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展新格局:“经济标兵”迈向“全能榜样”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深圳报道
2022-01-25 05:00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的角色与使命也更加多元,既要自身发展,又要合作共赢;既要先行,又要示范;既要做“经济标兵”,又要做“全能榜样”。

深圳2021年的经济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但按照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77万亿元的表现来看,深圳GDP大概率将迈过3万亿元的大关。据南方网1月20日的消息,深圳成为国内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之后,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的城市。

经济总量迈过3万亿元大关的背后,深圳在过去一年里面临了不少压力。

深圳特区40余年的发展历程里,从来不乏挫折、质疑,但这并没有妨碍深圳一路前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在充满挑战的2021年,深圳的经济表现仍然颇多亮点。

在2021年年末重磅的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洽谈签约项目超过260个,投资额预计超过8200亿元,签约项目和预计总投资额均再创新高。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度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榜单,深圳有21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伴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的迁入,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增至9家。而展望2022年,比亚迪、顺丰控股、平安银行将有望同时跻身世界500强阵营。

无论是从城市的吸引力,还是从发展后劲等角度来衡量,深圳仍然欣欣向荣。

更重要的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的角色与使命也更加多元,既要自身发展,又要合作共赢;既要先行,又要示范;既要做“经济标兵”,又要做“全能榜样”。

而无论是在哪一个评价体系中,过去一年里,深圳都堪称交上了高分答卷。

深港合作再创新局

深圳的崛起,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改革创新与深港的密切合作,不同于早期的“前店后厂”,深港合作早已迈向了更高层次。

过去的一年里,深港合作迎来了诸多新进展。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深港合作区扩区尘埃落定。15平方公里扩展至120平方公里,深圳机场、会展新城、海洋新城、宝安中心区、大铲湾片区等重要区域都纳入了“大前海”,高科技、高端制造、空港、港口等多种元素集聚,相比于此前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形态,是巨大的丰富与扩充。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海扩区后,区内产业能够与香港的新定位更好地衔接,从而为香港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港另一个重要的合作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迎来了新的重大进展。

2021年10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园区开园暨项目签约入驻活动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举行,15万平方米科研新空间开放运营、启动改造,18个重大科研项目平台集中签约、启动入驻。

这15万平方米里包含了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部分物业空间,让有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业务的香港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领先科技企业先行落户深圳,这一举动也被视作为深港合作的新升级、新突破。

在签约的项目中,深圳晶泰科技是一家以计算驱动创新的药物研发科技公司,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佩宇接受采访时表示,入驻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正是被福田区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所吸引,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园可与周边药品和器械的品种公司结合,帮助药企做早期的药物发现和机械研究,再由监管机构将相关项目推到临床和上市,形成“一条龙”的服务。

张佩宇说,“未来晶泰科技将借助香港和深圳的基础研发力量,最终实现在公司平台与合作区内相关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合作下,把重量级的管线推到临床和上市,进一步为深港、大湾区乃至国家的新药研发发展助力。”

香港方面,也释放了积极的合作信号。2021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施政报告,提出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北部都会区将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格局,“三圈”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双城三圈”引发了“深港大都市圈”的遐想,深圳、香港更紧密的携手,被坊间称作将诞生“超级经济引擎”。

最近,在香港第七届立法会第一次会议上,林郑月娥向议员介绍了北部都会区的多项关键项目进展,她还表示,稍后将到访深圳与深圳市领导交换意见,讨论落实三项跨境铁路项目。

在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看来,具有人缘、地缘、机缘特色的深港合作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新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由深圳单边单项阶段性推进转变为了深港双边协同对接共进。

改革新突破

前海富思传媒(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润富是一名来自香港的创业者。《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后,最令他激动的一条表述是:积极稳妥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研究在前海合作区工作、居留的港澳和外籍人士参与前海区域治理途径,探索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人士担任前海合作区内法定机构职务。

陈润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些特定行业的香港专业人士今后有机会进入到机构任职,从而更深入地参与到相关产业政策制定以及管理工作中,这将可能更好地促进深港两地的制度对接。

的确,在诸多经济观察人士看来,前海不仅在物理空间上迎来了扩容,更迎来了制度创新的“扩容”。

郭万达表示,《方案》强调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包括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等。

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也是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根本路径。

过去一年多里,深圳一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深圳证券交易所时隔21年恢复了主板发行功能,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正式实施,形成了“主板+创业板”的市场格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也顺利上市;率先制定了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探索促进数据要素便利流通、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供给,成为我国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立法;实施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我国境内第一宗个人破产案件已经裁定生效;率先制定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等。

其中尤其引起广泛关注的是,2021年7月,深圳审结全国“个人破产”首案,“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在经济上获得了“重生”的机会。深圳曾在《个人破产条例》的立法解释中称:为个人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创新创业,为社会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也是保障深圳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社会需要适合创新创业的环境,让人敢于冒险,而对于冒险的后果需要有制度性的规定。深圳所形成的经验,将来可能在全国复制和推广。

