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执政一周年:内政、外交政绩寥寥 中期选举结果难料
回首这一年拜登的执政成绩,可用“乏善可陈”形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施诗 实习记者 李依农上海报道 2021年伊始,史无前例的国会山暴力袭击事件震惊全球、一场肆虐的新冠疫情夺去近40万美国人的生命、不断激化的种族矛盾将社会推至愈发分裂的边缘……在这样的“至暗时刻”,拜登于2021年1月20 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这是我们面临危机和挑战的历史性时刻,团结是前进的道路”,在不久前才刚刚发生过暴乱事件的国会大厦里,拜登呼吁着“反对撕裂”,开启了执政的第一年。
一年后的今天,拜登交出的答卷似乎不尽如人意。对内,席卷全美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边境移民、种族歧视等社会矛盾仍未显著缓和;1.9万亿美元的巨额刺激计划“美国救助”缓解经济“燃眉之急”后,推至高点的通胀又使经济复苏的步伐受阻。
对外, 强调“美国回来了”、“外交回来了”的拜登政府也确实带领美国重返“盟友圈”,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回归世卫组织、召开气候峰会……将特朗普时期频频“退群”造成的缺席一一弥补。然而,从阿富汗仓促全面撤军在国际社会激起一片哗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雄心壮志似乎也是决心大于行动。
回顾执政的第一年,拜登在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充满挑战,但也是进步巨大的一年。”
不过,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首这一年拜登的执政成绩,可用“乏善可陈”形容。
内政难有硕果
2021年4月28日,就职100天前夕,拜登首次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从抗击疫情方面已经做出的一些成绩,到提出美国就业计划与家庭计划——拜登在演讲中阐述了其纾困(疫情)、就业(基建)、家庭(教育)“三步走”的施政优先事项。
然而,在一系列核心经济议程的立法事项上,除了疫情纾困法案已于2021年3月份在国会得以迅速通过以外,2.3万亿美元的就业基建计划以及近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则全都陷入了漫长的拉锯。基建法案在经历了漫长的谈判、最终总额缩水至1万亿美元后,才于2021年11月中旬得以通过。 至于涵盖了与气候变化、美国家庭救助、儿童保育、医疗保险等相关条款的“重建更好”法案,规模降至1.75万亿美元后仍在国会受阻。
吕祥向记者表示,首先,拜登1.75万亿美元法案分5年执行,因此最终效果如何仍难以判断。其次,基建计划的资金来源并不清晰,虽然相关法案有提及,但并未详细描述,国会也没有就该问题进行讨论。“因此,基建计划即使能部分实施,最后也可能难以实现拉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预期。”
从疫情防控来看,拜登一反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基调,强调并信任科学。 就职以来,拜登鼓励口罩佩戴、呼吁疫苗接种、扩大检测能力。除了疫情纾困法案通过以外,拜登还兑现了其就任总统时承诺的“将在100天内向美国大众提供1亿剂新冠疫苗”并翻倍达成。此外,确保大部分K-8学校安全重开的承诺也得到兑现。与此同时,虽然最高法院驳回了拜登要求大型企业强制其员工接种疫苗并于每周进行检测的提议,但许多公司也制定了相关的要求。
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强调了其政府在应对疫情上做出的成果。拜登指出,在政策的推进下,近70%的成年人已经完成新冠疫苗的接种;此外,政府将为美国大众提供10亿次家庭检测。拜登在演讲中说道:“ 我们今天与一年前有很大不同,尽管仍然存在问题,但我们不会回到封锁、不会关闭学校。我不会放弃。一些人也许会称现在的情形为‘新常态’,但我称之为工作尚未完成,一切会变得更好。”
但从数据上来看,拜登的一系列政策似乎收效甚微。吕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拜登执政以来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实则比特朗普时期还要高出5万,达到45万。
同样在演讲中提到的、美国所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则是在经济方面。拜登指出,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物价的飙升。对此,拜登表示“应对价格高企最好的办法,是一个更有效率、持续发展的经济。”
拜登继而强调了其执政期间美国在经济方面的强劲表现: 新增就业岗位达到创纪录的640万个、各行各业薪资上涨、失业率于去年12月降至3.9%等。
吕祥则对记者指出,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表面看来失业率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但事实上,这是劳动力直接损失造成的假象。他说:“从去年底的美国官方统计数字来看,在当时81万的死亡人数中,18至64岁的群体占25%,也就是21万青壮年死于新冠。这对一个成熟的劳动市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吕祥还指出,拜登继承了特朗普政府后期“无上限”的量宽政策,带动了股市的超级繁荣,或对未来造成巨大影响。另一个就是通胀问题。他表示,通胀现在已经是老百姓在生活中可以“真切感觉到的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
外交建树有限
早在竞选期间,拜登就强调“外交应该是美国权力手段的首要工具”。他曾表示,当选后将把外交交给专业的人士,重新恢复美国遭特朗普破坏的外交信誉,重建国际社会对美国领导力的信心。纵观拜登此前的参议员生涯,他在外交领域也算是经验颇丰。
在这样的背景下,拜登开启了希望在外交领域上有所建树的执政生涯。重返《巴黎协定》、 阿富汗撤军、试图修复欧美关系等一系列看似大刀阔斧的外交转向,实际上却没有多少显著的进展。
首先是在气候变化方面。拜登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的行政命令,与特朗普时代在环境方面的主张划清界限。但这仅是美国回归国际气候治理大群的第一步。吕祥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民主党所主张的关键政策。在两党博弈中,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的主张。而在民主党内部,也存在一定分歧。
吕祥举例称,比如美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区,西弗吉尼亚州的民主党参议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完全与共和党站在同一边。因此,他认为,“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能走多远,归根结底,是美国主要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拜登执政首年的一个主要外交决策,就是选择在美国遭遇“9·11”恐袭20周年这一特殊时间点结束阿富汗战争。然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对美国而言并不完美。“9.11”事件二十周年前夕,耗时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塔利班入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美方人员仓皇撤离而告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更多,因为无论是在阻止塔利班当政,还是在反恐和掌控阿富汗方面,美国都遭受了失败。从经济和国际影响层面而言,美国也都承受了巨大损失。
此外,拜登还通过出访欧洲等一系列外交手段来修复在特朗普时期遭到破坏的美欧关系。
“在这个美国内忧为主的时代,(拜登)去国外试图寻找外交突破,实际上在美国民众看来是不务正业的。当下的美国内政对外交没有需求,因而在这个情况下,拜登在外交上想得分是非常难的,”吕祥称,“如果仔细回看美国民调的走势,可以看到拜登民调开始下滑的时间是2021年6月,也就是他访问欧洲之际。”
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1月16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仅23%的受访人员对拜登的执政表示满意,其余的受访者则为“沮丧”、 “失望”、“焦虑”等不同程度的不满。
在中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拜登和民主党的执政前景备受关注。吕祥指出,拜登的支持率从执政初期高达正25%的净支持率,到如今的负10%左右,净支持率下跌近30%, 这是在包括特朗普在内的所有历届总统中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对拜登而言,情况已经“非常艰难”。
根据RealClearPolitics网站的数据,截至1月19日,拜登的支持率为40.9%。相较一年前下降了15.1%。
但是吕祥强调,这不代表共和党将在中期选举中获胜,也不代表美国人民不支持民主党就支持共和党。“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低投票率的情况,中期选举结果目前仍难以预测。”
拜登也在发布会上透露,他会继续搭档副总统哈里斯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
(作者:施诗,实习生李依农 编辑:和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