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为乡村文旅添砖加“瓦”

21世纪经济报道 梁信 广州报道
2022-01-08 05:00

北沟村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西北山区,背靠慕田峪长城,距离北京中心城区约80公里。村里共138户,不到400人,村民世世代代在山沟里生活。据他们回忆,这里原本是一条十分贫瘠的小山村。由于村域面积以山场居多,为种植板栗提供了先天优势,如今板栗种植业成为了北沟村收入的支柱产业。

去年栗子成熟的时节,村里迎来了一座特殊的建筑——瓦美术馆。

瓦美术馆在2021年10月初刚刚完工,是北沟村最年轻的建筑。而与其年纪相配的,是张扬的外表和神秘的内里:小楼外立面是标志性的红色砖墙和在金色琉璃瓦的点缀下,显得十分打眼;楼高三层的主体建筑外表看起来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墙面上的一个个小孔把阳光透入建筑的同时,也把人们的好奇心吸引进去。

北沟村的瓦美术馆。资料图片

北沟村的前世今生

2009年,创业者阚冬来到北沟村扶贫。谈起对北沟村的初印象,她说那时村子十分破败,道路狭窄,人烟稀少,没有什么人气。“因为年轻人都搬出去了,所以这个村里头没有什么生气。灰灰暗暗、阴阴沉沉的。”她留意到当时村子里很多房子都是用廉价的彩钢瓦做的屋顶。彩钢瓦一共有两层,上层是蓝的,底层是白的。但村里每家铺的屋顶不一样,有的白色朝上,有的蓝色朝上,阚冬说:“(彩钢瓦)看着特别的粗鄙,还对村子里视觉色彩破坏非常大。看了以后真的觉得挺痛心的。”

一开始,阚冬打算通过捐款、买栗子为村民纾困。后来她认识了62岁的王全,北沟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让我对这个村子着迷的开始”,在跟王全聊了几次之后,阚冬被这位村书记深深感动,希望在扶贫之外可以帮助村子带来点改变。

王全是北沟村人,当过兵、办过厂,后来留在村里当书记。从小经历的穷苦生活,以及在外闯荡的经历,让他明白北沟村的环境比城市甚至别的村子穷苦太多,他立志把村里改为“花园式农村”。2004年,他当上了村委书记后,带人把村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又排除万难地治理好村里的环境,清理卫生死角、拆除私搭乱建。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也换来了超预期的回报:2008年,一对外国夫妇来北沟村,将琉璃瓦厂变成了一座酒店。这让他意识到,未来可以支持村里集体建筑参与商业合作,让北沟村不断开放向前。

王全为了村子不停追求进步的坚定态度给了阚冬很大的信心。最开始时,她在村子里试着投资了一家饭店。饭店利用了“本地材料”的理念,工人用河里刨出的大石头砌墙、当地的核桃木和青砖等材料装修,成功地在成本不高的情况下完成了店面的修筑。2015年,阚冬又把村子里一间废弃燃气站重建为一座民宿,还收购并改造了瓦厂酒店。村民们看到阚冬成功的范例,也陆续开始翻新自己的房子。很快,北沟村的整体面貌一点一点地发生了改变,彩钢瓦也逐渐消失了。变得更美的北沟村曾获得了2010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的荣誉,还在2019年7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乡村里的城市“切片”

瓦美术馆是阚冬在北沟村投资的第四座建筑。馆内设置了“北沟的记忆”“北沟的现在”“北沟的未来”三个主题空间,里面既有北沟历史展览、原址建筑记录等展览空间,也有现代化的多功能厅、咖啡厅、社区活动间等区域。顶楼还有一个景观露台,可以眺望远处的群山和长城。

瓦美术馆的首展“局部城市”开幕,主题为“乡村文艺复兴·在发生”,展期至1月30日。阚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美术馆的初衷是想把城市里有的东西“切下来”搬进乡村里,让城市里的事物与乡村里的事物能够互相渗透,互相感受。有趣的是,这次的艺术展作品并不仅限于美术馆内。在北沟村的村口、中心广场、菜地等地方,都可以找到艺术品的踪迹。

