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不影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22 05:00

但中国也必须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同时避免因政策性问题引发不确定性风险,刺激资本无序进出。

1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近段时期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健,2022年以来升值0.5%。当前我国跨境收支顺差相当高,市场预期较好,都是支撑汇率的因素。未来汇率走势仍受到市场供求、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等多因素影响,汇率弹性增强,双向波动。

自疫情以来,由于出口旺盛、资本流入以及息差升高等因素,人民币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过去两年连续实现年度升值,2021年全年累计升值2.55%。这个成绩是在大部分货币大幅贬值的环境下取得的,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在过去一年出现剧烈贬值。

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依旧保持强势。虽然近日央行下调了公开市场利率10个基点,美元指数也出现阶段性回升,1月2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中间价还下调了7个基点,仍然站在6.35关之上,报6.3492。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11月的2.14%升至2.70%,创2015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时隔逾六年再次超越日元升至第四位。这意味着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趋势性分化依旧未能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震荡偏强,这或许与节前结汇需求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

不过,从全年来看,市场预计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可能双向波动增强。因为中美货币政策的周期分化产生诸多不利因素。首先,支撑人民币强势的贸易顺差可能会收窄,因为疫情期间的商品消费过度透支,随着美国等国家退出应对疫情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经济会走缓,需求会下降,其他国家的供给也会逐步恢复。其次,中美息差会出现显著收窄,目前中国处于降息进程,中美息差已经从2021年12月初的150bp左右下降至2022年1月18日的91bp,考虑到美联储预期今年加息三次,利差收窄是必然趋势。其三,由于美联储的收缩政策,美元指数可能走强,美元指数走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贸易顺差下降以及息差收窄的背景下会增强。

中美政策周期错位对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大。2015年左右,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货币政策同期启动宽松进程,再加上汇改影响,当年曾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现象,引发人民币贬值。但2022年的情况与当年并不相同。

首先,本轮发达国家量宽期间,人民币汇率总体预期平稳,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跨境贷款和贸易融资合计增长8%,低于2009年到2013年上一轮量宽期间年均21%的增速。因此,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政策调整预期增强以后,无论是跨境贷款还是贸易融资,相关跨境资金变动比较平稳,所以未来调整压力比较低。

其次,2013-2014年期间,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强,吸引大量热钱涌入,企业出口结汇率很高,进口付汇率走低。而2015年贬值预期加强,情况出现反转,企业出口结汇率走低,而进口付汇率走高。目前,不存在这种剧烈的预期波动,人民币汇率的投机性大幅降低,金融治理更加完善,可以避免资本大进大出问题引发的破坏性汇率波动。

此外,在全球遭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所有国家中基本面最稳固,经济增速也稳定,尤其是制造业一枝独秀,国内大循环受冲击很小。去年实际利用外资11493.6亿元,创历史新高,还有大量外资配置中国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美国通胀居高不下,若是美联储收缩政策则可能冲击资本市场,因此,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强。资本不会仅仅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而选择离开中国,因为中国几乎是全球资本唯一的安全港。

但是,中国也必须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同时避免因政策性问题引发不确定性风险,刺激资本无序进出。只要中国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出口回落、美元指数走强等因素的影响仅仅表现在市场波动层面,人民币可能存在小幅贬值,但资本大规模流失的可能性很低。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在两难环境下的走势以及货币政策带给全球的不确定性风险,但这对于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规模的中国而言,也并非挑战。

(编辑:陆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