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金融赋能孵化育成体系,广州打造“赋能服务+”全链条模式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记者林思恩,记者柳宁馨 2022-01-21 16:16

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记者林思恩,记者柳宁馨 广州报道 1月18日,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有限公司(下称“大湾区中心”)主办的注册制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论坛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资本赋能,创新启航”。

论坛上,大湾区中心与兴业证券、华兴会计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进行IPO上市辅导签约,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进行1亿元授信签约,标志着作为国企混改创新实践的大湾区中心迈上新的台阶。

“大湾区中心迈出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大湾区中心以及各服务机构,紧紧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红利’,发挥专业服务优势,推动更多广州企业IPO,为科技创新强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贡献资本力量。”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

打通科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新增的92家A股上市公司中,创业板和科创板占比超八成,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属性明显,募集资金亦位居全国前列。多项指标“第一”背后,是广东紧抓资本市场多层次改革浪潮,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

2019年,广州产投集团牵头成立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聚焦“科创服务平台”,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孵化。2021年,大湾区中心为广州产投集团带来超过投资金额60%的分红,及80倍的投资回报。

“大湾区中心作为国企改革的标杆,一直以来都发挥着资源整合和链接作用,成为政府和市场的‘纽带’,为科技企业和人才提供资本及资源的综合赋能服务。”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东旺在论坛上表示。

三年来,大湾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国资牵头+市场运作”模式,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在引领、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前行,共建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

2021年7月,广州出台《关于新时期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五年全市科技金融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着力挖掘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打通科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大湾区中心首创推出“资金池”“工作站”“特派员”联动机制,联动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员双向匹配工作,通过“双向路演、自主选择”,探索科技金融赋能孵化育成体系的“1+1”模式。

截至目前,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为全市6000余家企业放贷金额超500亿元。11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覆盖了广州市83%国家级孵化器,51.72%省级孵化器,179名特派员精准服务园区企业1000+,促进600家企业获得投融资超过160亿元。

“期望大湾区中心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机遇谋发展,凭借在卓越运营和资源对接的核心竞争优势,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完成上市辅导,做大做强加速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跑出‘大湾区速度’。”高东旺表示。

2021年以来,随着新三板改革的深化以及设立北交所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举措的成功落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搭乘资本和制度的“快车道”,迎来飞速发展机遇。

全国股转公司(新三板)华南基地相关负责人指出,新三板已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拓宽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促进了企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

截至2021年12月底,广州共有203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共有12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34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4家企业首批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居全国第二),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502家,展示出粤企“新”字当头的板块底色。

探索企业上市3.0模式

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综合改革试点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要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打造功能互补、内外联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争取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500家。

“大湾区中心是企业上市的3.0模式。”兴业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业务三部保荐代表人万弢表示,“政府引导、市场调控,大湾区中心通过运营科技园区、对接金融资源,让企业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这是大湾区中心独有的服务优势。”

 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践行者和创新者,大湾区中心在政府部门的指导推动下,汇聚链接政府单位、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创新资源,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赋能服务,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

据悉,大湾区中心已形成具备完整服务链条的科技创新十五大赋能式服务体系,包括政府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双创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上市服务等,打造“赋能服务+”科技创新模式。

“我们汇聚资源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企业通过投资、融资、贷款走向资本市场,让更多的资本来参与投资科技企业。同时,大湾区中心也是科技创新生态成果的受益者。”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

此外,《方案》还指出,广东应探索设立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者,大湾区中心致力于用数字化手段深化科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自 2020年开始,大湾区中心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能力,聚焦政企服务、科技创新服务领域,依托线下服务体系以及关键要素资源,建设“科技金融智慧大脑”。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搭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体系,集中解决科技创新领域政企服务过程中的难点痛点。

目前大湾区中心建立的科技企业数据库已覆盖超过3万家企业,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申报系统和数据交换中心。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记者林思恩,记者柳宁馨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