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2022经济展望系列之十:以七大政策应对三重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惺惟
2022-01-20 05:00

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面对三重压力,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财政金融室 高惺惟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1%,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增速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四个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9%、5.5%、4.9%、5.2%。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从2021年12月的数据来看,经济运行中仍有不小隐忧,主要体现在消费增速回落以及出口增速回落上。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从导致三重压力的原因来看,一是世纪疫情的冲击。当前,国际疫情继续蔓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加。二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百年变局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变局中也潜藏着新局,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引领本轮产业革命。三是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

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面对三重压力,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较好地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有些事情不用政府去做,市场会自动调节。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健有效,主要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保证财政支出强度,继续减税降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求不能搞量化宽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应贷尽贷,应贷快贷,为经济结构性调整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具有主动性,宏观政策调节库“弹药”充足,能够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第二,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最在乎的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市场主体生存的“空气”。市场主体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用好微观政策,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各级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服务上来,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再掀大潮。2021年10月底,我国市场主体达到1.5亿户,只要能够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就能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强大支撑。

第三,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消除影响经济循环的各个堵点,关键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构调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一定会经历“脱胎换骨”的过程,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经济下行压力再大,也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决不允许打着保供的旗号回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上。要保持不片面追求GDP增速的定力,不能只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好”与“快”:“又好又快”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好”在“快”前,居第一位,处于主导地位;“快”置“好”后,居第二位,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又好又快”,首先就要“好”字当头,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减少排放。

第四,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一是要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来保证,关键是要打通科技和经济之间的通道。这就需要健全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要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三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经济增长真正的动力阶层来自于企业,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第五,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只有继续推进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激活发展动力,更好地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金融体制等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实现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基础上,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带一路”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第六,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协调发展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跑得快,而是要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这就需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就是要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七,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要把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社会保障就是社会稳定器,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就是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发挥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托底作用,增加失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底线。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需要千方百计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降低养育孩子的各项成本,消除种种后顾之忧。

(作者:高惺惟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