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双万”东莞: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玮,高靖琳 东莞报道
2022-01-25 05:00

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东莞这个“弹丸之地”的发展总是善于借助“外力”,并将其巧妙转化为内生动力,从而不断获得发展。

“东莞成为我省第四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1月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宣告了这一消息。就在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2万亿元省份的同时,东莞也成为全国第15个GDP超过万亿、人口超过千万的“双万”城市。

作为“世界工厂”,开放是东莞经济发展的特色也是“密码”。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启幕,大量外资涌入,推动东莞从农业县向工业市转型。“三来一补”为东莞制造业注入了初始动力。进入21世纪,东莞产业转型不断深化,开放基因也进一步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领域显现,通过引入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与科研平台,东莞先进制造业正加速崛起。

从1979年到2015年,东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基本保持每年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比增速最高达439.88%。此后,随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东莞本土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壮大,2014年民营规上高新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之和,更比2011年增长了714.1%,2021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增加至7387家,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创”,东莞这个“弹丸之地”的发展总是善于借助“外力”,并将其巧妙转化为内生动力,从而不断获得发展。随着转型升级,东莞这座位于珠三角中心,夹在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之间的制造业重镇,也逐步探索出自身的独特发展路径。

搭平台聚创新动能

1978年9月,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开业。外资涌入给曾经的农业县带来新设备、新材料等生产要素,开启从农业到工业的第一次转型。

位于东莞中南部的大朗镇是这场转型的参与者。1979年,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在大朗开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大朗毛织一厂,首次将100多台手摇织机和7名技工带入大朗。依托这批当时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大朗开始了以毛织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化发展路程。

随后几年,越来越多港资毛织企业落户大朗,大朗毛织产业逐渐兴盛。不仅毛织,先进的机器设备、技工技术以及产业人才的涌入,推动制造业在东莞“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集聚。

“大朗毛织是典型的技术引领型产业集群,通过最先进的加工技术,逐步吸引纱线、物流、贸易市场等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逸尚创展POP全球趋势副总裁张巍表示。

发展至2020年,大朗毛织全产业链市场交易额已达600亿元,年产毛衣8亿件,占全国产量的18%。目前,大朗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15家,工业增加值138.60亿元。

“夹”在三个全球一线城市之间,东莞承接着香港、深圳、广州的辐射带动。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各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崛起,打响了东莞“世界工厂”名声。2016年至2021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968.16亿元快速增加至5008.81亿元,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九大产业为主导的“五支柱、四特色”工业发展格局。

但是,随着人口红利消逝、土地成本上涨,加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袭来,东莞不得不开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其中,一个重要逻辑仍是大力吸聚创新外力,包括引入布局大科学装置、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借此加快从世界工厂向科创高地迈进。

“东莞是制造业之都,但部分加工制造业仍然处于价值链底端,转型升级要向研发和设计延伸,这时候科技创新就是关键。只有依托科技创新才能立足在产业链科技前沿,提高附加价值。”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表示。

2006年7月,东莞市与中国科学院及广东省高能物理研究所签订共建散裂中子源协议,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就此落户东莞大朗。2018年散裂中子源的建成开放,标志着东莞转型再提速:从要素驱动的传统制造到以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

“我当初回国就是看中科技创新平台和散裂中子源装置。”曾任英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的张书彦表示,科技创新平台是吸引高水平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

“东莞一方面通过建设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吸引科技人才,从源头进行原始创新,另一方面则面向东莞市场需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种‘一推一拉’双向发力的独特模式,有效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张书彦说。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东莞全市实验室数量从90个增加至120个,公有企事业单位科学技术人员从4.32万人增加至4.71万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快速增长至724个。

“随着创新资源不断集聚,东莞开始引进众多新型研发机构,搭建起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这也是东莞走在全国前列的举措之一。”张书彦表示,目前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已探索形成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种途径,依托省级重大科研专项或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解决高端热作模具钢国产化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卡脖子”难题。

2016年至2020年,东莞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从24个增加至3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从143.40亿元增长至308.42亿元。同期,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也从4073.2亿元翻倍增长至12218亿元。

“通道”变“沃土”

“夹”在三个全球一线城市之间,东莞承接着香港、深圳、广州的辐射带动。

近年,东莞陆续招引了华为、大疆、大族激光等龙头企业落地。2018年,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片区建设的欧洲小镇正式启用,超1.2万名员工从深圳迁至东莞,同年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也正式在松山湖动工。随着华为迁徙至东莞的产业链,包括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软件等供应商,直接拉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深圳产业转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企业到东莞购地43宗,购地面积达218.2万平方米,东莞是深圳企业在珠三角内部转移的首选地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东莞土地等成本正逐渐上涨,优势渐弱。2019年东莞市工业用地楼面价为401.76元/㎡,是珠三角9市除广州和深圳外工业用地楼面价最高的城市。

