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二次创业”:借势“横琴+”再突围 求索“产业第一”方法论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鲜明信号,今后五年,珠海将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
近日,地方两会相继公布了城市“家底”。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广东目前已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城GDP超万亿元,而作为老牌经济特区的珠海,2021年GDP预计突破3700亿元,全省排名至第六。
实际上,一直以来,珠海的“光环”并不弱,从经济特区建设伊始,到成立横琴自贸试验区,珠海长期以来被政策红利加持,但始终存在发展不充分、优势不突出的问题。未来珠海应该如何补足短板,奋力推进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珠海又该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实现产业突围?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落地,珠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方向也更为清晰。珠海明确提出,要以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等工作为抓手,并强调做好“横琴+”大文章。两大路径为珠海的发展开拓了想象空间。
当前,珠海传统产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生态加快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全省第二。
2021年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元年”,珠海在推进、支持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产业工作上开了个好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10多家,合作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已超过800家,澳门街坊总会、澳门妇联、澳门的社团组织相继落地横琴,琴澳社会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在受访专家看来,珠海应该聚焦特色产业制定清晰的产业路线图,进一步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存量调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量工作。同时,用足用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自由港和珠海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等有利因素,有力支撑澳珠极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
“横琴元素”已经成为提升珠海产业结构高度的核心动力。 视觉中国
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
世界不乏“珠海制造”身影。仅以打印耗材行业为例,珠海生产的色带、兼容喷墨盒、再生激光碳粉盒产品占有近90%、70%和30%的全球市场。
天威集团副总裁张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天威1988年在珠海投资设厂开始,珠海正式发展打印耗材行业,后联合赛纳等代表企业,通过创新推动、良性引导,如今已经形成了集成品、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制造、销售、服务等600多家中下游骨干企业的打印设备及耗材产业集群。
类似打印耗材行业,珠海的产业发展似乎颇为依赖“龙头”引领模式。
珠海通过引入中航工业通飞,相继吸引了MTU、翔翼、西锐飞机生产线、民航校飞中心南部基地、通航飞行服务站等一连串航空产业项目,打通了飞机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飞行培训、航空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研发生产整个产业链条。
不少业内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为:起步早、包袱小、差异化。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权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以往珠海走出了一条与国内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避免了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但这也同时让珠海错失了一些产业发展的机会。
“城市管理包括土地管制相对比较严格,让一些民营经济错失了野蛮生长的机会,导致今天的珠海民营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发展动能不够。”刘权说。
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珠海的发展方向逐渐摇摆向旅游等产业,但产业规模一直难有较大突破,其似乎也认识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制造业。于是,珠海将突围目光重新聚焦于此——2006年,“工业强市”写入珠海发展战略。
彼时,以格力集团为龙头的电气机械制造业、以伟创力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以碧阳和长兴化工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中下游产品产业及以丽珠集团和联帮制药为龙头的医药制造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四大行业共集中了258家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等8个高新区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珠海高新区实施“特色突围”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构建了一批具有高新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森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历届政府长期恪守“走不一样的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与其他城市发展传统制造业起步不同,珠海从引进和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起步。
得益于此,珠海先进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过去五年来,珠海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8.2%、30.9%;金融、会展、物流等产业增长态势良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67.3%。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鲜明信号,今后五年,珠海将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快速提升城市能级和量级。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分析称,珠海确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就是先有产业的基础,然后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样对于珠海的发展才是有利的。
当前,珠海正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21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增长50.1%,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3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存量抓“转型” 增量抓“新兴”
“产业第一”是今年珠海两会一再强调的关键词。珠海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产业第一,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等一系列发展路径。
林江认为,珠海的“产业第一”有两大思路,一是在存量市场上下手,抓传统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在增量空间上发力,抓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存量调整方面,珠海要依据基本盘做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家电、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在增量空间上,珠海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明晰的产业路线图,包括产业所需的融资、技术、人才、供应链、消费市场等。