央美雕塑系主任、教授,艺术家隋建国的“大石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菜田里。隋建国是第一位将作品放到纽约中央公园的中国艺术家,他的“红色恐龙”雕塑现在是北京798艺术区的重要标志。在这次“局部城市”的展览中,他的作品《梦石归田》灵感来自于最普通的石灰岩石块。他将石头以3D数字技术进行结构处理,放大了一万六千倍,再以钢板互嵌结构做回到原来石块的形状。如今,这块经历了现代工业技术处理的石头,作为一件文明的标本植入到乡村的菜地里,犹如一位“城乡交流的使者”。

而在村路边的员工宿舍楼,摆放着独立动画导演雷磊的气球娃娃作品《刺猬头》。娃娃的造型灵感来自于雷磊的电影作品,用色像糖果包装纸一样鲜艳跳脱,给北沟村带来了一抹亮丽。这也是阚冬最喜欢的作品,她说:“过去由于年轻人外流,村里留下来的都是些年纪大的留守老人,所以乡村里很少见到这种可爱和活泼。而现在村子情况变好了,年轻人又回来工作或者创业了,给这个村子带来了许多生机,(《刺猬头》)成了村子画龙点睛的一笔。”

还有挂在北沟村村委会大墙上的巨型喷绘卡通作品《辛德勒餐厅》,在瓦美术馆室内空间搭建的即兴临时“晒衣场”,民宿中摆放着日本艺术家金氏彻平雕塑《醇金#3》……这些艺术品打破了美术馆的天然壁垒,散落在各种意想不到的角落,像是打通了都市与乡村的生活,给出一种局部呈现城市特征的全新乡村样本。

乡村需要艺术吗?

艺术走进了乡村,但村民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新鲜玩意吗?对于这个问题,阚冬对记者直言:“艺术品对村民的影响太大了。”她解释道,村里许多村民年纪比较大,很多人从未亲眼见过、进过美术馆,艺术对于他们而言是日常视野之外的东西。但当这些可眼观、可触摸的艺术品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村子里时,他们也会觉得拥有了文化自信。阚冬说:“在中国,我们正从很少的一拨人在强调和享受着精神感受,逐渐变化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也能拥有艺术审美的建设。我们不再建酒店而建成美术馆的原因,也是因为村民的精神需要已经慢慢显现,现在只是借我们的手来实现而已。”

以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并不少见,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新潟县的南部,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村里人口老龄化、外迁等问题日益凸显。日本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用“大地艺术节”的方式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山间河边参展,由此将凋敝的乡村变成了知名的旅游地。数据显示,在15年间从世界各地去往参加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人数从约16.28万人大幅增长到约49万人,而且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和农产品的发展,越后妻有重新焕发了生机。

与过去相比,文旅行业的定义正在不断地演化和延伸:游客的需求正从以往的到各大城市景点“打卡”,逐渐升级到去往具有人文价值的旅游目的地探索。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类型文旅小镇数量并不少,很多人会觉得那些雷同的“古镇”“古街”“古建筑”总有人造景观的假面感,也正是由于这些突兀的建筑本质上是一个和当地人生活隔断的空间,是一种求快心理下的表面机械模仿,未能因地制宜地发掘新文旅业态在本土融合后的面貌。

在这一点上,北沟村模式的成功确实有赖于十足的耐心。北沟村的两次大力度环境整改,是王全多年来在大喇叭里跟村民反复解释和宣传后的成果;北沟村的彩钢瓦前后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才从村子里彻底整改消失;村民也在参加村里合作社的培训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民宿创业和经营,也学会跟城市人打交道。阚冬说:“村民大多是‘慢热型’的,他们跟现代消费的快节奏不太一样,他们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你、接受你,所以我们需要给多一些时间和他们建立链接,也要有多一些耐心。”

有人把北沟村模式跟近年来国内十分热门的地产项目“阿那亚”作对比,认为北沟村现在的建设理念试图复制阿那亚的商业路径,瓦美术馆正是对标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对此,阚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北沟村的商业模式上跟阿那亚的其实并不一致。“北沟村跟阿那亚都是短期目的地型的旅游景点,而且又在近郊,客群上是一致的。但在商业逻辑上,北沟村不是重建了一个地方社区,而是迭代、振兴了村子,所以大家的出发点不太一样。我们希望这个村子越变越好,在这过程中能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

(作者:梁信 编辑:洪晓文)

梁信

生活家记者

关注全球时尚奢侈品、艺术人文、拍卖市场和高端生活方式动态。欢迎交流,微信:liangxincarmen,邮箱:liangxin@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