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有下一次降息么?

靳毅2022-01-18 16:26

核心观点

1月份MLF、OMO降息带动当月LPR利率下调,或意味着当前一轮降息周期已进入尾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理由一:3月份美联储可能开启加息周期,而从历史上看,央行从未在美联储加息期间,进行过降息操作;

理由二:从中美利差的角度,美国通胀预期持续升温,中国央行需要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留出应对空间,继续实施降息的空间不足;

理由三:从基本面的角度,本轮基本面情况与2019年下半年类似,而降息幅度也应该接近2019年下半年,1月降息后剩余的降息空间不大。

虽然“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不降息”并非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在2022年上半年美国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美联储仍有超预期加息的可能性下,中国央行的降息操作显然会更加谨慎。

若2022年下半年美国通胀预期回落,美联储加息顶部明确在7次以下的话,中国央行仍有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降息的可能性。但若美国通胀推动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上行的话,中国央行在年内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报告正文

还会有下一次降息吗?

事件: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利率10BP,同时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BP,引发市场关注。部分观点认为本次略超预期的降息,意味着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开启。但我们认为,1月份MLF、OMO降息带动当月LPR利率下调,或意味着当前一轮降息周期已进入尾声。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理由一:从历史上看,央行从未在美联储加息期间,进行过降息操作。

2021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速上行至7.0%,为近30年以来的最高值。为了控制愈演愈烈的通胀形势,美联储官员不断展示出鹰派姿态,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也进一步升温。目前海外市场主流预期美联储在今年3月实施第一次加息。

而纵观历史,一旦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即使当时基本面仍有下行压力,中国央行也从未在美联储加息期间进行过降息操作。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制约中国央行降息”的著名例子有3个:

·1999年下半年。1999年6月10日,中国央行进行该轮最后一次降息之后,1999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此后尽管199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减,GDP增速从1999年二季度的7.9%下行至1999年四季度的6.7%,中国央行依然没有进行再次降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央行于1999年10月降准2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2015年10月,中国央行进行该轮最后一次降息之后,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此后,尽管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央行未再进行降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央行于2016年3月份降准0.5个百分点。

·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2018年下半年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当中,尽管受中美贸易争端、民企违约潮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央行并未进行降息,直至2019年8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中国央行才跟随性降息。在美联储加息期间,中国央行通过多次降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纵观历史,央行目前仍没有打破“美联储加息期间不降息”的惯例。考虑到今年3月份美联储进行首次加息的概率较大,中国央行降息的时间窗口显然有限,并集中于今年1-2月份。本次降息在幅度上略高于市场预期,在时间上略早于市场预期,我们倾向于认为,这属于央行在窗口期内一次性降息到位。当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后,央行的降息行为将受到约束。不过从历史案例来看,央行仍可能通过降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理由二:从中美利差的角度,中国央行需要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留出应对空间,继续实施降息的空间不足。

2011年以来,10年期国债中美利差呈周期性震荡格局,历史最低位在50BP左右。虽然当前中美利差为100BP,看似中美利差仍较高,但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开启,美债利率仍未上行到位,预计中美利差在年内仍会进一步压缩。

根据欧洲美元期货合约观察,目前市场主流预期本轮美联储最多加息7-8次。若美联储加息7次,对应10年期美债利率2.0%,中美利差尚有进一步压缩空间;但若本轮美联储超预期加息8次,对应美债利率2.25%,此时中美利差将被压缩至50BP的历史低点。

考虑到当前美国通胀形势有超预期的可能性,美联储加息顶部仍不明朗,中国央行需要留出货币空间,应对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美债利率超预期上行的可能性。若再次降息消耗货币政策空间,当美联储决定加息8次时,中国央行的位置将较为尴尬。

理由三:从基本面的角度,本轮基本面情况与2019年下半年类似,而降息幅度也应该接近2019年下半年。

2019年8月美联储的降息为中国央行降息打开空间。通过LPR改革与下调MLF利率,2019年下半年央行共调降1年期LPR20BP、5年期LPR10BP。

对比降息周期开启的2019年8月与2021年12月的各项经济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12月的PMI、生产、就业数据表现相对较好,消费、投资则表现较差,两个时点的基本面情况比较类似。

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本轮降息幅度也应该与2019年下半年类似。因此若1月份1年期、5年期LPR调降10BP,本轮降息至多再有5BP的空间。

总结

通过中美央行货币操作、中美利差、基本面对比三个方面,我们倾向于认为1月份降息是本轮降息周期的“尾声”、而非“开始”。2月份中国央行仍有降息窗口,但降息幅度可能不会超过5BP。从中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中国央行的降息行为将受到明显约束,但仍会通过降准对冲经济下行。

虽然“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不降息”并非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在2022年上半年美国通胀预期持续升温,美联储仍有超预期加息的可能性下,中国央行降息操作显然会更加谨慎。

若2022年下半年美国通胀预期回落,美联储加息顶部明确在7次以下的话,中国央行仍有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降息的可能性。但若美国通胀推动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上行的话,中国央行在年内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风险提示   中美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金融数据超预期、流动性风险。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还会有下一次降息么?》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月18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吕剑宇 SAC编号:S035052104000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者:靳毅 )

靳毅

国海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

分享对经济、楼市、股市、债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