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2021年目标全面实现,2022年直面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18 05:00

王静文(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增速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四个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9%、5.5%、4.9%、5.2%,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回顾这一年,从经济表现来看,总体上完成了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1269万人,超1100万人以上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CPI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货物进出口顺差比上年扩大20.4%,达到进出口量稳质升的要求。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7%,接近降低3%左右的预期目标。

不过,从12月数据来看,经济运行中仍有不小隐忧,可能会加大下一阶段的经济下行压力。

首先是消费增速超预期回落。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0.5%,均降至2020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拖累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就业压力和消费意愿。展望2022年,这两方面因素都尚待观察。

一方面,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净增167万人。近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在30万左右,2022年高校毕业生大幅增长可能超出已成惯例就业政策的应对范围。加上房市进入下行通道、双减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互联网企业扩张进入平台期,当前市场环境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居民部门消费意愿低迷。根据央行调查,四季度城镇储户“更多储蓄占比”上升至51.8%,为2020年三季度以来最高水平。此外,截至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3%)。老年人消费意愿弱于年轻人,这将持续压制消费表现。

其次是房地产深度调整。在经历了去年9月以来的纠偏政策之后,房地产市场一度略有企稳,包括居民按揭贷款发放速度加快、市场成交降幅收窄、企业竣工速度加快等,但从12月数据来看,市场再度转向下行。这一趋势,极有可能延伸至2022年。从预期角度看,四季度央行调查中“房价预期上涨比例”为16.8%,为2015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较2018年二季度的36.5%已经腰斩。9月-12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历史上,一旦房价开始环比下降,一般会持续8-12个月时间。

从政策角度看,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只是纠偏而非逆转。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之一,2022年房地产税试点将会在相关城市落地,可以预计,试点城市的二手房供给规模将会上升并挤占新房成交规模,从而进一步影响房价预期和房企新开工意愿。从基本面角度看,由于人口老龄化持续上升,年轻人口绝对量近几年快速下降,这将会导致刚需下降。此外,近几年城镇化率升幅已经连续5年放缓,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空间有限。

最后,出口增速将大概率回落。12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从22.0%小幅回落至20.9%,略好于市场预期,继续表现出较强韧性。但展望2022年,出口较难保持过往两年的亮眼表现。

一是尽管全球疫情仍在加剧,但奥密克戎引发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德尔塔,更多国家选择与病毒共存策略,经济社会将会逐渐开放,服务消费将取代商品消费。二是发达经济体财政刺激消退,货币政策转向,经济增速将会放缓,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继续增长空间有限。三是之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加速复工复产,订单可能会外流。如越南的出口增速已经由去年11月的20.6%回升至12月的30.3%,我国的出口市占率将会见顶回落。四是出口企业正面临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冲击。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位于6.34水平,较疫情之前升值了8%左右,将对出口企业不利。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12月数据来看,这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判断。所以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前期央行已经推出了全面降准、再贷款定向降息以及下调一年期LPR 5个基点的组合拳,1月17日再度下调MLF和OMO利率10个基点。财政部已向省级财政部门下达了2022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国常会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实施等。综合考虑,我们建议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0%左右,而在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对冲之下,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可能落在5.2%左右。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