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 |广东省政协委员韩学智: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需完善顶层设计,创新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2022-01-21 16:1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  1月21日,广东2022年两会进行时。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学智长期在金融一线工作,对后疫情时代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易深有体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广东是经济强省,更是民营经济大省,2020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占全省经济比重达54.8%;上缴税收超1.4万亿元,占全省税收比重达59.4%。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4486.58万人,成为稳就业的最大主体。

不过,受疫情及全球产业链影响,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总体盈利水平下滑,投资意愿下降,企业预期和信心受到削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是广东省的宝贵资源和财富,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可能遇到哪些发展上的阻碍?金融机构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还能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民营企业如何加强自身发展,重点需要做好哪些功课?针对上述问题,韩学智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保障

《南方财经》: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您提出该提案的考虑是什么?

韩学智: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是民营经济在广东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在稳经济、促就业、强民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广东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占全省经济比重达55%,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

另一方面,是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发展形势。自疫情以来,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充分暴露,民营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少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发展面临极大压力,甚至面临“活下去”的问题。

最后,则是民营经济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同时,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民营经济保企稳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南方财经》:民营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可能遇到哪些发展上的阻碍?微观层面来看,目前民营企业自身容易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韩学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营企业据行业的不同,分化较大。具体到广东省,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方面,疫情的反复使得人员要素的流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与之直接相关的餐饮、娱乐、旅游等线下化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制造业方面,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社会分工愈发精细、全球供应链不断扩展并深度交织的同时,某个环节的障碍极易引发产生“蝴蝶效应”的系统性风险。如个别国家采取的一些技术“卡脖子”行为,对国内的供应链和代工厂等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相当大的挑战。而且,广东地区民营企业由于受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外贸、三来一补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质量发展不够充分。很多民企规模小,抗挤压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

微观层面看,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决策能力有限、管理水平与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同时受制于决策人的个人能力和决策机构的组织体制、运营机制。广东不少民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制约作用愈发明显。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意识不到战略的重要性,没有合理、长期的战略规划。

此外,由于产权性质差异与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在市场上与国企角逐时往往处于劣势。

《南方财经》: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您认为广东该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韩学智:在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96家上榜,江苏93家,广东61家,广东省以12.2%的入围占比,贡献18.72%的营收占比和25.46%的资产总额占比,而且整个榜单前10家中有5家是广东的企业,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大企业的服务效果,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政策在中小企业层面存在落地不足或支持不够的问题。

建议一是完善政企沟通的顶层设计,借鉴“粤商·省长面对面”机制,建立各地市的“民营企业家·市长面对面”沟通机制,每次选取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会,拓宽政府和民营企业间的沟通渠道。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贯力度,落实减税降费、奖补等优惠政策,针对不同的行业属性、企业性质和经营状况等多维度进行针对性帮扶,确保惠企到位。

三是健全精细化的帮扶培育体系,完善“专精特新”企业评价培育办法,关注民营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打造民营企业梯次成长链条。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好环境治理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确保环保治理对象清楚准确,予以分类指导,区分对待,完善水电气保障,避免“一刀切”。

鼓励创新融资模式,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南方财经》:就您看来,金融机构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还能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韩学智:金融机构应该做好政策的传导者。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中的制造型企业、普惠型企业、支农涉农型企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发展,从贷款政策上引导民营企业向更健康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

此外,利用金融机构的专业性,帮助民营企业优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富运转质量和效率。发挥金融机构的平台作用,助力民营企业打通上下游的资金融通,甚至业务的贯通,帮助民营企业打造良好的经营生态。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建设,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完善风控体系,为民营科技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南方财经》: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如何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推出了哪些创新服务和产品?

韩学智:作为金融国家队成员,光大银行认真落实中央精神,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决做到四个“一视同仁”,即信贷政策上一视同仁,不提高准入门槛;服务效率上一视同仁,不优柔寡断;激励约束上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产品创新上一视同仁,不左顾右盼。

深圳分行紧跟总行步伐,着力于“场景搭建+科技赋能”,立足湾区建设,围绕民营企业的业务生态链,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现金管理为企业打造财资平台,全力为客户提供涵盖“本外币、区内外、表内外”于一体的产品服务。在这方面,深圳分行近期有一个创新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很多果农、菜农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深圳分行的供应链云平台系统,我们为“奈雪的茶”的上游水果供应商在线发放了企业的首笔助农贷款。依托在线1+N保理业务模式,为涉农企业实现了T+0的“光速”放款,将科技助农、惠农落到实处。该笔贷款的高效发放,帮助果农提前回笼了销售资金,帮助企业及时扩大了下一季鲜果的采购规模,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科技赋能,满足各类客户场景化、生态化、平台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践行央企的责任担当。

《南方财经》:您认为广东如何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等问题?

韩学智:建议首先通过税收优惠、奖励补贴、贷款贴息、政策奖励等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其次是鼓励金融机构,完善发展优质民营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基于民营企业应收账款的质押或转让,给予其授信支持,并力求通过线上化的流程改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

然后是创新动产质押贷款模式(仓单质押融资),丰富质押产品和场景。申请企业基于其当前动产(产成品、原材料等)合作的物流、仓储公司的监管能力,由物流、仓储公司向申请企业出具电子仓单,并通过系统交付银行,银行据此发放贷款。通过创新采用“物联网+动产质押”方式,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的科技赋能,解决传统质押模式下,仓储、融资分离,融资及监管机构难以有效风控的痛点,扩宽优质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最后是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光大银行此前与中山相关方面合作落地了多笔业务,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获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被定义为“中山模式”。广东省高新科技企业集聚,知识产权资源丰富,建议在全省推广这一模式。

《南方财经》:您对民营企业如何加强自身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民营企业还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韩学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政、银、企等多方协同,共同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我认为一是希望民营企业能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内外政策变化,选好“赛道”,聚焦主业,做精主业,向专、新、精的方向发展,并做好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希望民营企业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希望民营企业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是希望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强化家国情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建设任务,在爱国、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我想借中国光大集团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求优”的思路和大家做个分享,我觉得同样适用于后疫情时代的民营企业。“稳”字当先,聚焦主业,扎实把业务基础打牢;后而求进,把握新发展格局,强化上层建筑;进而求优,以创新赋能,全面塑造可持续发展优势。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翁榕涛 编辑:李振)

翁榕涛

记者

南方财经大湾区记者/研究员,重点关注券商、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用通俗语言报道行业深度,欢迎大家分享、交流以及爆料。
微信号:wrt74088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