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从哈萨克斯坦社会的长期停滞视角看骚乱

南财快评袁剑 2022-01-08 17:33
深度|“失落的卫星国”哈萨克斯坦:难以“独立行走”的通胀与坚戈

2022年1月初,发生在我们西部邻国哈萨克斯坦的这场骚乱,猝不及防,却又令人警醒。根据目前所了解的信息,骚乱基本已经得到控制,但其背后所呈现的诸多问题,涉及该国的政治架构、社会治理、族群结构等问题,现在已有诸多报道作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有的讨论已经非常详细,这里就不细谈了。在更多细节和背景没有可靠的呈现之前,对于这场骚乱的定性也还有待观察。

但是,围绕这次骚乱本身的呈现形态,以及在骚乱背后的哈萨克斯坦社会的长期停滞,同样能够形成一些具有独特意义的观察视角。

如何理解骚乱的急速性

关于这场骚乱,有一个情况特别吸引我注意,那就是其进程的急速性。从时间线上看,虽然直接原因是当地液化天然气涨价,但事发突然,进程迅猛,在几乎短短一周时间里,就经历了爆发、冲突与平息的基本过程,现在总体政治态势已经基本明朗:当地时间1月7日上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所有地区的秩序已基本恢复,政府正在控制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骚乱并没有像2005年发生在同为中亚国家的吉尔吉斯斯坦,导致时任总统阿卡耶夫下台的所谓“郁金香”革命那样,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是迅速展开并发酵,在短短一两天时间里拓展到哈萨克斯坦全境各地区,包括首都努尔苏丹和最大城市、前首都阿拉木图。考虑到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最大内陆国家,版图面积超过270万平方公里的客观现实,这场骚乱在时空层面上拓展的急速性,超出我们对于之前同等或近似领土面积国家内部动荡持续时间的预期。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出现没有一个可供外界观察与分析的相持阶段,就迅速进入平定收尾的阶段,其中呈现的急速性特征,究竟是一种偶然情况,还是预示着一种未来的趋向,值得加以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对这场骚乱的时政分析,来理解背后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践路径,尤其是最初的抗议集会如何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区域,即便是在网络信号被切断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充分的社会与群体动员,从最初该国西部地区的扎瑙津市,蔓延至该国其他地区,这种在新条件下的时空压缩,在之前我们的认知当中是不曾见过的,尤其是发生在中亚地区,更超出了之前的想象。基于对传统中亚游牧传统与社会节奏的理解,往往会形成一种当地社会运动进程缓慢的观念,但这次骚乱创造了一种新的类型,一种快速推进的类型,而面对这一急速性,哈萨克斯坦官方的应对是明显滞后的,随着后续集安组织的介入,局势迅速得到控制,本国官方反应滞后的问题未被进一步放大,但这种急速性本身并没有被消解,未来有可能以新的运动形式呈现出来,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有新的应对。

停滞时代的危险与挑战

与这场骚乱的急速性构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哈萨克斯坦在独立三十年来被油气红利所遮蔽的停滞特征,巨大收益并没有普惠民生,最底层民众的利益没有被顾及。虽然将当前的哈萨克斯坦与苏联勃列日涅夫时代划为一类可能不大恰当,但主要仰赖油气工业的粗放经济模式在哈萨克斯坦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全球疫情和地缘竞争同步加剧的情况下,油气收入在日益增加的国民消耗面前日益捉襟见肘,不得不提高液化天然气价格,而这一看似微小的调整(从每升60坚戈(约合人民币0.88元)提高到120坚戈(约合人民币1.47元到1.68元)),却打破了国内长期形成的基本必需品价格平衡态势,这是一种停滞社会下对基本民生的关键性损害,必然造成严重后果。于是,就出现了在停滞社会内部的急速骚乱,两种看似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特征在现实中硬生生地碰到了一起,最终造成巨大破坏与损失。

此番骚乱的焦点人物,哈萨克斯坦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前些年出版的一部名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政治家只去应对当代的挑战,那么当第一把手的人的命运就会简单得多。当从事活动的政治家正在演出的戏剧中,历史的影响会无形地存在于他的每一行动和言论中,不管他的行动和言论是破坏性的还是创造性的。政治舞台上的演员无论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另一点,这个看不见的力量时刻存在,它使眼前的一些具体事情的意义显得时明时暗。它正时隐时现地显示出事情的真实面目。”当我们在这个时间点来重读这段叙述,或许就更容易理解这场骚乱背后,在急速性所遮盖下的哈萨克斯坦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观念与社会的停滞,正是其中最大的内因,也最需要拿出新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寻找外因,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周来的全貌,以及对未来的哈萨克斯坦、周边以及世界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院副教授)

(作者:袁剑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