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运费暴涨的同时,一些供应商开始选择海外仓提前备货以应对海运成本和船期延期等不确定因素,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外仓建设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出口行业尤其海外仓布局在未来的机遇值得期盼。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黄婉仪,实习生龙情 广州报道
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本期数据显示,2022年1月2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为3555.24,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欧洲航线出口集装箱指数最新数据为5636.83,美西航线2590.39,美东航线2738.93。
21记者了解到,全球海运运费运力受疫情影响严重,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而跨境电商作为新兴外贸形态也受到一定冲击。
“海运价格翻番,导致我们很多客户直接甩柜。”深圳一家to B跨境电商企业的负责人郑杰西(化名)向21记者表示,“加上清关和滞港费,比货值还贵,客户当然就会选择弃柜。”据郑杰西介绍,从2021年5月开始海运涨价,往南美的航线在涨价之前一个高柜约5500美金,现在价格已经到14500美金了,而且目前没有回落迹象。
不过,记者也观察到,在船运费暴涨的同时,一些供应商开始选择海外仓提前备货以应对海运成本和船期延期等不确定因素,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外仓建设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出口行业尤其海外仓布局在未来的机遇值得期盼。
春节行情依旧高位
每年1月之际,受中国传统春节影响,不少工厂放假、工人返乡,由于工厂春节放假时间长,产能有所回落。叠加12月西方国家圣诞节采购季提前释放了消费需求的因素,海运价格在此期间通常稍有往下走的趋势。
据递四方副总裁、B类事业部总经理戴彬介绍,因受传统春节工厂放假影响,很多货物基本上赶在12月或1月初就出完了。在缺货的情况下,富余的仓位自然会降价,导致海运价格有往下走的趋势,但对于2022年上半年来说,总体还是缺仓的,预计运价还会持续高位。
数据显示,2022年1月21日中国出口集装箱指数(CCFI)为3555.24,上期1月14日CCFI为3489.94,指数继续上抬涨1.9%。节假日惯例行情并未能扭转海运市场。
“其实卖家很痛苦。”一家to C跨境电商大卖企业的物流负责人直言,“一方面海运价格疯狂上涨,小卖家更是没有能力去和船公司谈仓位;同时又有一些产品被淘汰,那种体积又大客单价又不高的东西,比如说圣诞树,根本不能卖。”
郑杰西提到,在海运费用增长之外,企业还面临缺柜无法出货的情况,再加上汇率波动、原材料成本变化等因素,客户购买成本上升导致订单量减少。
而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海运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运输成本上升。事实上,相比于传统外贸,因跨境电商的揽件派送通常比较细致,跨境电商的物流成本一直以来已经相对较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向记者指出,“在海运费上涨那么快的情况下,跨境电商企业却不能频繁调整运价,对一些没有大资本入局的企业,运输成本的上升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戴彬也提到跨境物流企业成本上升的问题,不过他认为,如果考虑到整柜成本平摊到单个货物,跨境电商企业的成本总体仍可控。“不管一个到美国的货柜涨到2万、3万美金,这个运输成本摊到货柜里的单个货物可能也就是一两美金,这对很多客户来说还是比较无感的。”
在海运成本高筑的情况下,依赖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暴露出了短板,多式联运,即多种运输方式的结合,被认为将是未来国际运输的方向。陈万灵教授分析了几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如果货运规模比较小,无需集装箱,那么走火车运输可能会好一些,例如中欧班列这个路线。第二是航空运输,虽然成本更高,但是当海运涨到一定程度,甚至与航空运输成本持平的时候,那么一些体积不大但价格价值比较昂贵的产品,可以考虑空运。”
跨境电商面临海运谈判瓶颈
除却集装箱匮乏、海运运力紧张和运费上涨等因素,此次疫后行情还暴露出跨境电商企业在国际海运市场中还面临谈判筹码不足的问题。
国际上很多船公司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联盟,2M Alliance、OCEAN Alliance、THE Alliance是目前国际三大航运联盟。上述to C跨境电商大卖物流负责人表示,在形成联盟之前,船公司还处于竞争状态,通过比拼低价抢占市场,但形成船公司联盟之后,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即价格保持同意,谁也不要降价。“从2020年疫情暴发开之后,我们就注意到联盟同时涨价,可以说把持了整个市场,几乎是每半个月就看到船公司同时调价。”
事实上,船公司涉嫌串通涨价已经引起了格外关注。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持续加强国际海运领域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违规收费、哄抬运价等行为。依法依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在多双边场合呼吁共同畅通国际物流。
据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1月18日发布公告,将对23家国内外海运企业涉嫌哄抬海运费的行为处以合计962亿韩元(约合5.12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而在疫情之后,全球海运运力不升反降的情况下,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占据了固定的仓位数量,新近入局的跨境电商卖家往往不具备谈判筹码。
上述to C跨境电商大卖物流负责人提到,像沃尔玛等一些大型跨国企业本身就有固定数量的仓位,它们跟船公司的签约已经是几十年的合作了,不管市场怎么变,大头的仓位是一定预留给大企业的,而且大企业能拿到的价格通常也比较低。“最后剩下的仓位才给到国内的货代公司。在全球海运运力紧缺、我国出口货物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的海运需求涨价就会由一些中国商家买单。”
该物流负责人提到了一些抗涨价风险的能力,例如一些大卖家本身订单体量大,可以和船公司拿到一些合约价,起到抵御市场价格变动风险的作用。
事实上,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上述《意见》也明确了,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引导各地方、进出口商协会组织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
海外仓迎来机会
对于2022年全球海运行情研判,市场声音普遍认为总体运力依旧相对紧缺,想要回到疫情前低位几乎不可能。
2021年12月29日,中远海控总经理杨志坚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长约客户签约意愿强烈,且量价齐升,2022年长约价格为2021年的2-3倍。
陈万灵教授分析称,主要还是取决于疫情。“欧美国家基本放开了疫情管控,疫情管控常态化可能会促使生产恢复,但是产能恢复也不会太快,叠加病毒传染率降低和就业数据恢复等因素,海运价格可能会稍微往下降,但整体趋势依旧会在高位徘徊。
除了运输成本上涨,船期不稳定也对跨境电商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成本上涨之外,郑杰西坦言:“等船期也是一直拖延,所以也导致了几个订单等损失。”
陈万灵教授提到:“跨境电商行业在海运价格上涨的过程中难免竞争加剧。航运堵塞,货物运送时间延长导致不准时,这对客户来讲是不好的体验,客户就会选择其他供应商,导致订单流失。”
船期不稳定导致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物流时效性降低,多位受访者同时提到船期不稳定因素或可催生海外仓需求。戴彬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海外仓其实是有机会的,因为卖家可以在海外仓提前囤货。目前除了战略方向推动海外仓发展之外,客户需求也是海外仓蓬勃兴起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所谓海外仓,是服务于出口产品、将货物提前前置消费地的仓储配套设施,可以实现将货物批量发送至海外仓库,实现本地销售和配送的作用。当前,不少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出口企业通过搭建“海外仓”来布局优化海外物流体系,解决跨境电商环节痛点。
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到要培育壮大一批海外仓领军企业,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商务部通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98万亿元,其中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海外仓总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
(作者:黄婉仪,实习生龙情 编辑:诸未静)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