深圳的改革红利也在不断释放。港澳涉税、规划、医疗等专业人士获准在深圳提供服务;在港澳上市的9种药品和2种医疗器械率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获批使用;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有商事主体380.4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创新新气象

2021年最后一天,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披露了全年的营收,6340亿元人民币,这对比2020年下降了28.9%。

华为固然在面临着严峻考验,但同时,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数已突破2.2亿台,站稳了脚跟。郭平说,“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尖利,发出的光就越璀璨。”

风云变幻的背后,华为也在不断开疆拓土。2021年4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联合华为发布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不仅搭载了华为H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华为“第一车”刷屏;6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0月,华为携手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了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规模达1300MWh。

另一家深圳名片企业腾讯,新年伊始在央视黄金时段推出品牌形象片,主题为“以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自2018年腾讯提出“拥抱产业互联网”以来,此次再发出新的信号:加速融入实体经济。

这也是腾讯第三次在央视投放广告,此前两次对应的企业发展节点或广告主角,分别是转型开放平台战略,以及微信支付。

40余年里,深圳的创新密码之一在于,不断的突破、迭代与进阶。深圳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在公开演讲中指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现在的华为还是以前的华为吗?腾讯还是以前的腾讯吗?”

唐杰还指出,城市的增长可以划为两个部分:一是内生性的,就是一旦创新企业成长之后,内在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二是有新的产业进入。

所以,未来看深圳,一是看华为、平安、招商,包括大疆这样的企业还能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它们的生命力就是深圳的生命力;第二,深圳未来产生大企业重要,但产生创新企业更重要,深圳的成功不在于出现了大企业,而在于出现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创新存在于分工产业链的环节。

可喜的是,2021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这对比2016年的8037家,已经翻了一倍有余;拥有1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新登记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同比大幅增加了78.8%。

巨大的创新企业存量以及源源不断涌现的增量,都将是支撑深圳未来创新版图的生力军。

深港协同,也在结下新的产业硕果,并为未来深圳经济新动能的孵化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创办于2019年的思谋科技,是一家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新一代AI技术,打造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创办不到2年后,已经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思谋科技由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尖专家、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贾佳亚创办,创业团队成员也主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

一直以来,深圳被认为长于产业化,而基础研究是短板。而深圳正在迎难而上,打造以基础研究为起点的全过程创新链。

深圳主政官员强调,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力争早日把“卡脖子”的手甩掉。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深圳经济特区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其中首要的一条即是: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深圳一位经济观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圳身上挂的“附件”越来越多,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布局越来越多,比如,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大,产出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从GDP数据来看可能不会跑得像以前那么快了,但这些,恰恰是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与底气。

迈向“全能榜样”

今年1月,深圳遭遇了散发疫情,其间,一位孕妇因为情况不稳定需要住院,但入院需要的核酸检测报告12小时还未出,其家属在深圳卫健委的一篇微信公号文章后留言,仅仅6分钟后便收到了回复:电话发我。

在深圳卫健委、相关医院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合力下,仅仅几个小时内,这位孕妇反馈的困难便得到了解决,并顺利办理了入院。

有深圳市民称,身为深圳人真的安全感满满。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正在发生一个深刻的变化——既重视发展速度,更重视发展质量,尤其是尽全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过去一年里,深圳持续在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2021年是深圳“大规模学校建设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建成学校151所,新增13.1万座基础教育学位,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深圳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投资”同比增长34.3%。

2021年,深圳连续第三年大手笔“招医”,75家医疗卫生机构拟招7734人,招聘人数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此前的2019年和2020年,深圳拟招聘的医生人数也已经分别高达5873人和7125人。

日前,深圳发布了《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建设筹集住房89万套(间),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5万套;建设筹集公共住房54万套(间),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指出,深圳每年的供应量大约3倍于过去多年来每年的住房供应量,同时大约1.5倍于2018年深圳发布的“二次房改”提出的年度住房供应总量。政府在尽快解决中低收入和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上的决心和行动是非常果断和坚决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周仲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对人口吸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口集聚动因正由父代的经济动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等)转向子代的社会动力(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条件和成长机会等),城市提供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公共服务,将成为人口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56万;2021年,深圳新引进人才22.91万名,全年接收应届毕业生9.03万人。可以预期的是,在优质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吸引下,未来深圳仍将持续吸引人口流入。

2021年,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一承诺,无疑将给深圳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更高的挑战,但同时,更体现了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担当。

(作者:王帆 编辑:张星)

王帆

政经版记者

关注教育、人口、城市竞争力,深耕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经新闻。欢迎交流,个人微信:wangfan25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