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生就业“风向”变了 更倾向进“体制内”?

南方财经报道徐晋 2022-01-14 22:59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日前,中国两大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一般而言,从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中,往往能够窥见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但清北毕业生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议价权”。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发现,自2013年以来,民营企业对清华学生的吸引力一度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但近两年又开始下降;外资企业一路“式微”;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又重新倾向于进入“体制内”。2021年,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共有3669人,除去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其他超过7成的人选择了广义上的“体制内”。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达到新高。一般而言,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越是有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或者倾向于选择更稳定的工作岗位,这其实也反映了大家对前景的判断。中央定调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还是要提振经济,提振大家对未来的信心。


(作者:徐晋 编辑:翟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