珠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亦明确,紧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转型机遇,立足珠海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为抓手,围绕“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大路径,培育形成一批“引领型”未来产业与“强基型”未来产业。
张涛表示,“有中生新”即结合当前珠海的产业结构特点,以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来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和竞争力提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升级。
以打印设备及耗材行业为例,张涛坦言,目前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瓶颈。“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显著,疫情影响下“出口依赖”型的发展模式也增加了产业持续发展的风险。
例如,多年来行业龙头企业虽然在自主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产业配套、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和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和加强,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珠海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也有相应布局。根据规划,到2023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100家工业互联网产业标杆企业和50个具有行业先导性的5G应用场景,建设1个工业互联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超过7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
珠海国资2020年总额达11761.38亿元,珠海跻身国有资产“万亿俱乐部”城市,其在引进新兴产业上作用巨大。
以珠海市属国企为例,在战略投资方面,其通过投资并购成为8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和并表上市公司6家),助力企业向该领域头部攀升。
此外,在财务投资方面,珠海市属国企聚焦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珠海市重点布局的战略性产业领域,先后投资或引进了芯耀辉IP、壁仞GPU、芯动科技、拍字节、开拓药业、臻谱基因、冠宇电池、云洲智能、万里红、高景太阳能等重点项目,助力珠海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还注意到,珠海在精准高效招商引资方面留足了预算。珠海市将组建100亿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资金池,预算安排16.3亿元重点用于培育壮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并安排珠海基金二期出资5亿元,重点支持先进制造、医疗健康、集成电路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符合珠海市产业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借势“横琴+”跨越发展
目前珠海市GDP在全省排名第6位,在不少受访专家看来,珠海从众多城市中实现突围,珠海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结合现有的政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
尤其是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落地,珠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方向也更为清晰。
从数据可见一斑。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不断加快,横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2.8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近407亿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登记商事主体数量超过5.5万家,澳资企业超过4500家。2021年1-11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9.4%。
王森表示,“横琴元素”已经成为提升珠海产业结构高度的核心动力。自从横琴大规模开发以来,占珠海GDP总量的比重一直在持续扩大,增速也持续高于珠海GDP增长的平均水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际上是起孵化、引领的作用,它的产业可以外溢或辐射到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
以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例,目前,在合作区内注册的科技型企业约9000家,其中澳资企业近8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6家,珠海市独角兽培育入库企业16家。此外,合作区头部股权私募20强机构投向合作区及珠海市的项目总计147个,总投资额达222亿元。
“从近期来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珠海的产业影响和外溢作用有限。长远来看,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逐步壮大,对珠海的影响会逐步凸显。这需要时间。相比于合作区产业对珠海的影响,政策红利对珠海的影响会更多,也更值得期待。”刘权说。
珠海市明确提出,要充分用好合作区释放的制度红利、区位红利,进一步深化珠澳规划协同、发展联动、文化交融,支持澳门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
刘权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目前定位为四大产业,金融业发展迅猛,其规模已占到横琴GDP近三分之一,旅游和会展也发展很快,以长隆为龙头的一批旅游和会展业布局横琴,为珠海和澳门旅游和会展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带动作用。
但也必须认识到,当前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产业要成规模、起势头还需时间。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方面需要积累和沉淀;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方面,要利用好澳门在医药和先进器械方面的快速审批机制,为横琴在中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提供快捷通道。
刘权认为,在深入挖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制度红利方面,最为关键的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贸能否大发展,粤澳共建横琴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是否能快速推进对共建珠澳旅游、会展、高端消费、跨境电商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可以快速带来横琴人气、商气,解决横琴人气不足、商气不旺的现状,为珠海和澳门长远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022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亦明确,今后五年,珠海将探索“横琴政策+珠海空间”发展新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广东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
为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引领珠澳合作,珠海也提出了不少举措。比如,2022年,珠海将完善与合作区相关机构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配合推进“分线管理”,联动做好项目引入。同时,着力打造“洪保十”片区,加快筹建鹤洲新区,推动各区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开放协同、功能协同。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广东省政府横琴办副主任叶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横琴的发展离不开珠海,尤其是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区有着制度设计的显著优势,是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的高地,珠海各区甚至相关行业,都应该把握合作区这一有利条件。毕竟合作区的空间非常有限,比如发展高端制造业方面,除了承接合作区制度创新溢出效益最有优势的“洪保十”片区,珠海各区域均有条件与合作区进行良性互动,形成产业配套,构建上下游衔接的合理链条。
(作者:彭敏静 编辑:李振)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