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研选|明天LPR会降吗?近期宏观操作释放了啥信号?信心比黄金重要

南财研选崔海花 2022-01-19 19:43

南方财经全媒体 资讯通研究员崔海花 综合报道 2022年新年伊始,2021年经济数据、央行降息等接连出炉,向市场释放什么信号?

央行开年首场新闻发布会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 央行2022年4大重点工作:保信贷、调结构、降成本、稳汇率

  • 稳增长:任务紧、出手快。“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

  • 货币政策:宽信用是重点,主动出击、靠前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金融部门要主动出击”“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广发证券:此次发布会宣导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稳增长。目前降息已落地,央行这次也极其明确指出“各个方面也都在发力”,未来几个月经济下行压力大可能会缓解;

西部证券:当前市场对开年能否稳增长“半信”、“半疑”。树立信心是核心,人行近期一系列操作都是在向市场传递信心,假若1月经济与信贷数据仍不及预期,2-3 月或将再度加码。

央行降息10BP

1月17日,央行运用MLF工具投放流动性7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2.85%,降息10BP;7天逆回购投放1000亿,利率2.1%,降息降息10BP。

 

招商证券: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鉴于降息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意义,央行选择年前调降MLF利率,“稳增长”与“宽信用”不足以构成此次降息的充分条件,强化市场预期、进而实现稳就业目标或是此次降息的主要考虑,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中信建投:外部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提前,引发市场预期转变,导致货币政策宽松的紧迫性提升。考虑增速下滑、房地产失速等较为极端的风险事件,仍有调降继续降准和调降政策利率的可能。

明天LPR会调降吗?

周一MLF和OMO降息之后,明天即将到来的LPR报价是否会随之调整?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也相应下行”、“LPR会及时充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更:“过两天,就是20日”,“商业银行对资金成本等各种因素比较敏感,会及时考虑各种因素的最新变化,进行报价”。

多数机构认为LPR会调降:

中信建投:在LPR锚定MLF利率下,MLF利率下降将有效引导LPR报价降低。按照过去几轮货币宽松周期的经验,降息之后大概率还将配合降准继续释放宽松流动性;

中信证券:预计1月20日的LPR报价大概率会等幅度下调,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的问题;

海通证券:预计本周四将会相应宣布调降LPR。5年期LPR不仅是房贷利率的定价参考,还影响制造业中长贷、投资贷款。宽松周期一旦开启,不会止步于一次降准降息。

西部证券:MLF和逆回购降息之后5年期LPR利率下调是大概率事件,这有利于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降低按揭负担,对消费也会有积极的外溢效应。

 

股市、债市接下来如何演绎?

国泰君安:降息后,债市利好窗口短期仍在,股市仍需等待宽信用的积极表现:

  • 债市:依然维持“通胀回落、基本面未触底、宽信用过渡期,短期仍是债券利好窗口期”的观点;

  • 股市:降息效果仍然有待观察,稳增长政策主线面临进一步加码的必要性,仍需稳增长政策加强催化,提示关注后续新老基建的反弹。  

 

东海证券:利好股债。降息直接利好债市,而对股市,降息同时也降低了实体经济的成本压力,有助于提振股市的信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得到提升;

平安证券:因担忧后续“宽信用”效果显现,预计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波动将会显著加大。当前股票市场部分热门赛道估值已调整至历史均值水平,已然落地的“宽货币”和在路上的“宽信用”,均将助力股票市场“春季躁动”行情的到来;

华安证券:以史为鉴,2016年至今4次MLF降息后债强股弱,但股市结构性行情显著。风格上,成长稳定跑赢大盘。综合春季躁动、货币宽松和稳增长举措,权益可能有较好表现。行业方面,关注受益于低利率环境的成长板块以及随着稳增长发力,可能受益的建筑建材、电网等方向。

 

未来稳增长靠什么

2021年全年GDP同比为8.1%,符合市场预期,四季度GDP同比4%,前值4.9%。

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次定调稳增长,稳增长当前有决心、有财力、有行动,但未来稳增长靠什么?

兴业证券: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着需求收缩的压力,市场对稳增长预期仍然较强。从经济数据来看,本轮稳增长的抓手或从房地产、传统基建转向绿色、数字基建。这与当前控隐债、控房产、调结构、促升级的政策思路相一致。

华创证券:旧动能,将以基建对冲地产。新动能中,将通过加码新能源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对冲疫情红利的消退。

国海证券:稳投资,重在结合“十四五”规划,新老基建一起发力。

 

(报告来源:国泰君安证券、西部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西部证券、华创证券、国海证券、华安证券、平安证券、东海证券;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作者:崔海花 编辑:元劳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