随着成本上涨带来的优势减弱,东莞开始极力避免成为简单的“通道”城市,并力图让三个一线城市乃至全国全球的创新资源能够持续落地,加快成为创新发展的“沃土”,而多年累积形成的强大产业基础和配套优势成为了东莞滋养沃土的主要“肥料”。

截至2021年末,东莞拥有超过146万户市场主体,居全省地级市第一,19万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了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这不仅形成了完善生产配套,也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丰富应用场景。

“东莞拥有超千万人口规模以及超过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庞大的制造业产业发展需求。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社会治理场景和工业应用场景。”数据科学家、先知大数据创始人余旸表示,营商环境也是东莞吸引创新资源的关键因素之一,东莞特殊的市镇两级管理模式使得决策链特别短,管理链条简洁,相对于传统的“市-县/区-镇/街道”多层决策链条,信息不容易变形,流程也更简短快速。

作为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2021年东莞共铺开24方面84项具体任务,并向省提出第二批11项支持事项,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业空间拓展、科技体制改革、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放管服”等改革不断朝纵深推进。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东莞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18位,超过泉州、佛山等市。

“目前,东莞松山湖片区已建成了比较好的公立、私立小学和中学,可以基本解决科研人员都比较关心的孩子教育问题,让许多研究员可以举家入驻。”张书彦表示。

从2016年至2020年,东莞全市普通小学数量从328个逐步增加至335个,普通中学数量也从231个增加至254个。2017-2026年,东莞还将投入192.53亿元实施医疗卫生工程,推进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创建高水平医院,建设一批区域中心医院,支持镇街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鼓励建设民营医疗机构,新建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等项目。

《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东莞“人口吸引力指数”位居全国第3位,其中集聚高层次人才超15.6万人,人才235.2万人,熟练产业工人超500万人。

科创企业“孵化术”

另一方面,近年东莞探索在“五支柱、四特色”产业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过去,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东莞传统优势产业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后来在华为、OPPO和vivo三家龙头企业带动下,整体呈现‘星月同辉’的发展态势。但是又存在‘一枝独大’的问题,如果一直靠‘三部手机’拉动增长,外部市场存在的战略性风险将对东莞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曹秋静表示,因此东莞一方面加快“换动能”,将创新作为未来发展重要增长点之一;另一方面是拓空间,盘活存量用地。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东莞反应敏锐的一个表现是,及时调整企业支持和培育模式,促进大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企业孕育诞生。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东莞拥有7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排名粤港澳大湾区第二,仅次于深圳(169家),高于广州(68家),并大幅领先佛山(35家)、惠州(26家)、珠海(11家)、中山(8家)等市。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对创新型企业的孵化成功率超过90%。这是东莞“育企有术”的一个缩影。2014年,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香港科技大学原工学院院长高秉强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等在东莞联合发起成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一个按照“政府资助、企业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孵化载体。目前,该基地已引进近30个香港毕业生到园区创业,孵化多个独角兽和小独角兽科技企业,其中包括李群自动化、云鲸智能、海柔智能、逸动科技、卧安科技等,累计孵化创业实体80个,累计总产值超过35亿元。

李泽湘曾表示,孵化成功率之所以能刷新全球最高水平,与东莞多样化的产业资源,得天独厚的供应链体系,政府的全力扶持以及机器人研究院的创新模式和服务体系息息相关。

模式创新方面,该基地融合哈工大深圳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等院校和科研平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资源与经验,探索创立快速培养创新创业团队的“科创训练营”,目前共举办19场创业类竞赛活动,累计培养创业者1352名。

此外,聚焦最令初创企业“焦虑”的融资环节,该基地在2014年底联合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共同成立香港清水湾创业基金,用于基地孵化项目投资。截至2021年中旬,清水湾资本已投资支持32家在孵初创企业,累计投资金额超1亿元。同时,该基地引入的境外著名风投资本也累计帮助40家在孵企业获风险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作为医疗器械生产商,供应链支持非常重要。”2020年入驻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妙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智衡表示,得益于完备的配套供应链、产业基地的专业指导,以及政府给予的人才支持、经济补贴和政策引导等,入驻基地后公司主研产品——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周期缩短至少一年,目前旗下部分产品已落地超过60家医院。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还只是一个缩影。从最早在2017年开始对高潜力企业实施“针对性辅导”的倍增计划,再到打造“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领航企业”的先进制造体系,东莞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育企之路”。

截至2021年末,东莞已拥有超过19万家工业企业、超过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的头部企业、22家超百亿企业,这个庞大的企业梯队,构筑了东莞先进制造发展的有力基石。

东莞市市长吕成蹊表示,未来东莞将进一步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全年培育若干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0家百强瞪羚企业,新升规企业超过600家、高企总数突破8200家。

(作者:郑玮,高靖琳 编辑:杜弘禹)

郑玮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法治、财税、统计、人口流动的动态和趋势。邮箱:zhengwei@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