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代表孙志强:未知应用领域将成机器人新增长点 应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工业软件重大攻坚

21世纪经济报道 柳宁馨 广州报道
2022-01-22 05:00

未来中国机器人及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应牢牢盯住突破口,找准自身定位,抓住发展机遇,深挖行业需求,切实做好质量和成本管控,谋求抢占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1月20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前,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也将焦点放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上。其中,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是重点发展方向。

作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基础支撑,我国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情况如何?广东如何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进程、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对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下简称“南方财经”)专访了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

转向未知应用领域竞争

南方财经:你今年的两个建议分别关注机器人产业应用端的发展和国产工业软件的推动这两个方面,能否介绍一下建议的具体内容?

孙志强:我比较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具体包括如何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商的技术创新能力,着重突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在应用端的技术瓶颈,进而将技术和产业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

另一个建议则关注如何加快推动实现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进程,构建我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软实力。发展国产工业软件不仅是中国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更是实现“数字中国”的重要手段。

南方财经:在机器人产业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如何加快解决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孙志强:首先要加强高端装备技术研发能力,完善产学研运行机制,建设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体系,支持筹建国家大型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加强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发建造,开展颠覆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其次,在国家层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资本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的研发往往需要高投入,可通过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设立创新专项等方式,支持有条件企业加大加快培育相关创新链和完善产业链,同时鼓励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等资金投入到高端装备自主研发上。

此外,还需要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可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采取税收补贴、提高专项支持补助力度等形式,推进装备制造业技能人员在职培养,创新高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南方财经:《“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解决哪些问题?

孙志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在从形成期转向发展期,正进入产业结构优化的黄金期,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机器人市场的争夺在于细分领域,中国机器人产业必须不断创新技术,满足应用行业不断转型、升级并持续细分、开拓的需求。

要想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弯道超车,一是要在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市场拓展;二是提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的综合能力;三是实现机器人与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可以说,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正在由已知领域应用的竞争转向未知领域应用的竞争。

此外,还需要加快发展和应用前沿技术尤其是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会引发未知领域应用的爆发性增长,衍生大量潜在新产业、新业态。未来中国机器人及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应牢牢盯住突破口,找准自身定位,抓住发展机遇,深挖行业需求,切实做好质量和成本管控,谋求抢占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工业软件需要系统“突围”

南方财经:当前,国外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比例达90%以上,国内工业软件占比仅7%左右。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志强:当前,虽然国内部分企业在工业软件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发展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

我国工业软件企业自身能够聚集的资源明显偏少偏弱,这就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成本、分担开发风险,尤其是助力市场推广。但当前缺乏在应用端推广工业软件的相关扶持政策。例如,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工业软件的税收优惠政策。

工业软件行业属性太强,测试验证成本巨大,对很多制造企业来说投入大产出小,因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而研发工业软件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人才,包括机械、电气通信和软件工程等,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高。此外,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也会抑制工业软件自主研发的意愿。

南方财经:工业软件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背后不可或缺的底层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产工业软件有哪些优势条件?如何弯道超车?

孙志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产工业软件优势包括机器人及制造业总体发展实力居全国前列;产业链条基本建立,融合应用趋势加强;软件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市场环境有优势;软件发展人才基础较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政府层面支持自主工业软件一方面可以重点聚焦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领域,以应用为牵引,借助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的丰富行业经验,加快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培育一批优秀的工业软件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产品仿真设计、供应链协同等通用型服务,逐步建立安全可靠的新型工业软件生态系统。

另一方面可组织省级工业软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工业软件相关重大专项,通过专项资金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对工业软件的重大技术瓶颈进行突破。也需要建立相关的人才培育机制,为技术创新突破及普及使用提供支撑,并加大工业软件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此外,还可以推动建立新的工业软件标准,统筹推进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中间件、工业APP、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在行业企业内的全面推广应用,组织工业软件精准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应用工业软件。

南方财经:你对广东加快推进工业数字化进程、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有何建议?

孙志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智能机器间的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最终机器与人连接起来,人可以更高效做决策,实现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全产业链数字化,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使产业发展更健康。

目前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上,智能机器处在基础的重要位置,其要通过采集分析智能机器的数据,追溯上游零部件生产、供应情况,甚至通过对零部件的数据分析获得上游原材料情况。

通过对以智能机器为基础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数据追踪,不仅能帮助了解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还可以获得不同应用行业的生产数据,继而跟进其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这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意义。

(作者:柳宁馨 编辑:张星)

柳宁馨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外贸、区域产业及教育。邮箱:liuningxin@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