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氢能“国家队”云奔潮涌 为产业注入技术迭代、资金、重组整合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曹恩惠 上海报道
2022-01-22 05:00

1月21日,北京冬奥组委在新闻吹风会上公布了冬奥会火炬接力点位。而备受外界关注的冬奥火炬,也将于2月2日和2月3日的传递结束后进行展示。

这个拥有碳纤维外衣的冬奥火炬,燃烧的正是氢能,而承担该燃料供应的是中国石化。

在1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表示,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除了建设低碳场馆、提供绿电等方式促进碳中和外,在低碳交通体系,以氢能为清洁能源车辆群,承担了场地间主要运输任务。根据冬奥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本届冬奥会将示范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加氢站超30座,而这些交通设施的主要供应者,无不闪现着中国石化、国家电投等“国家队”的身影。

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称,“此次冬奥会,或将成为氢能在国内加速落地应用的分水岭。”

事实上,在本届冬奥会氢能产品供应上,国企扮演了主力角色——从气体供应、存储运,到客车运营,“国家队”身影随处可见。

2021年7月份,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尽管氢能商业化利用仍存挑战,但国企氢能产业参与度的提升,无疑为该产业发展注入了极强的动力。

氢能“国家队”冬奥交答卷

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对于大力投入氢能产业的国企而言,这也是交出自身氢能业务发展最新答卷的“竞技场”。

2021年11月1日,北京冬奥延庆赛区迎来了30辆绿白相间的氢能大巴,开启了试运营。这些氢能大巴上搭载的是我国自主研制打造的“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可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而“氢腾”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供应商,则是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氢能公司。

而在今年1月5日,一支更为庞大的氢能车队再度亮相延庆赛区——200辆氢能客车与200余名运营保障人员整装待发,开启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的交通接驳工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电投处获取的信息,这批氢能客车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与宇通、北汽等国内车企合作生产,最高载客48人,搭载的“氢腾”FCS80型号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净输出80千瓦,总续航里程可达630公里,满足北方城市低温运行要求。

在外界流传的一份北京冬奥会氢能供应商名单中,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成为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环节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作为首个以氢能为主业的央企二级科技型企业,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围绕燃料电池与PEM制氢两条业务主线,构建自主化材料部件研产一体化体系。

PEM制氢是水电解制氢的形式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材料部件方面,该公司已掌握催化剂、扩散层、质子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材料部件的关键核心技术及工程化生产工艺,支撑燃料电池和PEM制氢技术链、产业链实现材料级全自主化;在自主化装备产品方面,该公司已面向市场推出百千瓦级大功率燃料电池产品,正在同步开发百千瓦以上产品,同时在PEM制氢产品上,其深耕友好适应风光发电特性的高性能、长耐久PEM制氢技术,已开发20Nm3/h制氢样机,正在开发兆瓦级设备并将于年末实现示范应用。

在制氢环节的投入,使得国家电投有了布局加氢环节的支持。去年8月4日,该集团位于中关村延庆园的加氢站,经过站—车联调试验,完成了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氢燃料公交首次加氢测试工作,由此也进入了冬奥会加氢站的供应商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氢环节,中国石化等国企成为不可忽视的供应者。去年9月份,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宣布,该集团在北京冬奥崇礼和延庆两大赛区规划建设的4座服务冬奥加氢站正式投营。而在今年1月份,国内首座站内氢气检测实验室——中国石化西湾子氢气检测实验室也正式投运,可提供燃料电池氢气的13项典型指标检测,保障冬奥会氢能质量安全可靠。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氢站不仅可以成为一个多种能源综合的实验系统,同时也是氢能制、储、运、加的集成平台。其中,氢能的储运环节,是影响氢能向大规模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本届冬奥会上,承担氢能储运的主力之一是国企中集集团(000039.SZ)旗下公司。1月10日,中集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介绍,截至目前,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安瑞科已为北京冬奥及冬残奥会提供了30多台氢气管束式集装箱、10多台50MPa储氢瓶组和1台全集成加氢站设备等氢能装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驱动下,氢能源有望走向能源体系中心。且随着以央企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产业参与比例的逐步提升,国内氢能行业产业化节奏有望提速。”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氢能产业化“国家队”效应溢出

1月21日,交通部公开发布《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将推广电动货车和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如在张家口等城市推进城际客运、重型货车、冷链物流车等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

事实上,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已经作为未来潜力产业之一获得了前瞻性规划。尽管当前在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利用方面,氢能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有业内人士亦指出,依托大型能源国企,可以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下降。

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2050年,国内氢能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于是,在这条万亿赛道中,注定不缺巨头。纵观2021年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国企动作频频掀起了行业波澜。仅在去年12月份,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船舶、中海石油等国企陆续公布了其在氢能制取、加注等环节的进展。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中国石化在氢能业务上的发展速度在央企队伍中“一马当先”。该集团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之一,便是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石化计划建成油氢合建站、加氢站1000座。

2021年11月26日,中国能源建设发布公告称,拟斥资50亿元设立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该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大兴区,为中国能源建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去年年底,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完成了10.8亿元的A+轮融资,未来科学城、国开装备、东风资产、三峡资本、中信建投、弘毅投资等16家机构跟投。

针对国企氢能产业参与度提升的现象,中信证券认为,或为行业注入三大动力,“央企多元化下覆盖产业链条长、技术积累丰富,有助于氢能在新领域、新场景的应用推广,给行业带来技术迭代动力;央企在传统主业上现金流积累充沛、融资成本低,预计可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动力;央企在政策以及资源整合上也有优势,有望为行业优化重组带来整合动力。”

不可忽视的是,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冲击和政策预期的收缩,国内氢能行业产出节奏一度放缓。但随着2021年下半年以来氢能政策升温,国内氢能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对此,中信证券认为,展望未来1至2年,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还将有不断的叠加,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群还有望扩容,产业顶层设计也有望出台。

政策升温叠加“国家队”效应,我国氢能产业有望迎来发展加速期。

(作者:曹恩惠 编辑:包芳鸣)

曹恩惠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邮箱caoeh@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