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元宇宙?数字化转型人才如何补?广东省政协第二场“委员通道”聚焦新业态新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柳宁馨 广州报道
2022-01-21 16:0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 柳宁馨 广州报道 1月21日,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之前,第二场“委员通道”也正式开启。

元宇宙技术、互联网从业生态、“土特产”走出大山、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众多社会热点话题在“委员通道”上被提及,5名委员先后上台发言,立足深入实际的观察调研,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柳宁馨摄)

合理发展元宇宙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频率监制黎婉仪:

作为经济界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广播频率监制黎婉仪将目光聚焦在了元宇宙技术上。

2021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掀开了元宇宙概念潮序幕,随后微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该领域。所谓元宇宙,即是一个平行、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云上虚拟世界。

黎婉仪认为,从技术层面看,AR、VR、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基础技术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从经济层面看,与精神、娱乐等相关的消费,在虚拟世界创造了新场地和新逻辑。从社会层面看,以家庭、组织为单位代表着现实社会的群体构建,以区块链社群为单位代表着虚拟社会的个体群体新构造。从制度层面看,互联网新势力打破了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虚拟财富将取代传统财富并进行重新分配。从人类层面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发展,是生命价值的新叙事。

但目前,元宇宙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存在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针对如何助力元宇宙发展,黎婉仪建议,政府应对其提供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探索新技术、新业态,开展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研发,把相关技术平台化、通用化、工程化,同时,加强风险研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法规体系,护航元宇宙技术合理发展。

强化地理标志保护,让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

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

“增城丝苗米、清远麻鸡、梅县金柚、凤凰单枞、化州橘红、新会陈皮……”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在委员通道上为广东优质“土特产”走出大山鼓与呼。

陈日远介绍,这些农产品并非普普通通的“土特产”,而是“地理标志农产品”。所谓地理标志农产品即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生产加工出的独具特色、品质上乘的农产品,并以地域名称冠名。

地理标志农产品,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一头连着乡村农民的“钱袋子”。实现全面小康之后,高品质农产品成为了市场新宠,带动了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因此,加大力度保护和推广我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但目前,广东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还存在在省外知晓率不够高、销量不够大的问题。

对此,陈日远提议一是要严把品质关。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检测和生产环境监测,把牢准入关,健全认定标准和程序。研究出台省级层面的地方性法规,畅通审理、使用、监管各环节,推进品种、技术规范与包装标识三统一的生产模式,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二是要突破品牌关。用好广东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平台,办好大湾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加大活动力度、提升推广实效。此外,发挥广东侨乡优势,运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RCEP协议等制度安排,加大对日韩澳新、东盟十国以及欧盟市场的推介,让广东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出去”征服世界人民的味蕾。

延续互联网人才价值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琦: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琦在“委员通道”上为互联网从业人员生存发展建言献策。梁琦认为,在我国许多地方,互联网人才资源像水资源一样,存在人才紧缺和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

比如,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但大部分基层政府面普遍缺少既懂互联网技术又熟悉行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工业互联网中既懂IT,又懂工业、制造业的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又严重“过剩”,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对此,梁琦建议,一是畅通互联网人才在政府、企业间有序流动的渠道。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创造条件,聘请经验丰富的互联网人才参与政府网络建设工作,组建网络建设辅助队伍,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延续互联网人才的价值。

二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依托高校院所,搭建工业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传统互联网人才的适应能力,挖掘存量人才潜能。

三是加快推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搭平台、建生态,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实现人才共享,不断吸纳既懂数字经济,又懂技术、生产制造的互联网员工团队,解决互联网人才再就业的困境,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 柳宁馨摄)

育新业态让文化“活”起来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林俊敏:

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在文化新业态上有着扎实基础与广阔市场。未来,广东要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林俊敏在“委员通道”上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问题,“新业态文化产业大多与广东本土内容脱钩,反映广东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城市文化、改革开放等题材的内容偏少,同时,产业的整合能力偏弱。”

对此,林俊敏建议政府部门整合广东省内的科技力量、金融力量与传媒力量,形成一个统一的引擎助推内容产业。同时,加大对文化人才的扶持力度,尤其要重视跨领域的人才,以更大的力度留住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广东还可以设立基金与奖项,以荣誉引导和资本助力,让广东文化人才和文化产品脱颖而出,选出具有潜力的文化项目进行重点打造。在产业政策里要注重对青年的引导,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林俊敏建议。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广东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年海:

广东农业基础较好,多个农产品(如水产、猪、鸡)和加工产品(大豆及饲料)在国内名列前茅。“如果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大幅提高广东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年海建议。

针对广东如何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一问题,年海在“委员通道”上建议,一是勘察并核实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和污染情况,对不宜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土地要及时进行调整修编,坚持农田必须是良田的定位。

二是做好佛山南海土地利用改革试点工作。建议建立省市区土地改革小组,在种业用地方面制定突破性的用地政策,在坚持现代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基本农田发展特色粮食生产和种业。

三是在英德整体推进粤东西北乡村产业振兴土地改革和粮食生产示范区。在英德设立“村集体产业园”和九龙“农产品加工中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的建设试点。突出土地的集体支配权,并同时配套相应的土地流转和二三产业建设用地支持政策。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黄浩博,柳宁馨 编辑:李振)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