及高技术壁垒,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CR5已近八成,随着龙头企业技术进步,新增产能的生产成本持续降低,2022年新产能投放后依旧有望保持较高毛利率。

(作者:曹恩惠,彭强 编辑:李清宇)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

彭强

记者

关注与大能源、工业相关的一切,欢迎沟通交流。 记者个人邮箱:pengqiang@21jingji.com 个人微信:ipunk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